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8|回复: 3

[史地人物] 【鹅眼】第99期:沈阳“鬼城”——地产泡沫的样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1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06-21
2016年 第32期 | 总99期
摄影:宗合 编辑:陈若冰

沈阳“鬼城”——地产泡沫的样本

在2015年全国31省市GDP增速排名中,辽宁以3%的增速位列倒数第一。而在2016年一季度,辽宁更是出现负增长,以-1.3%的增速再次垫底。与经济下滑呼应的是,沈阳的楼市也面临严峻寒冬。据一位沈阳地产界权威人士透露,沈阳4月商品住宅库存量约30万套,即使现在一套新住宅都不建,去化周期也要25个月,而在沈阳浑南新区、沈北新区和沈抚新城,存在大量停建或未开工的“鬼城”无法消化。


1.jpg
2016年4月,东北乍暖还寒,在沈阳沈北新城,一幢幢造型怪异的未完工建筑矗立在旷野之中,与周围的土黄色相映显得更加肃杀。2009年末,东北总部基地项目落户沈阳,当时曾有“集结2000栋企业总部楼,大举进军东北沈阳,用6至8年打造东北总部经济生态区”的豪言壮语,如今6年过去,楼盘停工,一片烂尾景象。




2.jpg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沈阳春季房交会上,尽管台上衣衫单薄的演员卖力表演拉拢人气,但台下依然是观众寥寥。




3.jpg
2000年初,沈阳与全国房地产市场一样高歌猛进,基本是卖方市场,有房不愁卖。图为2004年9月,在沈阳秋季房交会现场,前来选房的市民人山人海。




4.jpg
当时出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房地产热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同时因需要大量的地皮盖楼,也变相促进了棚户区的改造。可以说,2005年前后沈阳房地产热拆迁是重要的推手。当时铁西区拆迁改造,大批工厂或破产,或搬迁,腾出的土地用于做房地产开发。图为2005年夏天,当时沈阳最大的棚户区——向工棚户区的拆迁改造工作全面启动。




5.jpg
沈阳是个老工业城市,拥有大批的产业工人,受下岗大潮的冲击严重,购买商品房对他们来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动迁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图为2005年8月,在沈阳下岗工人最多的铁西区,一个社区的3000户居民听说将按交钱和签协议顺序选回迁房,便纷纷到银行前用板凳、瓦罐、坐垫、车胎等物品占位排队交款。




6.jpg
在沈阳房地产快速发展时期,出现过许多因拆迁引起的冲突。2005年7月,为保护自家合法房产不被拆除,沈阳皇姑区市民李栋在自家的房顶上,与执法人员对峙10余个小时。期间,他共向执法人员扔自制汽油弹40余枚、汽油4桶、点燃液化气灌2个、烧毁铲车2辆,致使一名执法人员和一名铲车司机重度烧伤。




7.jpg
2008年,中国股市由高峰时的6124点暴跌70%至1664点。股市的暴跌,重创了沈阳房地产市场,政府和房地产商频频出台政策救房市,但收效甚微。当时一些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想出了各种促销手段和方法,但收效并不显著。2009年春节刚过,沈阳北部的一家房地产商便包了几辆客车到处拉人看房,凡是参与活动的市民,不仅能吃到免费的午餐,临走时还能得到不少礼品。




8.jpg
沈阳房地产市场低迷,更深层的原因是整个东北地区经济下滑。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民营经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东北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却在破产,产业技术工人失业,原有的工业基础因落后被淘汰,新的经济发展又没找到出口,整个东北都陷入经济转型的迷茫中,这里面受冲击最大就是昔日的“辽老大”。沈阳铁西区是当年下岗大潮的“重灾区”,而铁西工人村又是重中之重。2013年,在铁西工人村附近的绿化带,挤满了玩儿麻将的市民,这些无所事事的人中有许多是下岗工人。




9.jpg
经济下滑加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人口流动的“虹吸”效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东北三省总人口为1亿995万人,对比之前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10年间东北人口净流出180万人。2009年4月,在沈阳市就业服务局“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洽谈会”上,一位找工作的老者走下楼梯。本地缺少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造成了大批东北人背井离乡。




10.jpg
在缺少实体经济支撑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开发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2010年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全运村动工,占地面积逾120公顷,总投资达258亿元,当初规划包括商业地产、写字楼和住宅楼。2013年全运会结束后,“全运概念”利好出尽,大批未完工的房产项目停工或烂尾,许多街道人烟稀少,被圈起的未建地块比比皆是。图为2016年5月,浑南新区全运路附近,大片被圈占的地块荒芜,看不出有动工的迹象。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2016年4月,沈阳浑南新区白塔河二路,本应在去年竣工的金道万丽广场四周杂草丛生,一捆捆生锈的钢筋框架歪倒在一边,没有一丝生气。英国《每日邮报》曾刊文称,沈阳全运村曾是繁荣的象征和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如今却成为一座“鬼城”,荒无人烟非常瘆人,堪比僵尸电影片场。




12.jpg
沈阳浑南新区上深沟村,在2013年全运会之前就开始拆迁,当时一些住户因为补偿等问题拒绝拆迁,成为“钉子户”。如今浑南许多工地都处于停工状态,这些“残楼”更是无人问津了。




13.jpg
朱先生今年46岁,2000年从朝阳农村来沈阳打工。夫妻俩在浑南下深村租房,房租每月500元。2008年,他嗅到全运会商机,买了辆二手小货车到工地卖货,全运会之前,去掉费用每年能赚十几万元。全运会后他又花7万元买了个SUV,但生意却大不如前,只够维持生活。去年10月,夫妻俩在浑南新区买了套80多平米的期房,这里比较偏僻,大部分是外地人购买,非常冷静。




14.jpg
耗资48.6亿元的沈阳浑南有轨电车虽然抢在2013年全运会前通车,但直到今天客流量仍少的可怜,想要盈利更是难上加难。




15.jpg
【沈北新区】位于沈阳北部,起初区域规划面积达到了1098平方公里,是沈阳市主城区总面积的3倍。计划10年引入100万人口,然而10年过去,人口才刚40万。沈北新区进步村有约2600口人,2011年土地被征用后回迁上楼。如今,村民虽然住上楼房,但因失去土地而缺少生计,无所事事的老人们只好聚集在村口聊天晒太阳。




16.jpg
李女士今年47岁,是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进步村村民。2014年回迁上楼后,因为没有了土地,便开始养羊。村里现在有十来户养羊,但都赔钱。2014年前,大羊一头能卖1500元,现在只能卖600元。为了生活,全家用以前养羊赚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丈夫和儿子两班倒。现在家里还有50头羊,买饲料喂更赔钱,周围没有放牧的土地,所以不管春夏秋冬,只能每天在马路两侧的绿化带放羊。




17.jpg
2016年4月,从沈北新区一处停工的楼盘向下望去,地面上到处是一人高的蒿草,以及停工楼盘锈迹斑斑的钢筋。有当地开发商卖了5年,销量还不足五成,而均价则从最初的5000多元降到如今不到4000元。




18.jpg
【沈抚新城】位于沈阳、抚顺两个城市之间。建有高达170米的地标“生命之环”,相当于50层楼高,所用钢材达3500吨,官方招标信息显示投资过亿元。然而,当初所设计的蹦极等娱乐功能,后经专家论证被否定,最终这个庞然大物仅剩“观赏”一项功能。2016年4月,“生命之环”南侧一处圈起的烂尾楼工地旁,几个市民在绿化带挖野菜。




19.jpg
走在沈抚新城,大街上的行人也少之又少。2016年5月,大商新玛特沈抚新城店附近顾客稀少,没有租赁出去的空柜台和外边的门市房比比皆是。中国房价行情平台发布2016年5月中国城市租金排行榜,北京、上海、深圳租金遥遥领先,而沈阳不及北京的三分之一。在沈阳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71万余元的房款要27年可以回本。




20.jpg
由于沈阳商品房存量大,直接影响到二手房销售,导致一些小的房产中介公司倒闭。2016年4月,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两位工作人员,在沈阳浑南彩霞街路口摆起了“地摊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沈阳地产商已很少在媒体花钱做广告,而是雇佣一些离退休人员或学生来发广告单。发广告单比媒体广告成本低很多,一般早八晚五发广告单的每月工资2000元,带一名看房者奖励5元,如果买卖成功另有提成。2016年4月,在沈阳一地铁站口,3名为不同地产商发广告单的妇女利用午休时间交流经验。




22.jpg
由于缺少孵化新产业的环境,商业地产在沈阳也是举步维艰。经济学中有“摩天大楼魔咒”的概念,指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通常发生在摩天大楼建成前后,这个概念也在沈阳得到验证。2008年3月,为了给长江以北最高楼“沈阳国际金融中心”挪地方,沈阳将黄金地段著名地标、75米高的天涯宾馆爆破拆除。




23.jpg
由香港恒基兆业集团投资10亿美元的“沈阳国际金融中心”项目,2007年初立项,设计高度为427米,为长江以北最高楼,原预计在2012年建成,当时为建此楼特意炸掉了天涯宾馆。但8、9年过去,“沈阳国际金融中心”仍然是个坑。有知情人士透露,该楼的设计方案也由当初的427米降至147米,令人大跌眼镜。由于沈阳商业地产存量过大,供给过剩,中街、太原街和金廊等商圈的商业体普遍面临招商难、开业难的问题。2015年,沈阳原定开业约20个商业地产,但直到今天,基本都在延期或缓建中。




24.jpg
【“金廊”商圈】,定位于沈阳CBD,是当地重点打造的“中央都市走廊“,纵贯从沈北到浑南六大市辖区,全长25.3公里。2016年5月,在“金廊”最繁华的青年大街中段,一些被圈起的地块多年没有动工,有些在建项目或缓建,或者停工。




25.jpg
在沈阳“金廊”南端的文体路旁,曾经是中国足球腾飞宝地的五里河体育场,早在2007年2月12日便爆破拆除。2016年6月,9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五里河体育场原址上的工地却一直处在停工或缓建状态。




26.jpg
在沈阳“金廊”的青年大街南段,有许多被圈起的地块多年没有动工,里面长满野草或成为垃圾场;而有些圈起的地块,干脆建起了收费停车场。




27.jpg
作为沈阳“金廊”工程首批29个重点工程之一的华丰嘉德广场,于2011年7月23日开盘,在楼盘封顶后便进入“烂尾楼”行列。虽然之后又转手中泽集团,但仍然无法改变“烂尾”的命运。




28.jpg
2000年初期,不仅沈阳商品房市场大卖,商业地产的销售也异常火爆。然而,也许是商家高估了沈阳这个老工业城市的消费能力,也许是电商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在随后的几年里,先后有美美百货、西武百货、世茂百货、久光百货、乐宾百货、伊势丹百货、新世界百货等在沈阳败走麦城,余下坚守的,大多也是生意惨淡。图为2016年6月,定位高端品牌的卓展购物中心,开业之初极其红火,是沈阳有钱人的购物天堂。然而10年过去,卓展往日的辉煌已不在,每天卖场里的顾客极其有限。




29.jpg
2016年6月,座落在金廊黄金地段、市府广场南侧的恒隆广场,距沈阳中街的另一处恒隆广场不到两公里。从开业那天起, 这家定位高端品牌的卖场就没有红火过,现在除了内部员工和清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前来购物的顾客少之又少。




30.jpg
一方面是大量库存楼盘有待消化,另一方面是高企的房价令工薪阶层和新市民无力承受。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沈阳再一次“解放思想”,率先推出零首付政策,然而这则明显有违银行信贷政策的新政仅存活了不足8小时后即被匆忙撤回。其实,在沈阳房地产市场,一些开发商早就实行了变相“0首付”来吸引客户,各种“0首付”的广告随处可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1.jpg
为了卖房去库存,许多地产商更是不惜血本,甚至有买房抽奔驰车的活动。还有开发商玩弄“零首付政策”,一套实际成交价26万的住房,合同签订总价则虚高至34万,首付为10万,但购房者只需交2万。“开发商相当于把剩余8万的首付款从左口袋掏出来,经过购房者这一关后又放到自己右口袋里,做给银行看看样子,帮助购房者顺利从银行那里拿到按揭贷款。”




32.jpg
尽管楼市低迷,但对沈阳许多普通人来说,有一套自己满意的房子还是遥远的梦。34岁的洪浩,老家铁岭,早年丧父。大学期间他为了挣学费打过多份零工,毕业后留在沈阳开网店创业。2006年,只有1万元积蓄的他和妻子,贷款在沈阳大东区买了55平方米的房子,如今女儿已经两岁了。现在他们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部分壁纸已开胶,他们希望在未来可以赚到足够多的钱换一套大房子。




33.jpg
在沈阳最繁华的太原街附近,有13栋日伪时期建设的老房子,已80多年了。77岁的贾凤勤和老伴儿朱玉华在这住了几十年,屋子建筑面积23平米,卧室只有12平米。由于老伴儿患小脑萎缩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老两口靠退休金根本买不起新房,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赶上动迁,住上回迁楼。2016年4月,老伴儿不小心摔伤,令贾凤勤心疼万分,一咬牙在沙阳街租了套38平米的一楼。新租的房子每月租金700元,原来住的房能租450元,多少能减轻一点负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8:45 AM , Processed in 0.0755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