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7|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760期:“柿饼”老夫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6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4-26 06:44 PM 编辑

腾讯新闻   2014-10-26


1760-compressed.jpg




1.jpeg
在沂蒙山区的许多地方,要镟柿饼,必须用农历九月底十月初的柿子,这个时候柿子虽然泛黄,但大多还没有成熟,有一定的硬度好放在镟床上加工,又生又涩的柿子,在辛苦劳作和季节催化中,就成为了一件饱人口福的零嘴美食。山东沂水县的西山里,75岁的张老汉急冲冲走在乡野路上,准备和老伴一起摘柿子做柿饼。(图文/闫方勇 拍摄于2012年10月)




2.jpeg
在老伴的帮助下,张老汉奋力一登攀上粗粝的柿子树。山里的柿子结了满树,村里没有多少劳力去采摘,老两口闲着,也正好弄一些贴补家用。




3.jpeg
张大娘也爬上枝头,和老伴一起采摘。张大娘比老伴小不少,也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在农村,老两口相濡以沫默默无闻过一辈子,稀松平常。




4.jpeg
橙红色的果实,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希望,跳跃在细小脆弱的枝头,只有努力、技巧和对生活的信心,才能够一一撷取。




5.jpeg
摘得差不多满筐的时候,老伴下到地面,老两口开始合力将筐子运下树。




6.jpeg
抱着金灿灿的果实,沧桑的脸膛也不妨绽放丰收的喜悦。




7.jpeg
采摘下来的柿子,要尽早运到山下加工,要是迟了就成了烘柿,白白浪费了劳力。




8.jpeg
一提篮一提篮地将柿子挎进家门,半个多世纪了,生活就是这么一下一下的挎进家门的,平常才是真。




9.jpeg
柿子都运进了家门,老两口开始加工柿饼。淡淡的夕阳、远远的风、小小的院子,时间的脚步仿佛迟滞如斯,随着镟刀的转动,青涩的气息弥漫开来。




10.jpeg
张老汉正在翻晾去皮的柿子,殷红色的是晾过一日的了。去皮的柿子需要晾去水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翻动,揉捏,随着软糯柔韧感的产生,柿体也从馒头状慢慢变成蛋饼样。




11.jpeg
大约一个月晾晒后,已经成型的柿饼,水分还比较足,这个时候口感最好,是上网、清谈间的美味零嘴。




12.jpeg
成品柿饼,在沂蒙老山区里吸取日月精华、风餐露宿后终于得成正果。




13.jpeg
挂在窗台下的烘柿,是为了孩子们来的时候,给他们裹嘴解馋的最佳礼物。
发表于 2016-4-27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1 10:26 PM , Processed in 0.0667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