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0

[史地人物] 【图话】马布里之前,这些老外曾“落户”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9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3-29 09:51 AM 编辑

腾讯网   2015-12-16

哪些老外能“落户”中国?

近日,篮球明星马布里成功拿到中国绿卡,原因是在北京男篮效力四年间三夺CBA总冠军,贡献突出。追溯历史,从建国早期只有少部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才能入籍,到绿卡制度出炉10年来低的可怜的申请成功率,移民中国对老外来说始终是一个难上加难的梦想。


1.jpg
近日,篮球明星马布里成功拿到中国绿卡,成为CBA史上第一个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现役外援,原因是在北京男篮效力四年间三夺CBA总冠军,贡献突出。追溯历史,从建国早期只有少部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才能入籍,到绿卡制度出炉10年来低的可怜的申请成功率,移民中国对老外来说始终是一个难上加难的梦想。图为2014年4月2日,马布里从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手中接过“北京市荣誉市民”证章。




2.jpg
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除了“国际友人”和侨民,中国并不欢迎外国人长期居留在中国。马海德有幸成为第一个入籍中国的老外。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工作的美籍医生马海德被宋庆龄推荐去延安考察,在那里,他加入了共产党并改姓马(陕甘地区多回民,常见马姓),此后留在中国结婚生子,并担任中共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建国后经周恩来批准入籍,专注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图为1979年9月,宋庆龄设家宴为马海德(交杯者)祝寿。




3.jpg
爱泼斯坦是在波兰出生的犹太人,自幼随父母迁居中国,从1937年开始报道中国抗战,与宋庆龄、邓颖超等人有深厚友谊。建国后,爱泼斯坦应邀来华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后来担任过政协常委。他曾在晚年表示,“在犹太人的经历中,像中国这样没有土生土长的反犹主义以及犹太问题的国家,是不多见的。”图为1985年,邓小平、邓颖超和爱泼斯坦(中)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武基国 摄




4.jpg
郑律成是生于朝鲜的作曲家,抗战时期来到延安,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后来成为解放军军歌)等知名乐曲。由于他的爱人是中国人,朝鲜战争爆发后,迫于形势,郑律成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了金日成同意。临来中国前,他还对办理护照的人员说:“我的同胞现在正在受难,在这个时候离开朝鲜,心里非常不安。”图为郑律成在乡间采风时与少年儿童在一起。新华社发




5.jpg
嵯峨浩生于东京,是日本天皇的远亲,1937年在关东军安排下嫁给溥仪的弟弟溥杰,抗战结束后回到日本。1960年,溥杰获得特赦,嵯峨浩被接到中国团聚。1961年,经周恩来批示,嵯峨浩加入中国国籍。图左为溥杰与嵯峨浩大婚合照,图右为嵯峨浩和溥杰一家三口。




6.jpg
20世纪80年代以前,普通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身份问题主要靠居留证制度解决,但活动范围和居留时间受到严格控制。能在中国安家落户的外国人,大都需要领导人特批。图为1983年受邀参加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中国籍外国人,自左至右为: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李莎、外文出版社专家陈必娣、中国建设杂志社总编辑爱泼斯坦、新华社摄影记者叶华、人民画报社专家魏璐诗。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




7.jpg
傅莱原籍奥地利,抗战时在晋察冀前线救治伤病员,被称为白求恩式的“洋大夫”,建国后加入中国国籍。图为1983年6月,作为特邀委员的傅莱投票选举政协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新华社记者 黄景达 摄




8.jpg
改革开放后,在华活动的外国人逐渐增多,原有的居留办法明显滞后。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中国在1985年出台了《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把外国人在华居留分为短期居留、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三类。图为1985年,时任武汉市长吴官正向中国首个外籍厂长格里希(右)颁发荣誉市民证书。次年,格里希被授予永久居留资格。新华社记者 于澄建 摄




9.jpg
公开资料显示,1985年到2004年间,中国共授予3000多名外国人在华定居的权利,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却只有90多人,这种权利此时更像是一种荣誉。直到2004年,中国开始采取国际通行做法,向符合申请条件的外国人签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绿卡制度由此诞生。图为2004年8月,美国人、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穆彼得正在向公安机关申请绿卡。新华社记者 黄豁 摄




10.jpg
外国人获得中国绿卡,从申请到签发前后需要约半年时间。绿卡有效期分5年和10年两种,以18岁为界,分为投资类、任职类、亲属投靠类、特殊贡献类四大类。图为2004年,西门子上海分公司执行总裁彼得·博格在上海公安局申请办理绿卡。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11.jpg
但由于中国在绿卡问题上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不是最优秀的人才不要,导致大多数在华的外国人都不符合申请条件,能拿到绿卡的主要来自于亲属投靠和特殊贡献。截至2012年,只有不到5000人拿到了中国绿卡,其中北上广地区占了近一半。图为2005年11月,来自美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的12人成为首批获得中国绿卡的驻鲁外籍人员。新华社发 龚辉 摄




12.jpg
寒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与杨振宁是同学,来华前是一名核物理专家,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1948年,年仅27岁的她与丈夫阳早到中国从事农业研究。56年后,寒春成为了首个中国绿卡获得者,但因为考虑到旅行方便等原因,始终没有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图为寒春展示夫妻二人在抗战时期的旧照。




13.jpg
而在绿卡基础上进一步申请入籍中国的,许多都是来自落后国家的外国人士。朝鲜人金贞子1965年就来到中国工作生活,后来嫁给了一名镇江男子,依靠亲属投靠获得了中国绿卡,但鉴于外国人的身份仍然有诸多不便,她向当地申请了加入中国国籍,并最终获批。




14.jpg
2012年底,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文,规定持有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员除一些特殊权利和义务外,原则上和中国公民同权,中国绿卡的实用性得到了拓宽。图为2009年,美籍老人牧琳爱获得中国绿卡。1999年,牧琳爱在82岁高龄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开始在山东聊城生活,后来入选“感动山东十大人物”。张勇/东方I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1 11:01 AM , Processed in 0.0892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