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2 01:07 PM 编辑
腾讯网 2016.05.03
失去钢铁后的迁安工人
本期作者:李隽辉
上世纪80年代,钢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迁安周边冒出来,而如今,随供给侧改革几乎每一个钢铁工人都受到影响。离开钢厂,他们又何去何从?(图/文 李隽辉)
晚上8点,河北省迁安市木厂口镇松汀村南,出租车司机雨田将一名乘客送抵目的地后,站在车头大灯前,久久注视着眼前灯火通明的钢厂。他身后的马路上,不时有拉着原料的卡车向着厂区方向飞驰,掀起一阵呛人的烟尘。(图/文 中国青年报 李隽辉)
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位于燕山南麓、滦河岸边的迁安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资料显示,迁安铁矿石资源储量达25亿吨。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钢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迁安周边冒了出来。根据迁安市地税局的一篇文章,迁安全市经济总量的60%和税收的2/3来自钢铁、矿山行业。这个集中了大大小小几十家钢厂的地区也因此被称为“钢城”。图为从松汀钢铁公司北侧的山坡上向厂区眺望。
1988年出生的雨田就在钢城里长大。当年迁安还没有这么多工厂,他和小伙伴们常爬到山叶口的山顶往北看,天气好时能瞧见30公里外的冷口关长城。初中学历的雨田曾在迁安轧一钢铁集团做炉前工,这是最苦最累的工种,但他觉得在厂里工作稳定,脏点累点也没什么。在钢厂找份工作是当时这里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图为两位戴口罩的女士骑车经过迁安轧一钢铁集团厂区。
“去年年底厂里停产。停产前每月只能拿原来工资的80%,不到3000。如今还有4个月的工资没发。”雨田说。停工回家待了一段时间后,雨田开起了出租车。“不好干,每天要交60元的租金,一晚上能赚20元都算好的。” 但即便发着烧,他还是会照常出车。家里孩子刚断母乳,一家人就指着他的工资生活。雨田庆幸自己和妻儿住在村里,“要是在迁安市里买了楼房压力就更大了,贷款都还不上”。图为轧一钢铁门前,成群的鸭子经过。
雨田的手机里有一个微信群,群里有近400名来自不同钢厂的职工,聊天的话题离不开“什么时候发工资”;“什么时候复工”;“哪儿有招工的”。一位年近50岁的职工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在同一家工厂上班,孩子在北京的首钢技校上学,每月生活费约1000元。4个月没有发工资了,他们只能借钱给孩子凑生活费。图为位于轧一钢铁旁的一家露天铁矿,也已经停工多日。
迁安轧一钢铁集团3月18日在官网上刊登了一则检修公告,表示公司自3月15日起全线检修,计划持续1个月。4月19日,记者致电该公司多个部门了解停产及职工工资发放情况,对方均以不方便告知为由拒绝采访。图为被几个钢厂包围的迁安市木口场镇松汀村,这里原本有3000多的常住人口,现在已经难觅人影。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4月7日消息:2015年会员钢铁企业主营业务连续12个月亏损,全年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2013年,我国钢铁需求开始走下坡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相比2011年10月,钢材价格指数已下降将近七成。2016年,全行业重中之重是去产能、控产量、增效益。图为迁安钢铁钢厂旁的排水口,聚集了几名钓鱼的人。
在杨店子镇洼里新村,王付国在菜园里忙碌,身后是首钢集团迁安钢铁公司。王付国曾在迁安钢铁公司做过十几年焊工,后因身体原因离职。当地不少居民都有在钢厂工作的经历。
25岁的毛齐在松汀村的小河旁钓鱼,去年他还在身后的九江线材厂工作,岗位调整后离职回家。他打算过一阵和家中长辈去唐山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