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2|回复: 0

[史地人物] 《活着》No.599:胡同里的创业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5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8-5 10:57 AM 编辑

摄影/大众摄影   编辑/邹怡  2016-08-04  腾讯图片


0.jpg




1.jpg
在创办Someet前,李东哲曾在《城市画报》工作。2015年初,他来到北京,随后与白惠泽创立公众账号Someet,吸引有趣青年在这里自由发起众多丰富的线下活动。他在团队里面做运营的工作,朋友们更愿意叫他的另一个名字——“随易”。2015年4月,随易与同事在36氪的孵化空间办公,他们只有两张办公桌以供使用。




2.jpg
随易的记事本,里面记录着五月第二个周末Someet将要发起的活动。在Someet上,任何有想法的青年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自由发起和参与众多丰富有趣的线下活动,并在活动中结识更多的同好。Someet曾发起过类似街头即兴演出、性别平等工作坊、无意义大赛等各式各样的线下活动。




3.jpg
5月初,探访北京隐没的古建筑活动中,参与者穿过中国美术馆的马路,准备去往美术馆后街,曾经那里有北京一家印刷厂的旧址。




4.jpg
5月初,小白站在由印刷厂改造的艺术空间参观。在创业初期,几乎每一个发起的活动,他们都要亲自去参与。




5.jpg
5月初,在探访中法大学旧址时,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一般游客没机会见到的民国痕迹。Someet早期的很多活动里,都充满着“探索”的影子,比如他们会去寻找北京未知区域、路边音乐会与体验电动滑板,或者,可以跟着一个建筑系研究生游走北京的胡同,听他介绍这里的历史,就这样度过整整一个惬意的下午。




6.jpg
参加活动的人利用一个艺术空间里的装饰拍合影。随易回忆创业之初的情景“差不多一天工作12-14个小时”。仅仅6月那会儿一周就有差不多20场活动要发布,为了保证质量,他们得从40-50个活动发起人中筛选出优质的,有的活动还得控制人数。




7.jpg
随易在鼓楼附近的一个四合院屋顶上。他自己开启践行一个居住体验计划,进入不同陌生人的房子居住,尽量体验不同的居住环境,甚至路边与桥洞。




8.jpg
在一次聚会上,小白拿着扩音器招呼大家。




9.jpg
小白站在场地的中央准备宣布聚会开始,他很容易就成为焦点。




10.jpg
7、8月的时候,成功融资的喜讯传来,他们顺利拿到了钱,搬离创业大街,在雍和宫附近的胡同里租了一个四合院,招聘了新员工。Someet新办公地点的装修由小白与随易共同操办,他们保留四合院的格局与特点,同时保证办公与聚会需求。




11.jpg
2015年9月初,Someet整体搬离中关街创业大街,来到位于雍和宫的胡同中。小白在逗朋友送他们的宠物,一只小白狐。




12.jpg
小白(中间)、随易(最右)与来访的朋友一起谈接下来合作的事情。曾经他们谈事只能到咖啡馆,但是在融资成功后有了足够舒适与私密的地方。




13.jpg
四合院的天台是Someet办公地点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但是赶上恶劣天气也很麻烦,大家只能一起帮忙收拾害怕淋雨的家具。有时,他们的朋友们也会偶尔来这休息。




14.jpg
随易与同事在天台上办公,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不需要一直呆在办公室内,可以选择更开阔的天台。




15.jpg
2015年10月初,小白与朋友坐在院子里谈合作的事情。时至今日,年轻人已经在Someet上发起了3000多场活动,团队也于2016年中旬启动了上海和广州的复制,并希望将这样的生活带到更多的城市中。




1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10:47 AM , Processed in 0.0373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