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0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812期:鬼屋吓人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1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   2014-12-17


1812.png




1.jpeg
小姜名叫姜能晨,两个月前从三明来到福州,上个月找工作时,突然被一家“鬼屋”前的招聘广告吸引了,20岁的小姜就觉得非常新奇,立马上前应聘了。(图/文 东南快报 吕诚 王慧敏)




2.jpeg
上午10点,小姜准时来到位于福州宝龙广场内的“鬼屋”,别看小姜这样,其实他很怕“鬼”的。第一次进到“鬼屋”里,他两眼直盯地板,目不斜视,快速地走过,就怕看到吓人的东西。“虽然怕,可是觉得很好玩,而且很想挑战自己。”




3.jpeg
套上一身大褂子,收起笑容,戴上一张鬼面具,露出两只眼睛,在定点位置站好,“潜伏”在黑暗中,等待着当天的首批游客。




4.jpeg
只要有游客进入鬼屋,这惊吓就少不了,而这惊吓,大都是小姜他们“制造”出来的。




5.jpeg
面对“吓人师”,客人们反应不一,胆小的会被吓哭,胆大的会追着他们打 。小姜觉得“鬼屋”就是给客人寻找刺激的,客人尖叫出来,也是一直释放压力的方式。




6.jpeg
一位工作人员演示在“鬼屋”内扮鬼的经典pose。他们会视顾客反应拿捏表现尺度,尽量让每名顾客都能走完全程。




7.jpeg
“吓人师”吓客人时偶尔会被吓到的客人打到,小姜的面具被一位客人不小心打坏。小姜笑着说,有时候客人出于本能,被吓到,随手拿起东西就打过来,他们吓人还得要懂得自我保护,所以他常常吓完人,转身就逃走。




8.jpeg
小姜说,人多时一天得吓个三四十次,现在他可以任意在“鬼屋”里穿梭,一点儿也不害怕。




9.jpeg
一位“鬼屋”的工作人员穿着吓人用的工作服。




10.jpeg
原本只是按照老板的规定,在几个固定的位置吓人,不过小姜没事就总琢磨怎么样才能让吓人效果更好,摸索出了几个新地点,常常出其不意,后来他还不满足,每次还特地跑到走廊尽头,趁客人不注意时,突然冲出来。小姜说:“我们不会与客人有肢体接触,一般也不说话。”




11.jpeg
忙碌的周末,小姜吃点饭填饱肚子后要继续工作。




12.jpeg
“鬼屋”内没有客人的时候,小姜和同事玩手机游戏打发时间。




13.jpeg
随着娱乐产业的越来越丰富,“鬼屋”逐渐显得有些没落。




14.jpeg
刚到福州不久的小姜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借住在朋友家中。




15.jpeg
收入有限,小姜夜晚饿了的时候,选择最多的就是价格低廉的路边摊。




16.jpeg
“扮鬼”只是小姜的其中一份兼职,为了能多挣些钱,他还在酒店兼职当传菜员,他的目标是留在福州努力工作,现在也在继续寻找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0 01:39 PM , Processed in 0.0651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