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0|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717期:古城“老玩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0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30 09:41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9.13
古城“老玩童”
本期作者:施哲莹/王昊亮/施晓亮


1717.png
75岁的李庆元现在比“上班族”还忙,半个多世纪前他是部队文工团的文艺兵,现在他是活跃在山东青州古城里的一位“老玩童”。(图 施哲莹/王昊亮/施晓亮)




1.jpeg
75岁的李庆元老先生现在比“上班族”还忙,半个多世纪前他是部队文工团弹三弦的文艺兵,现在他是活跃在山东省青州市古城里的一位“老玩童”。他说苦累了大半辈子,人到夕阳突然“活明白了”,余生要玩得充实玩得快乐玩得有意思、有意义。(图 施哲莹/王昊亮/施晓亮)




2.jpeg
早晨6点,李庆元准时起床,一番洗漱之后,他开始了每天的“早课”:穿上大褂,对着镜子找感觉、练表情。好多人说他形似、神似相声大师马三立,他也希望曾经的文艺底子也能给自己平添几分自信。




3.jpeg
年轻时当文艺兵学的是弹拨乐器,主要是三弦。去年他又悄悄添置了二胡、京胡等弓弦乐器。大半年每天早上一小时的苦练,现在已经拉得有模有样了,他说“不仅仅是声音,我得练得一招一势都接近专业。”




4.jpeg
老伴跟儿子住在城郊农村的宅院里,平时城里楼房就李庆元一个人。当年部队生活给了他超强的生活能力,他活得自由自在、有滋有味。这是他每天的早餐:一只发好的深海海参、3个从山里买来的土鸡蛋、一个馒头、半个猪蹄,快到中秋了,还有儿女们送来的新鲜螃蟹。




5.jpeg
八点半,李老头骑自行车去“上班”。从家到他“上班”的明清古街只有一刻钟路程,没人想到,这个虎虎生风的老先生早已年过古稀,快奔八十了。




6.jpeg
李庆元的家乡是古九州之一,这条明清时曾经很繁华的石板古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十大古街”之一。李老每天就在这里呆4个多小时,与“小伙伴”们吹拉弹唱,对于这位“老玩童”来说,这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玩法,一种“乐活人生”。




7.jpeg
为了营造古街气氛,当地从民间请来捏面人、磨剪子镪菜刀、说书唱戏的几十位民间艺人,每天上午、下午各2小时在此“情景再现”,给一点象征性的补贴。李庆元就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一员。




8.jpeg
李庆元当过教师,平时喜欢写点东西。说唱组的5个成员前几天请他帮着写段快板书,他鼓捣几个晚上创作出来长达几百句的《山里大嫂逛古城》,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9.jpeg
这几千字的快板书稿子,就是这双粗糙的手,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击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中午时分,李庆元请几个老伙伴到古街上一家颇有名气的“鱼锅”餐馆“开开荤”。他自称他比同龄人会生活、舍得花钱:“有钱不花,死了白瞎”。




11.jpeg
平时在家吃完饭后能午休一小时。今天享受完鱼锅他干脆不回家了,在古街的树荫下与伙计们楚河汉界较量一番。




12.jpeg
喝着大碗茶,跟游人摆摆龙门阵,纵论古城今昔,对于李老来说,也是一种乐子。




13.jpeg
李老很爱“面子”,隔三岔五就要劳烦古街口的剃头匠给刮刮脸,他说必须把自己最精神的一面展示给别人。




14.jpeg
李老不久前买了一部高清摄像机,自学拍摄及后期制作技术。他给自己订了一个年度计划:要把他和伙伴们演奏的曲目、把家乡的历史文化美景都拍摄、记录下来,制作成电视片,留给后人。




15.jpeg
全部后期编辑、制作,配音、字幕,都是他一个人边学边干,虽然慢,但乐在其中。他自信“笨鸟先飞”、必定能“铁杵磨成针”。每次拍摄的内容制作完成后,他都刻制一批光盘,送给被拍摄者和朋友,他说这叫“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份快乐与众人分享,就成了一片欢乐。




16.jpeg
“老玩童”“乐活人生”的玩法被不少媒体报道,每每有客造访,他都要搬出这些来“显摆”一番。




17.jpeg
下午下班后,李老骑车来到南阳河畔的城市公园,这里自发形成了多个吹拉弹唱的票友圈子,他参与其中自娱自乐,同时为自己的民乐队物色替补队员。




18.jpeg
晚饭过后,几十位票友相约城市广场,自拉自唱、自娱自乐。他们把音量控制得适中,并且适时收手,避免影响市民休息。而不少市民也对这种雅致的文化消夏方式颇为认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6:35 PM , Processed in 0.0480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