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3-31 12:50 PM 编辑
腾讯网 Jul 22, 2015
纠结的越南“旗袍”
奥黛,作为越南女性传统服饰,脱胎于清朝盛行的旗袍,因特别凸显东方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被称为国服。然而,上世纪以来,受西方影响,奥黛融入了多种欧美和少数民族元素,各种不那么“传统”的风格也纷纷出笼。
奥黛,作为越南女性传统服饰,脱胎于清朝盛行的旗袍,因特别凸显东方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被称为国服。然而,上世纪以来,受西方影响,奥黛融入了多种欧美和少数民族元素,各种不那么“传统”的风格也纷纷出笼。图为1997年11月24日,身着奥黛的越南礼仪小姐等候到访的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
近日,越南名模垂容身着一套“太中国化”的奥黛在意大利走秀,饱受本国人士指责。批评者的焦点主要在于,这款奥黛不但把传统样式改得“体无完肤”,而且从用料到图案设计都“充满着中国传统服装的特点”,不但所用面料是类似中国云锦的织锦,而且图案主体两条腾空的龙的造型和所配花纹都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越南传统奥黛的特色已荡然无存”。
说起奥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统治越南的阮朝皇帝下令禁止女性穿裙子,于是裤装开始在上层阶级流行起来,同时上衣采用中国清代旗袍的设计,从颈部、腋下沿着肋骨开襟以便穿脱,从而形成了越南奥黛的早期样式。图为传统奥黛(左)和旗袍的对比图,两者最显眼的差异在于,奥黛一般为长袖,并且搭配长裤;旗袍则不然。
1954年之后,南北越进入分裂时期,越南南方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无领的奥黛,这股风潮由“龙夫人”(前南越总统吴庭艳时代的第一夫人,因吴庭艳终身未婚,因此由其弟媳陈丽春担任)亲自带动。她常常穿着船领或水手领的奥黛接见外宾,还曾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图为1962年,身穿奥黛的龙夫人试射点38左轮手枪。CFP
由于美军长期在南越驻扎,因此直到1975年越战结束前,当地的奥黛一直呈现出各种嬉皮、迷幻的风格,甚至有迷你裙化的倾向。图为1966年8月14日,南越头顿港,一排奥黛装束的女子欢迎美军第196轻型步兵旅。
越战期间的不少美军,也被奥黛衬托下的南越姑娘所吸引,长期流连于当地女子出入的酒吧等娱乐场所。图为1967年,南越头顿港的酒吧女郎在门外揽客。
1975年越南南北统一后,奥黛几乎消失殆尽,只允许在少数场合如婚礼时才能穿。1986年越南“革新开放”以后,越南政府开始重新提倡,奥黛才再度流行起来。图为1997年3月31日,泰国总理差瓦立·永猜裕到越南访问,接受身穿奥黛的礼仪小姐献花。
受到政府鼓励,奥黛逐渐成为女性公务人员、旅馆接待、新闻主播、空姐及高中女生的标准制服。图为1997年11月6日,福特公司在越南海阳的新工厂开业仪式现场。
越南大中院校的女子校服定为白色奥黛,以象征少女的纯洁。一到上学或放学的时间,街道上成群的白色国服晃动着,十分醒目。图为2008年11月20日,越南胡志明市,一群女学生下课后骑车回家。CFP
越南航空公司空姐的工作服也被设计成奥黛的样式。图为2007年9月,越南空姐在飞机上为乘客服务。CF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