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张驰 编辑/邹怡 2016-01-29
黄沙坞最后的影像
撰稿/张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曾这样写:“想不到那位武陵捕鱼人,从狭小的山口进入后,见到的竟是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也”这也成为了后世对“桃花源”向往的依据。
位于浙江省海盐县南北湖风景区南部坐落着一个如“桃花源”一般的小村庄—黄沙坞。这个看似平凡的小地方自宋朝开始已有700多年的种橘历史,种橘面积有一平方公里,被誉为“浙北橘乡”。
邑人陆秉仁《黄沙坞观橘林》诗云:“黄沙坞内好风光,千树万树橘金黄。几处楼台秋风里,行人无不叫‘好香’!”村里百户种橘的人家都姓“步”,几百年来,这个“步氏”大家族就一直在这块平凡朴素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一代一代继承着祖祖辈辈的种橘事业,与世无争。
村里以老人居多,他们的子女基本上都在城市里工作定居,除了节假日也很少回来。许多老人说,这个村子明年将面临“拆迁”,届时,一个有着700多年种橘历史的“步家村”将宣告消失。他们的房屋大多修建于20世纪80、90年代,以二层式小楼为主,屋内传承了百年的桌椅板凳司空见惯。
大概是与外界联系少的缘故,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小村庄自然也很少收到文学与艺术的感染,特别是“影像”,在这个村子里是没有地位的。我所采访的好多户人家,证件照就算的上是家庭中仅有的照片了。“我们这的人从来不拍照片的”,一位老大爷笑着说。
这样一个有着淳朴民风世外桃源般的村子,面临着拆迁,这一拆,拆掉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拆除的是祖祖辈辈播洒汗水生儿育女的土地,拆散的是这个血浓于水情深似海的“步氏”大家族.......
而这些可爱的人们却未曾在这生长了将近一辈子的土地上留下过一张像样的影像,所以我决定在这些房屋拆除之际,让他们和自己的房子留下属于他们永久的记忆。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