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713期:进城瓜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6-1 10:34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9.09
进城瓜农
本期作者:鲁中晨报 贾亮


1713.png
“高青瓜农真能干,拉着西瓜张店转,处处都被城管撵,晚上睡到十点半。”几句顺口溜,就是高青农村瓜农进城卖瓜的生活。(图/鲁中晨报 贾亮)




1.jpeg
高青是山东淄博市辖下的一个偏远县,距离淄博中心城区张店有50多公里。“高青瓜农真能干,拉着西瓜张店转,处处都被城管撵,晚上睡到十点半。”这是流传于水果摊贩间的几句顺口溜,一语便道出了高青农村瓜农进城卖瓜的生活。(本组图片拍摄于2014年7月 作者:鲁中晨报 贾亮 )




2.jpeg
瓜农董往前今年45岁,妻子孙艳娇长他一岁。他们来自高青县木李镇西董村,种瓜卖瓜已经15年。他们没有固定的摊位,算是市场管理者眼中的“老游击队员”。图为早10点,张店紫荆园西门的樱红路边,董往前夫妇在卖西瓜。




3.jpeg
两口子最早卖瓜就在高青当地,后来为多卖几个钱,拉着西瓜转战桓台县城。近七八年前来到张店,每年断断续续要在张店卖4个月,积累了不少认准他们家西瓜的回头客。图为早10点半,孙艳娇请一位要买瓜的老大娘坐下来品尝一下她的瓜。




4.jpeg
这4个月里,他们先把自家种的6亩西瓜分好几趟拉到张店卖完,再开着农用车远赴河北等地,一天往返数百公里,到当地瓜农的地里直接采摘,拉回张店接着卖。图为早11点半,董往前见路口人少些,开上车往里走走。




5.jpeg
装在车上的一个个西瓜,是维系全家5口人向前奔日子的希望。图为早11点45分,眼看中午下班路过的人多了起来,董往前赶紧上车把在里面够不着的瓜往前挪了挪。




6.jpeg
两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21岁,在青岛上大学;小女儿14岁,正读初中。孩子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要4万多元。家里还有85岁的老母亲要赡养。上有老,下有小,让夹在中间的两口子不敢懈怠。图为中午12点,两口子把车里面够不着的瓜往车尾部搬。怕踩坏了瓜,董往前只得骑在车栏杆上。




7.jpeg
他们每天清晨4点开始赶早市,将近晚上10点才收摊。每趟进城,一车瓜八九千斤,天热时候买卖好可能两三天能卖完,碰上阴雨天,就得卖上四五日甚至更长。图为孙艳娇把早上买的凉粥一口气灌了下去。




8.jpeg
董往前早年曾去新疆、陕西等地干建筑,挣钱略多点,但工作强度太大,伤了身体,腰椎间盘突出,现在不仅不能干重活,说不定什么时候扭下腰可能就动不了了。图为刚做完一笔买卖的董往前热得满头大汗,拿起车上一块脏毛巾擦了起来。




9.jpeg
现在卖瓜,刨去油钱、吃喝等花销,两口子每天能净赚200元左右。老家地里还种着粮食,对此,孙艳娇很知足:“吃苦受累不要紧,虽然存不下钱,但一家老小不长病、不招灾,平安就是福。”图为孙艳娇擦着汗说,卖瓜也是靠天吃饭,当天天热卖瓜就能快一些。




10.jpeg
种瓜15年来,拉瓜的车,从摩托车变成农用车,从敞篷的变成带篷的,从小三轮变成大四轮。现在用的已是第四辆,之前的三辆车全部物尽其用直至报废。图为董往前趁着人少,去车里补了个觉。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eg
他们在外人眼中总是特别抠门:饿了吃馒头就大葱,一点热菜也不舍得买;买瓜人想去掉几毛钱的零头,他们会摇头说“不”;晚上在张店睡觉从来不会花一分钱,无论天晴刮风下雨,总是天为被地为席,就地解决。图为中午12点半,张店紫荆园西门的樱红路边,一人两个馒头,一个咸鸭蛋,一根小葱,两口子解决了午饭。




12.jpeg
早上忙过一阵后,董往前正在点钱。顺便把钱捋了捋,把大额的钱收好,把小额的钱分类,便于找零。




13.jpeg
晚上近10点,卖了一天瓜的董往前站在路口向里张望了几眼后,跟妻子说:“咱走吧,路上都没人了。”然后两个人开始收摊。




14.jpeg
用毯子把车上的瓜盖好,收拾好电子秤和马扎,带走瓜皮、瓜秧等垃圾,两口子开上农用车,去和在高新区小庄村卖瓜的老乡会合,然后一起结伴休息。




15.jpeg
在劳累一天后,在半夜张店的街头和同村的老乡聊会天,说说一天的买卖,拉拉见到的新鲜事,对董往前夫妇来说,是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图为孙艳娇与同村老乡聊天时,困得打起了呵欠。




16.jpeg
晚上十点半,董往前夫妇帮着同村老乡孙继胜夫妇收摊。




17.jpeg
孙艳娇帮着同村的孙继胜夫妇收拾好垃圾,准备放上车顺道扔到垃圾箱里。




18.jpeg
晚上10点50分,董往前和孙艳娇夫妇开着农用车聊起了天。很快,他们的话题就转到了当晚去哪睡的问题。实际上,他们睡觉的地方并不固定,有时候就睡在卖瓜路口的路灯下,有时候去银行门口的摄像头下,有时候就窝在农用车的驾驶室里。当晚,考虑到可能下雨,他们决定去立交桥下去睡。




19.jpeg
董往前说,早前几年,高青的瓜农也会带着孩子进城卖瓜,但好几天回不了家,晚上在外面睡蚊子太多,让孩子太遭罪。这两年,带孩子进城的已经很少了。图为孙继胜在车里点燃蚊香准备睡了。




20.jpeg
高速路立交桥下,孙继胜的妻子借着路灯,用车上挂着的一个水箱里的水,搓洗着擦了一天汗的毛巾。




21.jpeg
晚上11点11分,董往前夫妇在车边的人行道上打了地铺,孙继胜夫妇打算在小货车驾驶室里睡。简单洗漱,点好蚊香,伴着桥上车辆驶过的噪声和耳边蚊子嗡嗡的叫嚣,两家人很快进入了梦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8:44 AM , Processed in 0.0705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