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6 11:29 AM 编辑
腾讯网 2016.05.06
12个手机播主的移动真人秀
本期作者:陈中秋
手机直播正悄然兴起。在这样一个移动秀场里,播主们的展现形式多种多样,而观众们也愿意“买账”。(图/文 陈中秋)
人类的社交方式一直在变,网络社交成为了很多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然而,从博客、QQ到微博、微信,从晒文字、晒照片到晒动图、晒视频,这些间接、延时的互动方式,已很难满足当今的社交需求。一种更直接,互动性更强,更具即时性的社交方式正悄然兴起—手机直播。通过手机直播应用软件,你可以直播你的房间、宠物、办公室,直播你的生活,也可以聊天答问,才艺表演,甚至直播吃饭做菜,旅游运动,逛街购物。(图/文 陈中秋)
相较于传统的PC端直播,有了移动设备,播主不用只坐在家里的电脑前直播,无论身处哪种环境、状态之下,都能随心所欲分享个性化的生活,而观众也一样。图为云天飞在一家咖啡馆用手机直播。
22岁的云天飞是河北承德人,酷爱表演,在北京学习音乐剧。通过朋友介绍,一个月前,他开始用手机直播,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粉丝。多数人都夸他长得帅,但他觉得颜值不是最重要的,演技和实力才是关键。他喜欢在舞台上演戏的感觉,会在直播时分享自己表演的经历。
之所以吸引普通人成为播主的很大一个诱因,就是相对轻松,但收入颇丰。据悉,播主们的主要收入来自粉丝购买并赠送的虚拟礼物,累计成相应的“星光值”,从而产生收益,播主与平台会按照不同比例分成。图为双儿(网名)在自己租住的房间用手机直播。
21岁的双儿在杭州一所高校读书,为了不影响寝室同学休息,她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直播,直播结束后,再回学校睡觉。白天,双儿会用手机直播生活状态,晚上,用电脑直播唱歌。房租、学费、生活费都靠直播收入,再也没问家里要过一分钱。家人很支持她,只是妈妈说“不要乱来就好”。
王康在公司一边休息一边用手机直播。
23岁的王康大学念的是播音主持专业,现在是一家传媒娱乐公司在北京的签约艺人,平时主要在家直播,在公司休息的时候也会直播一会儿。最近他参演的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上映了,他会在直播平台上宣传自己的新片。虽然已经23岁,但他经常和粉丝开玩笑说自己只有18岁。
在这样一个移动秀场里,播主们的展现形式多种多样,而观众也愿意“买账”。唐先生是手机直播的忠实粉丝,为给喜欢的女播主送“礼物”,他前后花了近十万元。37岁的唐先生是单身,平时工作压力大,他表示深夜看看直播可以缓解压力,消减疲劳。“我送的‘礼物’多了,播主会经常提到我,感谢我,也会向其他人夸我,我觉得有种被重视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满足感。”图为阿狸(网名)在客厅里用手机直播。
阿狸去年到杭州工作,和表妹住在一起,看到表妹玩直播,她也开始尝试。阿狸把客厅的一个角落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直播间。刚接触直播的她没有妹妹那么老练,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也不会找话题,就拿着家里的各种物品介绍。“其实直播最大的目的就是想零距离地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