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1

[史地人物] 【鹅眼】第92期:新加坡闹市分布大片原始雨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2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4-12 02:08 PM 编辑

腾讯网  2016-04-12
2016年 第25期 | 总92期
本期编辑:陈若冰

新加坡闹市分布大片原始雨林

新加坡国土面积700多平方公里,只比北京朝阳区大一点,人口约520万,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7700多人,为世界最高。然而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却保存着大片的原始热带雨林,毗邻喧哗闹市区,成为这个城市国家的天然“绿肺”。近日,新加坡政府计划修建一条贯穿全岛的地铁线路,引发环保人士的担忧……


1-compressed.jpg
全世界只有两个城市中还保存着原始热带雨林,一个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另一个就在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图片拍摄于2016年3月,新加坡最大的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与摩天大楼云集的繁华闹市区近在咫尺。摄影:Edgar Su




2-compressed.jpg
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的数据,在方圆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736人,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新加坡有大大小小340多个公园,居民区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公园,绿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compressed.jpg
新加坡有150平方公里、约23%的国土属于森林或自然保护区,新加坡在中央、东北、西北等不同区域建立了四个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保留原始的热带雨林。其中最大的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位于新加坡的地理中心,占地2889公顷,构成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




4.jpg
由于缺乏大型纵深的河流,新加坡居民用水有4成购自马来西亚,政府也专门修建了多个蓄水池,用以收集平常降雨所带来的水源。位于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的麦里芝蓄水池建于1860年代,这里环境优美,植被茂密,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会在这里进行无污染的体育运动,如独木舟、跑步等。




5.jpg
新加坡早在建国之初,就制定了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尽管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城市建设需要开发大量的土地,但保护区内的一草一木都没有遭到破坏。这里可以看到100多年前,早期华人先民遗留的下墓碑,一直完好保存到今天。




6.jpg
晨练者经过保护区内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在新加坡,砍伐树木必须经过批准。




7.jpg
在保护区内,生活着品种繁多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包括1000种花卉植物和超过500种动物。图为一只绿鹭在麦里芝蓄水池捕食。




8.jpg
一只猴子旁若无人似的哺育猴宝宝。




9-compressed.jpg
新加坡是一个法规非常严格的国家,也正是这种严格的制度约束,让这个国家各方面都显得非常有秩序。在保护区内,人们不会象在动物园那样,隔着栅栏才能看到动物,你可以近距离观看动物,但是不能随意喂食,否则会受到检控。




10-compressed.jpg
一只凤头绿蜥蜴在树干栖息。




11.jpg
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飞狐猴,对环境要求很高,它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树上。雨林的树木大多是很高大的,高高的树枝上有很多它要吃的食物。




12.jpg
观鸟爱好者在保护区的瞭望台聆听鸟儿清脆的叫声。




13-compressed.jpg
在这里,人和自然和谐相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很容易就能亲近到大自然,呼吸到清洁纯净的空气。




14.jpg
74岁的伊(音)女士,之前在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利用周末时间向游客介绍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情况。




15.jpg
新加坡政府计划修建一条地铁线,穿越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的地底下。这项计划引发了环保组织和环保活动分子的强烈抗议,他们指出,此举将对森林里的数以千计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他们向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申诉,要求重新规划这条50公里长的地铁跨岛线,绕开麦理芝蓄水池附近的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而不是穿越这个保护区。




16.jpg
新加坡正在展开的耗资数十亿新元的提升地铁系统的工程,是为了应付人口的增加。新加坡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目前对拥车者课以重税,而舒缓交通最便捷方式就是修建地铁,增加公共交通。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局长赵文良说,绕行保护区的地铁线将耗资额外的20亿新元(14亿美元)。工业专家估计,整体成本可能高达407亿新元。政府正在研究地下穿行的两种方案,但还没有做决定。而环保人士认为,“我们的很多森林都已经失去了发展,我们不能承受失去更多的森林,因为留下得太少了。”
发表于 2016-4-12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1:18 PM , Processed in 0.0766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