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史地人物] 【图话】状元的诱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3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6-3 11:24 AM 编辑

腾讯网  2015-07-02
状元的诱惑

又是一年揭榜时,一个个高考状元被人们“找”了出来,从各省各市脱颖而出。每年的这个时候,中国人的“状元”情结、以及攀附这情结生长而出的商业噱头,总是让状元们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


1.jpg
又是一年揭榜时,一个个高考状元被人们“找”了出来,从各省各市脱颖而出。每年的这个时候,中国人的“状元”情结、以及攀附这情结生长而出的商业噱头,总是让状元们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图为2015年6月27日,长春中考考场外,当地理科状元和同学一起向家长推销他们的学习笔记。新文化报 蒋盛松/CFP




2.jpg
“状元”一词本是封建科举时代的产物,起源于隋唐时期,是对殿试中成绩获得第一者的称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也成为了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图为2012年6月7日,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门外,一家百货公司的员工扮成状元为高考考生打气。Chen Yihang/CFP




3.jpg
科举制度在清末被废除后,“状元”随之消亡,但延续了1300年的状元文化和情结并未就此烟消云散。1977年全国高考恢复后,“高考状元”这一称谓的出现就是明证。图为2003年8月8日,6名考取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乘坐大红轿子,被迎进京西著名的举人村——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参加在该村举办的“金榜”文化节。陈剑/CFP




4.jpg
对于一个高考状元来说,能在数以万计的竞争者中取得高分并脱颖而出,称谓本身就代表了对其学习能力的认可。图为2005年6月27日,陕西省文科状元谢尼(女)和理科状元冯宇宁身着古代状元的锦袍,在大唐芙蓉园内巡游。尚洪涛/CFP




5.jpg
高考折桂,意味着在未来发展中能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图为2015年6月25日,广州执信中学,清华、北大的招生老师争抢高考广东省理科前十名的女生叶彤,甚至将她逼到墙角无法走动。冯宙锋/CFP




6.jpg
更具实在意义的是,状元的名片可以为自己带来可观的奖金收入。图为2014年7月12日,来自吉林地区的12名高考状元在文庙大成殿参加“江城优秀学子、袁武奖励基金”颁奖仪式。王明铭/CFP




7.jpg
而相关的老师、校方、教育部门等,则成为除高考状元外最直接的受益方。老师可以获得丰厚奖金和提拔,学校可以在今后的生源争夺战中抢得先机,教育部门则有了大书特书的工作业绩。图为2013年7月13日,河北衡水中学门外道路两旁的围墙上贴满了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的学生照片,长达百米。衡水中学曾在官方网站上宣称,连续14年成为全省高考“最强军团”,但因其半军事化的严苛管理也被戏称为“人间炼狱”。王子瑞/CFP




8.jpg
有了切实的利益驱动,校方往往会表现出比考生本人更高涨的宣传热情。图为2012年6月25日,湖北省恩施市来凤县,4名身穿校服的小伙子合力扛起一块大幅“喜报”,当地的理科状元胸戴大红花,穿过天窗站立在一辆黑色轿车中高调游街,紧随其后的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闹市区行人纷纷驻足围观。CFP




9.jpg
到了第二年,这名状元的母校来凤一中又为其树立了一座雕像,校方称此举是为“激励在校学生”,但当事人却表示,“压力很大,感觉不太好。”CFP




10.jpg
地方各级机构也在宣传高考状元上不遗余力。图为2006年7月15日,安徽巢湖高考文科状元殷悦展示订制的“金榜题名”个性化邮票样稿。据悉,当地邮政系统出台举措,称凡被高校录取的考生,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到当地邮政部门申请,订制“金榜题名”个性化邮票,将自己的肖像印制在“中国邮票”上,供考生自己保存和使用。高考状元自然成为了首批尝鲜者。中新社发 李远波 摄




11.jpg
2009年7月8日上午,北京市高考状元刘庭梅、宁少阳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参加成人礼。据悉,这是孔庙首度为北京市高考状元举行成人礼。两人在现场还收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以“高考状元”为抬头、亲笔题词的两块牌匾“天道酬勤”和“至德要道”。白杨/CFP




12.jpg
高考状元受追捧的同时,各路商家也都在绞尽脑汁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图为2010年6月6日,山东青岛,台东三路一宾馆门前,工作人员挂出了“状元房”的招牌,希望在高考期间,吸引考生前去休息。弋雍/东方IC




13.jpg
2011年8月24日,北京国际机场,香港航空公司为北京高考理科状元梁思齐和其家人提供免费直通航班机票,并承担全家在香港的酒店住宿等费用。港航北京代表处总经理刘易昌还亲自赠送机模。胡雪柏/CFP




14.jpg
2013年6月26日,江苏省苏州市某酒店推出价格不菲的状元宴,希望借着高考成绩公布的热度提高收入。CFP




15.jpg
2010年高考前夕,一款名为贴身侍卫的学习短裤在市场上推出后备受非议,原因是内裤包装盒上印的不是什么大牌明星,而是五个2009年各地的高考状元,更雷人的是买这款内裤还会附送一本由状元们的经验汇总而成的所谓夺冠秘籍,黑白印刷本,约一万多字,据说全部由状元们撰写。华商报 雷佳/CFP




16.jpg
2004年7月2日,天津一位应届高中毕业生在母校门前打出“状元班”的牌子,卖起了高中学习期间的复习资料。这名学生向顾客介绍,他的高考成绩为640分,填报了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他的笔记复印件每本一口价100元。曲丹/CFP




17.jpg
“高考状元”作为一种荣誉身份,每年都会引发社会争议。一些地方迫于舆论压力,都声称今后将不公开状元,但又总是隐藏不住。过度炒作之下,“状元”成了政府、学校、商家、媒体等各方欲罢不能的诱惑,从而造就了诸多怪象。图为2014年6月7日清晨,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宝陀寺,高考考生家长抢购标有“金榜题名锦绣前程”、“状元及第步步高升”烫金大字的香烛名册,进行祈福许愿。胡学军/东方I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11:49 PM , Processed in 0.0341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