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8-6 09:42 AM 编辑
腾讯网 Jul 28, 2016
第119期—被污染改变的家乡河
本期编辑:anne
摄影报道/原闽
2016年7月3日,大别山境内的一条河流洪水漫过堤岸,两边的农作物受创。据当地村民说,这些年,年轻人都进城务工,这条河道五、六年都没疏浚、清理过。每年汛期,洪水都水漫堤坝。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只占世界人口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浙江温州苍南望里镇再生棉将村前河道染成“红河”。发展与污染仿佛是孪生兄弟,这里是闻名全国的再生棉回收和加工基地,年总产值达到近90亿元的规模。全国有95%以上的纺织工业布角料汇集到这里,经褪色、再生加工后变成五颜六色的新棉絮和规格不同的纱线团,再加工成宠物玩具、纱绳、洁具、工业用布等销往世界各地。再生棉回收、加工已成为苍南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该县20余万农民、居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2012年3月15日,浙江海盐县大曲浜河道成了“黄河”。由于企业排放铁离子,酸洗废水污染成“黄河”的问题。2013年,该县对所有企业污水处理进行了集中整治,关停并拆除了63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三年后,记者又来到大曲浜,看到河水有所回清。
2014年12月30日,浙江龙游县城北面的一条河道上,干涸的河床上,一棵小树与远处的楼市遥相呼应。在城市不断扩张进程中,一些河流因此断流、改道、消失。
2015年2月14日,大别山境内的一条河道的桥下布满各种生活垃圾,触目惊心。限塑令2008年6月1日实施以来,城里使用塑料袋现象有所改观,但不明显。“限塑令”在乡村令行不止,反而让卖塑料袋的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尴尬不能不引起社会各方深刻反思。
2014年7月24日,新疆阿克苏,孩子在混浊的村前河道中嬉水。因地球生态恶化、全球气候反常,迷人的新疆也开始遭到侵噬。
2013年4月18日,江南水乡浙江嘉兴,小船过后,河底里的油污浮出水面。之前这条河道周边都是加工废铁的家庭作坊。
2013年7月22日,新疆天山乌什境内,由于气温骤然升高,天山冰雪消融,河水罕见暴涨,牧民涉水过河。
江南水乡一处安置房前的河道布满生活垃圾。城乡结合部的河道,通常是塑料袋遍布、水质变坏。
2015年11月12日,大凉山龙潭镇中心河道水面上漂浮着许多饮料瓶,大水后,这些饮料瓶等生活垃圾涌入大渡河。不出10年,乡村河流的环境恶化将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到那个时候再来治理,可能就为时已晚了。
持续高温炙烤,浙江绍兴结局山一条山村河道龟裂,好心村民将水洼中的小鱼转移到深水中。
浙江嘉兴一条河道上,居民老高冒着风雪捞取小鱼。老高说,以前河水清澈、鱼多,如今一些小河道都被建筑物填埋、占据了。
杭州七堡附近的一条河道,混浊的污水,不时发出恶臭的气味。令人欣慰的是,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2015年1月份透露,未来环境保护主要着重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制定过程中。据测算,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资1.7万亿元,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
四川布拖县一条河道堆满生活垃圾,树上的鸟窝、远处的大风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浙江丽水山乡一条河道两边树上挂满各种塑料垃圾。近年来,乡村的坏境河道的污染状况令人堪忧,特别是当下盛行使用一次性茶杯、饭碗等塑料制品,这些用具变成垃圾之后,被填埋的部分根本无法腐烂,只会污染土壤,危害土壤安全;被丢弃在小溪边、山冲口的塑料制品等垃圾往往都会被雨水冲进河流,导致水污染。
浙江嘉兴市区一处河道中,一少年在漂满嫩绿的浮萍中玩水觅凉。受持续高温影响,市区一些河道中浮萍疯长。今年3月,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乡村正经受着垃圾问题的重重压迫。乡村河道的保护、垃圾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