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0

[史地人物] 《新青年》:默剧狂人:在无声的世界里演尽悲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图片  2016-08-02


1.jpg
“人生苦短,人活着需要快乐,我想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26岁的王梓是一名默剧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11年4月1日,他和几个热爱默剧的人成立了一家默剧剧社。摄影:Ann




2.jpg
王梓的妈妈是一名杂技演员,爸爸在俄罗斯做生意,经常在外奔波,几年都不会回来一次。他经常跟妈妈在一起到处跑,看各种杂技,有一次,王梓在杂技表演现场看到了“小丑”这个角色,几乎没有任何语言表达,全靠各种搞笑的肢体动作、夸张表情来表演,这激活了他的一些想法。




3.jpg
说起喜剧表演,不得不提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圆礼帽、小胡子、八字脚,再加一根拐杖,这是卓别林的经典形象,他演绎的一个个或笨拙或无奈的小人物,不发一语,却让人笑中带泪。巴斯特·基顿以“冷面笑匠”著称,是美国默片时代演员及导演。王梓也是因为他们爱上了默剧。




4.jpg
上台表演前,王梓趴在钢琴上休息。对他来说默剧是最自由的,它比极限运动、舞蹈更能自由的表达自己。




5.jpg
看默剧表演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演出时,观众们会下意识地做一个激情的手势或者表情回馈表演者。




6.jpg
整场演出结束后,王梓和朋友小酌一杯,放空自己,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天。




7.jpg
王梓和同伴们的表演场地很多,最多时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剧团先后在鼓楼小剧场,中间剧场、中间美术馆、杂家、77、蓬蒿等一些小剧场演出过,甚至找个街边就可以开始表演,他们很喜欢这样的“即兴表演”。




8.jpg
默剧纯粹以手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来演绎戏剧,是界乎舞蹈与戏剧之间的一种表演艺术。演出者基本不用文字语言,只以自己身体的形体动作,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情节与故事。摄影:田鹏




9.jpg
默剧的场景虽然单调但充满象征意义,演员的表演强调默契,动作、表情比较夸张,情节一般不复杂,给观众留有想象空间。因为表演传达的是下意识的形式,所以观众的回馈也是下意识的方式,这样互动,让彼此都觉得很舒服。摄影:田鹏




10.jpg
同样是一个默剧故事,每次表演都不一样。在不同气氛中会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甚至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能激发新的表演灵感。




11.jpg
台下的王梓也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除了和发小一起搞创作,就喜欢看看书。




12.jpg
没有演出时,王梓生活的全部基本就是看书、看电影、打游戏、跟朋友聊天、排练,“我们比古人快乐很多,古代哪有这么多娱乐项目。”




13.jpg
这是王梓9岁时跟妈妈的合影。在妈妈杂技生涯的耳濡目染下,他喜欢上了表演。现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仍告诉自己必须要出去演出,“那是我发泄悲伤,迎得开心的一个出口。我觉得默剧给了我一个机会和能力,那就是能给其他人带来快乐。”




14.jpg
我就像一面镜子,放大你的情绪,浮夸你的哀乐。愿你们从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情感,以洒泪、以欢呼、以沉默。在无声的世界中,我只愿,做你的小丑,扒开戏服下戏虐的玩笑,瞳孔尽露的是内心中的纯净的坚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11:20 AM , Processed in 0.0570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