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2|回复: 2

[好摄之徒] 【在线影展】第30期:张雍:行走的时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9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29 08:16 AM 编辑

腾讯网  Mar 1, 2016
2016年 第14期 | 总30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行走的时光

擅长说故事的人,往往极具魅力,摄影师张雍就是个鲜明典范。他的作品沉稳,充满张力饶富余味。没有喧嚣的张扬,张雍总是非常安静地面对他的影像,然而在安静中却隐隐有着一种底层情绪的蛊动。他的作品在孤寂与低温的影像基调中,浓郁着情感的深沉。他透过镜头记录人生的不同姿态。题材看似多变,但焦点却始终固定在人的身上。当镜头转向他自己的人生,也同样深刻、精彩且专一。本组图片由腾讯图片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联合推出。


1.jpg
再抽象的情感,也无需翻译,衷心期盼这些影像故事会是一座桥梁,替相机后边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带来更多的勇气,世界很大,桥的另一端处处是惊喜。




2.jpg
脚步得安静得像猫咪一样,要像芭蕾舞者那样轻巧地去感受每个音符在故事里的位置,用脚尖踩着灵活的步伐,然后,咔擦,快门声响……带着相机的芭蕾练习。




3.jpg
有那么一秒钟,我好像瞥见戴着圆框眼镜的威利,就坐在情侣后方的长凳上,手里一包面纸,想替他俩将忧伤悄悄地抹去。




4.jpg
每次按下快门都是一个拥抱。




5.jpg
通常那些让自己感动的照片,也都像是一个拥抱,不仅记录了当下那个片刻的故事,同时也心跳加快并感受到摄影师在镜头背后与故事里的人物那次温柔的拥抱。




6.jpg
初秋的欧洲多雾,我喜欢带着相机恣意走在山间,在厚重的雾气里迷路,放任原本熟悉的路线就这样消失在眼前。




7.jpg
坊间摄影书最常提到的关键字不外乎是:景深、快门、光圈种种竞选口号般速成式的激情,但我相信唯有勇气、体贴与好奇心才能让摄影与生活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8.jpg
所有镜头后边那些好奇的眼睛,始终在探索的不就是在收集各种可能性或者重新定义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位置与眼前世界的距离?




9.jpg
摄影逻辑讲究的其实并非答案本身,而是问问题的方式及诚恳的语气。




10.jpg
摄影师的责任是在昙花一现的现实里保留那最悬疑的温存,在司空见惯的表象之下,梳理出那些诗句般的证言。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摄影师要将相机放在被摄者的皮肤与衬衫之间。




12.jpg
摄影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截取某个多了不起的刹那或永恒,只不过是对着一面镜子反复练习那最基本的转身,如同小婴儿在床上试图翻转自己的身子,每次成功的尝试,望见天花板时那种惊喜的眼神,澄澈不带一丝灰尘。




13.jpg
唯有继续在海边散步,加上难得的运气,有一天也许会稍稍接近那答案的边际,如同涨潮的海水日复一日试图拥抱夜空中的繁星。




14.jpg
一卷36张的底片俨然是自成一格的世界,快门按下的瞬间只是某段故事的前言,记忆与想象两者间宿命式的角力与纠结召唤了一系列的画面。




15.jpg
吸引我目光的影像似乎也都是那一张张标志着同样的惦记、以某种谜题粉刷过的身影与脸颊,天真地盼望,透过我的一张照片,替所有的影子都找到一个家。




16.jpg
如果你愿意,每张照片都是内心感性的证据,并赋予直觉那最亲密的光影,透过镜头你努力向外搜寻,所见所闻其实全都是关于相机内侧那个深沉、某个过往并不熟悉的自己,难道这不是种最难得的美丽吗?




17.jpg
闭上眼睛放下相机,回想那最原始的感动与童年记忆里让人开心的风景,这感觉像是打着赤脚走在海边或田野的泥巴地里,国王的新衣渐渐褪去,阳光轻触脸颊,汗珠抹去尴尬的矫情,你于是理解,这是好奇心的温度与证据,你必须流汗,你必须走进那个不断召唤你好奇心的场景里……




18.jpg
未来,其实很可能早已住在我们身体里边,隔着那片寂静的草原遥望着过去那古老的世界,耐心地等待脱队的好奇心,一同厘清未来其实从未缺席的误解……




19.jpg
原来,世界上还有许多比学会走路更重要的事,如何保持轻盈,试着腾空同时面带微笑,隔着一段距离重新检视当初刚踏出第一步时的位置,照片里孩子认真且开心的眼神,是最美好的提示。




20.jpg
眼前那群陌生人的生活里,那些看似最不显眼却又透露着强烈张力的剧情,那有时欲言又止,有时畅快倾心的片刻交集,像极了某个剧本里的谜题与那呼之欲出的证据。快门每次清脆的声响都是一次反省,提醒自己别忘记,要持续追问我在哪里?与眼前的世界究竟是何种关系?(以上图片仅用于此次展出,不会另作它途,也不会有任何未经授权的重制。)




a.jpg    
张雍/Simon Chang摄影师,1978 生于台北。台湾辅仁大学影像传播系毕业,2003年起旅居捷克,就读于布拉格影视学院 (FAMU) 摄影系硕士班。长期以深度人文故事及人们在不同环境里的反应为其创作主轴。2010年开始以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洛文尼亚(Slovenia)为创作据点,目前工作地点为台北及欧洲两地。

2011年获得台湾艺坛重要奖项“高雄奖”;2012年凭《阿舒拉节/Ashura》系列作品分别获得法国巴黎PX3专业组媒体报导类及美国纽约“Eye time 2012国际摄影大赛”首奖;凭作品《兽医/ The Veterinarian》《双数/MIDVA》《综合格斗/Mixed Martial Arts》等获三届“斯洛文尼亚新闻摄影奖”报道摄影首奖(2011、2012、2015)。同时受邀至西班牙Valencia国际摄影节、英国伦敦Night Contact新媒体摄影艺术节、俄国Rulet多媒体摄影艺术节巡回展出。

个人网站:www.simon.chinito.com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师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骨气
文/张雍

我今年35岁,10年前搬到欧洲,曾经有长达15年的时间,我只是一个号码,我没有名字……

小学规模不大,每次暑假结束开学当天的重新分班是重要的日子,学生们收到通知,带着空白的联络簿与新领到的作业本来到新的教室,通常依照身高由新的级任导师决定位子,座位确定后收到一个新的座号,日后这个常见到的号码,会在黑板上提醒你值日生的轮值,体育课的分组考试,拿到考卷后首先也要填上的数字。小小年纪,我没有名字。绣完学号,国中新生训练第一天收到另一个座号,还记得当时好期待能坐到靠窗的位置,日后每次发考卷时,从老师在讲台上喊到自己座号时的语气和方式,拿到考卷前你早已预知自己的分数是否有达到导师预期的标准。高中教务主任为了鼓励同侪之间良性的竞争,模拟考完立刻将成绩公布在校门口最醒目的位置,但要在密密麻麻的学号之间找到自己的分数与名次总是辛苦的尝试。稍后成功岭的集训,报到当天在营区操场被剃光了头发,领到一本新训日记,那感觉像是落发后重新归零的奖励;还来不及反应方才领到的名条上不是自己的名字,班长敏捷地在我左胸前口袋上缘用粉笔标记了三个斗大的数字并拍照留存,当天晚上辅导长让我们在教室写报平安的家书,但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信纸背面默写兵籍号码与军歌歌词。我们在成功岭上,没有头发也没有名字……

超过15年的时间,在自己35岁的生命里,那些号码是关于自己存在的代名词。没有名字,相形之下让本人显得更像是那号码的替身。号码没有表情,无关想象力,号码只有顺序,让组织方便管理。无论在学校或者军队里,听见自己的号码时,要马上举手答“有!”并赶紧走到讲台前,小跑步到队伍最前面……好不容易出了社会,开始工作之后收到许多名片,表面上风光地看似终于摆脱了那些座号的幽灵,立刻取而代之的却是头衔的戳记,一张张小卡片标示着组织里五花八门的职务划分,人们也约定好,头衔要摆在名字之前,千万别将真实的身份也写在卡片上面……

座号与头衔之间是那一眨眼一去不复返的岁月,直到看见结婚证书上自己的名字,顿时惊觉那名字的主人与自己的关系显得陌生、交情浅显……

2003年搬来欧洲,课堂上的初次自我介绍,发现欧洲同学几乎没有人听过雍正王朝的历史,或者“雍雅”这一类中文成语的典故我也无从解释,但最让自己惊讶的是:这里新朋友们认识我的方式竟然是透过我影像里所记录的那些故事。欧洲人相信,摄影上的表达,是一个人看待眼前世界最自由,也最直接的方式,这确实也暗示了另一种层次的视野。

穿了将近15年的制服,有时听见欧洲街头教堂的钟声,不时会有个很遥远的声音提醒自己──“钟声结束前要赶快进教室!”而当年周会教官在司令台上的指示,至今感觉仍像是童谣里朗朗上口的歌词:白袜上不能有任何花纹,制服裤子的口袋不准出现订制的折痕等等。当时没有人鼓励我,让我相信去认识自己是理所当然而且是那个年纪必须要亲身经历的一段旅程……

25岁搬来欧洲并试着用影像来说故事,自由发挥而且不计分的作文是全然新鲜的尝试,那年冬天布拉格下着大雪,一个人走在街头我盯着那张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作文纸发愣……过了25岁才来料理 “我是谁?”这样的大哉问,想象力明显迟钝,当时正在拍摄捷克乡下的猎人,那群猎人在雪地里追踪猎物脚印时那专注的眼神顿时间替自己的迷惑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我也学着像雪地里那群猎人们那般调整呼吸,屏气凝神透过影像逐格地收集与审视,努力推敲着过去那段只有号码没有名字的往事究竟酝酿着怎样的人生……

就这样,我带着相机走进别人的故事,这反而让我有机会,仿佛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见自己心中那片赤裸裸的景致……然而摄影不比绘画,画不好可以重新再画一次,那些没有拍到的影像,得期待下一次的尝试。这是摄影长时间关注眼前现实的坚持,也恰巧呼应着我的追问,每一次按下快门,都强烈地感受到正逐渐靠近某个关于“人”的本质,你目睹那些勇气、喜悦、脆弱,或者思念逐渐在底片上分别由大小不一、反差不等的粒子所组成……梦境里经常遇见那个胸前还绣着学号的小男生,总是带着他那羡慕与腼腆的眼神,独自坐在教室里靠窗的位子,熟练地依据编号重新替我排列好每张底片的顺序与位置,并重复哼唱着我忘记曾在哪儿听过的那段歌词:“要珍惜在这个世界上,脚底下那一小块属于你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你不是一个号码,告诉他们其实你也有名字……”

其实只是一段故事的开始。好奇心不允许自己在座号与头衔之间那虚无的黑洞里迷失,衷心感激每一张脸、每一个眼神试图与我分享的秘密,他们都是这趟大旅行里的家人,每每按下快门的同时,他们让我再次确信这就是自己愿意用一辈子去追问的故事。你于是开始理解,摄影是一种骨气,因为实在不甘心自己只是一组没有表情的数字;摄影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一次真实的看见,只会让脚步更扎实,让你迫不及待计划去拜访这个星球上更多的故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2:48 PM , Processed in 0.0585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