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史地人物] 透过黑色的液体,他们看到了源自于艺术的兴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3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透过黑色的液体,他们看到了源自于艺术的兴奋 

2016-04-22 南方周末

诗人塞缪尔•巴特勒这样形容17、18世纪的欧洲咖啡馆:“绅士、机修工、贵族……混杂在一起,大家都融为了一体。” 这里可能有两个政府官员关于会议的讨论、有关罗马历史的讨论、以及一种新型的航海武器和即将到来的一次法院审判等内容。


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于165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咖啡馆随之在伦敦风起云涌,很快变成了“公开的思想交流地”。不同阶层的人都能去待一个下午,参与或旁听一场关于文学、音乐、或政治的闲谈。“在这里你可以成为学者,只要花上一个便士。”


1669年,咖啡被法国人了解。“当时的咖啡馆是比法兰西议会大厦还重要的议会,它影响的不仅是法国的政治而是整个欧洲的未来”,马尔扎克这样描述。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存在主义等政治、社会、文化思潮都是从咖啡馆走向社会。


而这时,严谨的德国人还在一直争论着咖啡是否有利健康,因此直到1721年,咖啡馆才在德国大量出现。东部萨克森人有着浓郁的咖啡情愫。于19世纪初开张的莱比锡咖啡馆“Coffe Baum”(宝木咖啡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馆之一,至今仍在营业。



△宝木咖啡馆


1833年冬天,22岁的舒曼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坐在宝木咖啡馆的一个角落里,讨论如何让新音乐理念让更多人接受。经过一个冬天的酝酿,1834年4月3日, 《新音乐报》终于问世。舒曼通过《新音乐报》,提倡新音乐,提携后辈音乐家,主张音乐的思想应该表达在音调抑扬顿挫的流动形式里,而非受限于传统的形式。


他没钱租用办公场所,宝木咖啡馆就为舒曼专门开设了一个“舒曼角”,这里是《新音乐报》的编辑部与发行部,同时也是汇聚艺术青年的社交中心。因此除舒曼外, 门德尔松、巴赫、瓦格纳、克拉拉等音乐家和剧作家也都曾是宝木咖啡馆的座上客。当时正值19世纪中叶,音乐界的新旧观念正在交锋,这里也自然成为了各种观 点驰骋的“战场”。


△舒曼雕像


瓦格纳与勃拉姆斯的争执与碰撞无疑成为了战场的“焦点”——代表德国新音乐派创作理念的瓦格纳,提出音乐要与文学、诗歌、戏剧、神话联姻。而传统的勃拉姆斯主张音乐艺术应继承巴赫、莫扎特、与贝多芬,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关于旧时代的光荣回声。


瓦格纳出言不逊:“某位作曲家,一会儿戴着亨德尔的哈里路亚假头套,一会儿又扮成演查尔达什舞的犹太人。”

勃拉姆斯也似乎话中藏话:“瓦格纳的模仿者们只是一群猴子,但他本人还是值得一提的。”


尽管在宝木咖啡馆的争执不断,两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未曾断绝。当瓦格纳也为他寄去《莱茵的黄金》手稿,勃拉姆甚至回信说:“我每天都由衷地感谢这部作品,我不会将它束之高阁。”


此番“恭维之词”令瓦格纳摸不着头脑,但人们更愿意相信的是,“高人一等”并不是这些艺术家与其“对手”争执的最终目的,透过一杯杯黑色的液体,他们看到的是源自于艺术的兴奋。


自由的灵魂碰撞与交手,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不同文化理念的对冲,滋养出富有张力的创造。这些精神让宝木咖啡馆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由此也辐射出莱比锡丰富多样的艺术版图——著名的音乐之城,无数伟大作曲家的首演中心。


尽管萨克森并不止步于舒曼、瓦格纳、勃拉姆斯等人带来的昔日光荣,但正是这些自由的灵魂组成了萨克森。而反过来,这块充满魅力的土壤也培育了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工艺传统,以及德国工业在19世纪的迅速发展,都形塑出萨克森州的个性。


2015年,朗格发起拍摄项目,邀请中国摄影家逄小威用镜头纪录下这些关于萨克森的历史。


△德累斯顿


作为世界著名的制表品牌,朗格的家乡也在萨克森。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 Adolph Lange)于1845年在德累斯顿创立制表厂时,为萨克森的制表业奠下基石。他所制作的精准怀表依然备受世界各地的收藏家追捧。


 △瓦尔特‧朗格(Walter Lange)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朗格的百年基业遭东德政权收归国有。1990年,创办人的曾孙瓦尔特‧朗格(Walter Lange)把握机遇,展开朗格复兴之路。时至今日,朗格每年仅出品数千枚代表最高质量的金质或铂金950腕表,全部搭载由手工精心修饰并组装的独家机芯。


 △摆轮夹板雕刻


萨克森的文化土壤培育了朗格。如今,朗格走出德累斯顿小镇,走向世界,期待可以将家乡德国萨克森丰厚的人文历史和工艺传统,透过影像介绍给中国的人民。


中国摄影师逄小威也积极地参与到项目中来。“逄小威的镜头完美捕捉了萨克森州一些拥有过人才华的人物,包括乐器工匠、花卉画家、工作室里的艺术家、朗格制表 师等,涵盖的艺术和工艺林林总总,引人共鸣。他们的才华源于萨克森州的悠久传统——对完美的追求,不论何事都抱持着一个简单信念,就是精益求精、全力以 赴。”朗格全球总裁Wilhelm Schmid表示:“能够为逄小威先生这个精彩项目出一份力,我们感到与有荣焉。他与朗格都有个共同愿望,就是透过作品在美学上为人类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来 自德国朗格的设计团队在逄小威作品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通过并置与对比、冲突与巧合、拆解与重组,将在ASPECTS(方面)、 CITYSCAPES(城市景象)、POINTS OF VIEW(视角)、CHARACTERS(萨克森人) 和CRAFTSMANSHIP(工匠技艺)五个展览空间内呈现150余幅作品。


这些作品将以《萨克森: 德国精湛工艺之乡——逄小威摄影展》之名于2016年4月24日至5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策展。


展览信息:

主题:《萨克森—— 德国精湛工艺之乡 逄小威摄影展》

日期:2016年4月24日至5月3日(闭馆日:4月25日、4月30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3层13-17号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开放时间:9:00-17:00 (16:00停止入馆)



 △本文配图选自:

《萨克森: 德国精湛工艺之乡——逄小威摄影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1:01 AM , Processed in 0.0478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