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3|回复: 1

[好摄之徒] 【在线影展】第60期: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9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May 27, 2016
2016年 第44期 | 总60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

高岩从互联网以及他人日常拍摄的图片中收集一些与艺术领域无关的照片,再通过艺术评论的方法并结合艺术史的规律赋予它们新的理解方式,虚构来的文字与那些照片形成了非常契合的逻辑关系。图像的可多重解读性是摄影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日常化的照片进入特定的语境时会产生其他的意义。当下的艺术生态是高岩一直关心的话题,他借用图像与文字的条件性来提问和反思今天的艺术价值体系。


1.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1,高岩,文本,2013—2015。




2.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2,高岩,文本,2013—2015。




3.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3,高岩,文本,2013—2015。




4.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4,高岩,文本,2013—2015。




5.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5,高岩,文本,2013—2015。




6.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6,高岩,文本,2013—2015。




7.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7,高岩,文本,2013—2015。




8.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8,高岩,文本,2013—2015。




9.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09,高岩,文本,2013—2015。




10.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0,高岩,文本,2013—2015。




11.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1,高岩,文本,2013—2015。




12.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2,高岩,文本,2013—2015。




13.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3,高岩,文本,2013—2015。




14.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5,高岩,文本,2013—2015。




15.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6,高岩,文本,2013—2015。




16.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7,高岩,文本,2013—2015。




17.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8,高岩,文本,2013—2015。




18.jpg
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019,高岩,文本,2013—2015。




a.jpg    
高岩1980年出生于河北省,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
2007年毕业于法国利摩日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硕士研究生学位(DNSEP,摄影专业)。
2008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国立美术学院第三阶段(后文凭),师从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主席Jean Pierre Rhem教授。作品“夹层”曾参加2008年法国第五届“里昂九月摄影节”,并获得了罗那-阿尔卑斯一等奖。
2008年以来摄影作品先后展览于巴黎大区摄影中心,里昂当代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西安美术馆,广岛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
2009年,获得法国罗那省颁发的里昂当代美术馆和北京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交换艺术家项目奖学金。2010年在上海证大当代艺术陈列馆策划《微言》群展,2013年在厦门罗卡当代艺术馆策划摄影展《探索边界》,2014年在草场地得色中心策划《多·展-南京多攒艺术地图》项目展等。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种利用艺术史知识戏耍般的行为方式
文/海杰

来自天津美院的教师高岩,曾经留学法国,他的创作中难有大体量的概念,常常采用一些体量小,甚至堪称小巧的尺寸来进行自己的创作实践,在他的《青年当代艺术家案例》中,高岩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甚至有意拍摄一些图片,他通过对这些照片进行命名,虚构作者、主题、创作方法、呈现方式和创作年代,并通过煞有介事的艺术评论来将图像转化为文本。观看这样处理后的图像,你会发现那些使人深信不疑的图像,背后存在着令人惊愕的诸多解读的空间。这是一种利用艺术史知识戏耍般的行为方式。

以艺术评论的方式来进行创作似乎早已有之,比如杜尚和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安德烈·布勒东,而较为典型的则有美国概念艺术家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于1965年的一件装置《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在这件装置中,他展示了三把椅子:一把是实体椅子,一把是椅子的图像,一把是词典中描述椅子的文字。他将三把椅子并置展示。在这组作品中,文字解释的椅子放在最后,从观看逻辑上看,它是椅子的视觉终结者,科苏斯的装置表明,评论和解释改变了作品,并理直气壮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评论在高岩这里显得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一些看上去牵强伪劣的图像和晦涩难懂却又过度阐释的文字,这恰恰是中国当代艺术及其评论的流行规范和尴尬状态。这才是高岩的用意所在。

在高岩这个向度的作品批量出现之后,我们似乎看到他在这种严谨地有些装模作样的行为中也嘲讽了当代艺术的诸多范式及艺术评论的糟糕状态,这些范式中当然包括那些貌似庄严得需要大量文字去装饰的图片,还有当代艺术界一味追求体量庞大的资本玩具(高岩的作品展出时只用了A4纸)。

同时,这样的基于艺术评论的行为揭开了围绕“青年”这个画廊、博览会、各种新锐榜单不断追逐的具有旺盛生长力的群体而开展的一系列艺术权力生态,他们如何点石成金,将一些本不为我们所重视的艺术家及作品送往高处。

作者简介

海杰,独立策展人、影像批评家、作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5:17 PM , Processed in 0.07004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