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里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桥流水,春花烂漫,古街老巷,柳絮如棉。扬州注定是个属于春天的城市。
如果说扬州最中国,那么古巷最扬州。一步一景,宛若走在江南的水墨画。老城扬州蕴含了500多条历史绵长的小巷。

古老而优雅的气息从每块青砖条石中弥漫开来。蜿蜒曲折的幽深小巷盘绕在古老城市的每个细节之处,似乎里面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广,生活在这寻常巷陌之中的人们越来越少。古巷游正是返璞归真的旅行线路,深入古巷老街,近距离体悟老扬州的平凡生活。
那些古老雅致的古巷老街
|| 彩衣街 - 老城的交通要道与文化街巷
彩衣街以明清时代建筑风貌为特色,是老城区传统风貌保持完好的历史地段之一。东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西邻现代商业中心文昌商圈,南临扬州城市主干道文昌中路,北至盐阜路,是老城区居民出行的主要东西向交通要道之一。

两侧分布着较多老字号商铺和历史建筑,如朱草诗林(罗聘故居)、旌德会馆、杨氏住宅等。彩衣街不仅是联系汶河北路和国庆北路的主要街巷,更是一条文化街巷。

▲梅花糕

▲黄桥小烧饼

▲卡通小点心

▲烤羊腿
除此以外,彩衣街上的小吃也应接不暇,梅花糕、黄桥小烧饼、烤羊腿等等,吃货们有福了。
|| 仁丰里 - 最具文化气息的鱼骨巷
绿植、繁花,小巧的古桥、斑驳的墙壁,仁丰里是扬州最具文化气息的老巷,被当地居民称作老城区的鱼骨巷,很是形象。

它南北走向,似鱼脊椎骨,而其两侧则东西向整齐排列着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六巷、七巷、八巷、九巷、十巷等数条小巷,宛如根根鱼刺。

不过这根根的鱼刺上却散落着点点奇珍,数家雅致经典的民居古宅,等你一点点去探索。
|| 得胜桥 - 刀剪铺林立的老巷子
参府街对面就是得胜桥,相传明代,在街的东段有一座无名的小石旱桥,常遇春将军从淮东凯旋途经此桥,为颂扬战功将此桥命名为“得胜桥”,在这里,至今流传着“骑马得胜到辕门”的说法。
老巷里刀铺林立,店家前店后厂,有的直接在店铺中磨刀,一时间火星四射。儿时经常路过这里,一样的条石地面,一样的刀剪老店,而今不一样的是路过时的心情。现在平时基本走不到这里,生活工作都不在了老城区,没有事情,几乎一年都不会走到这里。

“扬州三把刀”——切菜刀、剃头刀、修脚刀。这“三把刀”是在全国出名的扬州厨师、理发师和修脚师的代名词。
|| 湾子街 - 慢生活的扬州老巷
湾子街是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整个街区位于扬州老城的中部,南至广陵路,北至文昌路,东接皮市街,西接国庆路,以手工业、商业命名的传统街巷众多,数量名列扬州各街区之首。


但走在湾子街,你会发现这里的生活当属名副其实的慢生活,连墙头的喵星人也慵懒地晒晒太阳,打打哈欠,让你收着脚步,慢慢走。
|| 广陵路 - 老街串起的一座城史

穿过一条老巷“三祝巷”便走到广陵路,“三祝”分别是祝福、祝寿、祝禄。广陵路在明清时期称之为“左卫街”,放在二三十年前,可以称得上是市中心的中心。

广陵路上的这家小店,30年前就在修钢笔,能坚持到现在,真的不容易呀!
路西头的四岔路口有人民商场、五交化公司、群艺馆。路中间有翠花春、小觉林素菜馆,苏北电影院、第一百货,第一副食品商店,路东头有天主教耶稣圣心堂等,一路下来,好像看见经历一部城史。
|| 大武城巷 - 最经典的扬州小巷
大武城巷位于广陵路中段南侧,是一条宽2米、长100米的南北向巷道,北通广陵路,南通丁家湾,巷内高墙深院。听老街坊说,这里是目前保存较好的典型的扬州小巷。
在巷中部东侧还有一条东西向、四五十米长、东端不通的小武城巷。在大武城巷的1、3、5号,则是盐商贾颂平的住宅是贾氏庭园,也是十分高端大气的宅子呢。
|| 丁家湾 - 最原始真实的扬州小巷
出了大武城巷,与它丁字交汇的就是丁家湾。丁家湾这一带是扬州老城区真正的精华所在,比其它古街有更高的历史价值。

许多国家级文保专家认为,丁家湾才能真正体现扬州的老古城。它体现了古城原真性、独特性、唯一性、严肃性,同时保存原有的古建技艺、结构、保持它原用的材料。

在清代,按照清朝政府规定,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食盐,均需从两淮盐区运出,故四省盐商大量聚集于扬州,而丁家湾则是盐商的一处重要聚居地,因此也留下了大量盐商聚集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