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4|回复: 1

[史地人物] 【图话】春节之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0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10 11:16 AM 编辑

腾讯网  2015-02-18
春节之变

一年又一年,在年味变淡的叹息声中,春节再一次到来。春节,这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它曾与政治紧密结合,也曾在运动中被忽视;在改革中重生,又在物质化大潮下被消解。在急剧变迁的社会大环境中,它从未停下变化的脚步。


1.jpg
一年又一年,在年味变淡的叹息声中,春节再一次到来。春节,这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它曾与政治紧密结合,也曾在运动中被忽视;在改革中重生,又在物质化大潮下被消解。在急剧变迁的社会大环境中,它从未停下变化的脚步。




2.jpg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关于农历新年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2000多年,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春节历来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图为清末民初,晚辈在正月初一给家里长辈叩首拜年(左),和老北京人街坊邻居拜年互贺新禧(右)。拜年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新华社




3.jpg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春节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常见的比如贴春联、放爆竹、包饺子、逛庙会等,而不同地域和民族又有各自独特的习俗。图为1918年,一战中的加拿大前线,中国劳工在春节时仍保留了拜宝塔的习俗。Getty




4.jpg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要改用阳历,为区分农、阳两个“年”,便将公历年首定为“元旦”,农历年首则改名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再次将这一称呼确定下来。建国之后,春节被赋予浓厚的政治色彩。图为1953年春节,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村民举行团拜,模范军属代表申纪兰在团拜大会上讲话。新华社




5.jpg
工农联欢和军民联欢成为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春节文艺活动的主要形式。各地工人和农民在春节期间都会举行盛大的联欢活动。图为1958年2月16日,沈阳市郊长白蔬菜一社的社员们和驻地部队一起赶排春节军民联欢晚会的节目。新华社稿 何若 摄




6.jpg
而民间的春节民俗活动仍照常进行。1956年春节,北京市宣武门外牛街的杨老太太正在看小孙女们游戏。新华社




7.jpg
1958年,中国迎来“大跃进”,人们的干劲和热情被充分利用,“劳动过春节”成为当年的口号。图为在河北省徐水县,旧历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干部和群众十万多人参加了兴修水利的劳动,他们要争取在2月28日前实现全县水利化,为春播作好准备。新华社




8.jpg
1958年2月20日晚(正月初三)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到北京昌平为修十三陵水库的农民和部队演出京剧《霸王别姬》。十三陵水库于1958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初二)破土动工,当年6月30日完工,160天建成。新华社




9.jpg
1967年,国务院发出“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中国进入“革命化的春节”。图为1966年1月22日,春节期间,北京光华染厂的职工为通县东石大队的社员们演出评剧《送肥记》,该剧讲述钱二嫂要把好肥运往自留地,在赵大姐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缺乏集体观念,最后把肥送到了生产队。新华社记者 楚英 摄




10.jpg
1969年2月18日,正月初二,香港乌蛟藤村玩耍的村民与春联:七亿人民迎九大 万千儿女炼三忠。横批:团结。“三忠于四无限”是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术语,“三忠”指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蒙敏/FOTOE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随着中国迎来改革开放,春节也随之变得活泼多样起来,体现之一就是民间文艺活动的活跃。图为1983年春节,江西省南丰县农民业余采茶剧团的演员正在化装,准备为农民演出。




12.jpg
1985年,北京地坛公园,第一届春节文化庙会,女子身着泳装表演绝活。黄小兵/FOTOE




13.jpg
1986年春节,陕西凤翔县,60岁的农民荡起秋千,身轻如燕。早年间那种严肃、整齐划一的春节场景已经被轻松而欢乐的活动取代。胡武功/FOTOE




14.jpg
1980年代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春晚汇集国内最知名艺术家,代表着最高的节目水平。从那以后,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守岁,成为中国人的最新习俗。图为1986年刘晓庆和姜昆为央视春晚排练花鼓戏《刘海砍樵》。新华社记者 韩居策 摄




15.jpg
2001年,赵本山为北京西城公安分局警官表演小品《卖拐》,这个节目在当年春晚上演,红遍全国。从1990年开始到2011年,赵本山几乎每年大年三十都站在春晚的舞台,先后留下了《征婚》《昨天、今天、明天》《卖拐》《不差钱》等诸多经典的小品,他的名字曾成为春晚的一个符号。中新社发 宋吉河 摄




16.jpg
1999年春节,黑龙江黑河,街道上悬挂着上映美国大片的影院广告。Getty




17.jpg
1997年2月6日,北京民俗传统的地坛春节庙会,出现了展示新潮时装的模特儿。在商品化的大潮中,庙会成了“庙会经济”,成为春节期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典型。中新社发 马杰 摄




18.jpg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将春节纳入7天长假假日行列,加上人们经济条件和观念的改变,春节外出旅游升温,成为人们春节的新型消遣。到2012年,春节黄金周实现旅游收入超过千亿元,增长率超20%。CFP




19.jpg
从经济发展中尝到甜头的人们开始顺其自然地享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福利。图为2003年1月31日,广州市民潘先生一家三代16人多年来首次集会在广州过大年,并在中国大酒店吃团圆饭。席间,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的一家人举起酒杯:“祝福我们,祝福广州!”CFP




20.jpg
在农村地区,城市化带来的冲击没那么明显,但大多数人外出打工,回到家也慢慢失去过年的兴味。除了必要的走亲访友外,麻将、扑克等充当起了春节期间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图为2009年1月27日,大年初二,在绵阳永新板房社区,几家人凑在一起打扑克,孩子在一旁“观战”。CFP




21.jpg
中国春节习俗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传统农业社会结构被城市化瓦解的过程中,春节特定的仪式感和民俗内核渐渐淡化。图为2013年2月10日,山东聊城,东昌府区郑家镇郑家村村民自发组织“村晚”,村民们在表演舞蹈《给力》。CFP




22.jpg
如今,春节早已不是我们儿时的样子。春节之变,或许是社会发展变迁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而我们能做的则是留住春节的那份人情味,在一家人的团圆中,在亲朋好友的人情世故中,总结过往,憧憬来年。假期过后,继续投入忙碌的生活,期盼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图为2010年2月13日,除夕,山西芮城,大人忙着年夜饭,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花炮。CFP

图片编辑 : 周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9:15 AM , Processed in 0.0518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