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1|回复: 2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269期:煤炭滞销波及到的小百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1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3-21 12:46 PM 编辑

腾讯新闻   2016-03-18


Screen Shot 2016-03-19 at 8.56.51 PM.png




1.jpeg
2016年因化解产能过剩,人社部估计将有180万煤炭和钢铁系统工人下岗。而在这180万人之外,还有许多辛苦谋生的小百姓受到煤钢行业滞销的波及,具体数字将很难统计。在安徽合肥,这几年来随着经济形势下滑、环境整治等因素,企业用煤量大幅下降,曾经热闹一时煤炭货场也逐渐变得安静下来,许多打拼了20多年的装卸工们在这个春天里,依然被寒气包围,甚至不得不外出打零工维持生活。




2.jpeg
2009年的时候,位于合肥的南七煤炭货场和怀宁路煤炭货场还是人声鼎沸,一派热闹的景象。每天运煤车来来往往,烟尘铺天盖地。




3.jpeg
那时工人卸煤没有用机器,全部靠人力,南七货场最多时有50多名装卸工。




4.jpeg
装卸工是个很苦的活计,每天主要工作就是卸煤装煤。“一天24小时,不分白天和黑夜,车子来了就得干,别看动作简单,就是用铁锹铲煤,但没有力气是干不了的。”




5.jpeg
装卸工的工作环境很差,现场粉尘弥漫,但为了维持生活,没有更多的选择。




6.jpeg
经常与煤打交道,许多装卸工的手都是黑色的。




7.jpeg
每天干完活后,工人们就在这样已经变黑的水池子里洗去一天的疲乏。




8.jpeg
合肥南七货场原本非常繁忙,一个月运煤的列车就有几十列,而现在车厢已经静静地卧在铁轨上很多天了,还没有被拉走的意思。目前,南货场一个月通常只有几列火车过来,显得非常空旷和安静。




9.jpeg
南货场原来煤炭主要是供热电厂、四方化工和社会用煤,三年前四方化工搬出城区后,用煤量锐减,现在合肥市区也开始重视空气排放,小锅炉等都不允许烧煤,一些企业过去用煤,现在都改成烧柴油或者天然气了,只剩下热电厂,对煤炭的需求急剧下降。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2013年,合肥怀宁路货场上,卸完煤的工人在地上休息,看着一辆辆煤车经过。这里的装卸工原先有20多人,现在也只剩下四五个人,其他装卸工选择了到别处谋生,货场无煤可卸,他们只能选择离职。




11.jpeg
一位收破烂的老人穿过怀宁路货场,整个货场因为没有煤,显得空荡荡的。




12.jpeg
怀宁路货铁轨场通向外面的大门紧锁着,今年春节以来没有一列拉煤的列车进来过。




13.jpeg
与南七货场和怀宁路货场相比,现在合肥只有肥东货场的装卸工稍微好一些,而他们赖以生存的却依然是四方化工的新厂用煤,但目前这里也只有十几个装卸工,以后的日子还得看四方化工的经济形势。




14.jpeg
55岁的李道政来自肥西县农村,在南七货场干装卸工已经20多年。在李道政的记忆中,南货场原来是很忙的,特别是四方化工没有搬出去的时候。“四方化工搬迁后,现在私人和企业用煤越来越少,如果不是热电厂在,估计早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李道政说,现在南货场只剩下9个装卸工了,还常常没有活干。




15.jpeg
夜幕下的南七货场很安静,现在火车来得少,很长时间才能听到火车的鸣叫声。装卸工居住的破旧瓦房,和远处的高楼大厦形成巨大反差。




16.jpeg
晚上9点多,李道政回到自己的宿舍,妻子带着小孙子已经熟睡。“半夜1点钟还有一辆货车来拉货,要等到活干完了才能休息。”装卸工的收入也是根据工作量来计算,最早的时候一节车皮卸货才10元钱,后来涨到70元,尽管现在已经到了100多元。“问题是,现在没有货可以卸了。”




17.jpeg
春暖乍寒时,尽管天空下着雨,但李道政还在清理货场车厢下面的余炭,一节车厢可以挣20元。对他们来说没有下雨下雪,没有白天和黑夜,只有有活,就得出工。而现在想出工,却很少有活可以干。




18.jpeg
杨光凯刚到南货场干活时才26岁,现在已经54岁,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这里。杨光凯说过去最忙的时候,一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现在整个货场几乎没有活可干,杨光凯有时白天会跑到距离货场不远的南二环露天人才市场站街找活。“虽然说孩子们都已经成家,但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工资,仅够维持生活,自己身体力壮的,索性出去打零工。”




19.jpeg
2009年的时候,张志银和同伴在干完一趟活后,马上就要准备下一趟活。杨光凯、张志银他们这些装卸工几乎都是来自农村,年轻的时候就到南货场打工,一晃就是20多年。而现在,南七货场仅剩的几名装卸工,他们的处境都有点艰难。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jpeg
今年已经59岁的张志银因为年龄大,三年前没能去肥东货场,留在了南七货场。他说年龄大了,打零工都没有人要。




21.jpeg
现在企业和民用煤很少,南七货场整体开工不足,冬天还有热电厂,冬季过了活就越来越少。在冬季用煤旺季,装卸工们一个月收入通常也不到2000元,淡季有时候1000元都不到。




22.jpeg
南七货场西侧的宿舍现在仅仅住了4个装卸工,其他房屋都出租了。




23.jpeg
怀宁路货场,老范穿过铁路。范师傅主要从事煤炭贩卖,往常主要是从山西晋城将煤炭贩到合肥,他说现在山西晋城的煤炭企业很艰难,有很多都已经关闭了。在范师傅看来,煤炭产能过剩并不是产量提高的问题,而现在社会对煤炭的需求量在减少。




24.jpeg
下午4点多,怀宁路货场内,朱长丰的煤球厂就已经歇工,现在的煤球厂只有朱长丰和妻子胡金兰在打理。48岁的朱长丰在货场做煤球已经十几年,最近一两年明显感觉到销量越来越少。朱长丰说,过去最高峰时,一天要生产二十多吨,现在一天只有三四吨煤,原来煤球厂还雇了三四个工人,现在夫妻俩自己干,还感觉到轻松。煤球的价格也跌得厉害,最高是5毛一个,现在只有三毛多。




25.jpeg
南货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随着装卸工们慢慢老去,货场也日渐衰落,成为这个时代经济变化的缩影。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资金用于钢铁煤炭下岗职工安置问题,但对于这些依赖于煤炭行业生存的农民工们,谁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依然还是个问号。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1 04:49 PM , Processed in 0.0773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