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明星与延安革命者
新浪图片 2016年07月29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是繁华都市,延安是革命圣地。抗战时青年知识分子从各地奔赴延安,在红色之都云集。摄影师吴印咸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的镜头里既有大上海的明星,也有延安的中共领导人。本组图片选自《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吴印咸》 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吴印咸,中国著名的红色摄影师。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来在上海做照相馆摄影师、电影公司的画师、布景师和摄影师。1938年,应周恩来之邀,跟电影导演袁牧之一起到延安拍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从此留在延安,为中共领导人留下了大量照片文献。
《窥》,摄于1932-1934年,天一影片公司明星陈玉梅。陈玉梅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掌门人邵逸夫的大嫂。天一影片公司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当年由邵氏家族的老大邵醉翁任总经理和导演,陈玉梅即邵醉翁之妻,人称“老板娘”。陈玉梅30年代走红上海滩,1975年去世。
叶秋心,摄于1932-1936年。她1932年进入天一影片公司。叶秋心一生坎坷,年轻时嫁与国民党名将万耀煌的弟弟为妾,后独闯上海滩成明星,被誉为“模范美人”。抗战时却沦落街头成“马路天使”,解放后隐居在湖北,在一家国营拉丝厂当工人,直到退休。1984年去世。
施超,著名话语演员,摄于1934-1935年。施超1936年入新华影业公司任演员,与金山、金焰、王人美等合演了《狂欢之夜》、《壮志凌云》和《夜半歌声》等。抗战爆发后到重庆投身抗战话剧运动。1944年因肺病而亡,年仅31岁。施超之墓在大跃进时被铲平搞了生产。
白杨,摄于1934-1937年。白杨是民国话剧“四大名旦”之一,1936年以《十字街头》成名。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与陈白尘,沈浮组成影人剧团,宣传抗日救国。抗战胜利后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
白杨,摄于1934-1936年。解放后,白杨先后在《团结起来到明天》、《为了和平》、《祝福》、《春满人间》、《冬梅》等影片中,塑造了各种动人的妇女形象,受到了周恩来和陈毅等人的接见。80年代在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中塑造了宋庆龄的形象。白杨1996年逝世。
《风云儿女》中的王人美,摄于1935年。王人美先后在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电通影片公司和昆仑影片公司当演员,出演《渔光曲》《风云儿女》《壮志凌云》等电影。王人美一生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丈夫是金焰,第二任丈夫是大画家叶浅予。文革时,王人美遭批斗。1987年去世。
《风云儿女》剧照,摄于1935年,陆露明与王人美分别饰女友与阿凤。
陆露明,摄于1935-1937年。陆露明曾参演影片《风云儿女》,后主演了《日出》、《欲魔》、《少奶奶的扇子》等片,成为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1958年后,陆露明开始在街道托儿所工作,直至退休。她年轻时曾和江青同在一个影片公司,文革时却遭到江青一伙的批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