腾讯网 2014.06.06
侗乡茶语
本期作者:图/田卫涛
贵州省黎平县,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最不出名的“名茶之乡”。城市化进程和外出务工潮,打破了这个和美侗乡千百年来的安静生存。
黎平县是中国的“名茶之乡”,这里的茶叶多以散装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当地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四以上,茶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8万亩,其700-900米的海拔、湿润的气候环境,以及风化石灰岩的酸性土壤,十分适合茶树生长,富含锌、锡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摄影:田卫涛 文:田卫涛/刁宇翔/陈圆圆)
2014年越冬后的春天十分多雨,清明前的一周,黎平的茶树才迟迟萌发出嫩芽。经过了整个冬季的休养生息,春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
清晨天还没亮,侗族采茶妇女就早早起床,带着茶篓和干粮上山采茶。山路是没有路灯的,但她们早已熟悉这块土地的每一个方位,摸黑上了山。
清明前采制的茶叶叫做明前茶,是品质最好的茶叶,也能卖得更好的价钱。因此,那时也是最旺的采茶季节,整个黎平县在这段时间大约有6万人次上山采茶。
一个不大的本地茶叶加工厂,正在茶园里举行春茶的头茶采摘仪式上,侗族少女身穿民族盛装采摘春茶,用欢声笑语开启这一年采茶妇女最艰辛忙碌的时刻。
侗族少女手捧刚刚采摘的春季头茶,希望能卖出一个好的价钱。
采茶的第一天,侗族妇女身穿侗族传统服饰采摘春茶。黎平县是侗族聚集区,也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县。
大山中传统农耕生活能带来的收入十分微薄,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于是妇女和老人便成为了忙碌在茶园中的采茶主力军。
周末,一位小学生跟奶奶一起加入了采茶的行列,抢采春茶,多少能补贴些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