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于2016年1月16日结束,民进党蔡英文打败国民党朱立伦,以巨大票数差异无悬念当选。《文茜世界周报》播出“2016选举陈文茜观点”特辑,公号精选了一部分文茜观点。
蔡英文最终得票689万票,与马英九2012年大选得票数巧合般相当,但低于马英九2008年789万票。民进党比2008年选举大败时多了130万票,国民党则比当年少了330万票。
此次大选创下台湾史上最低投票率,仅66.2%的人投票。过去的1996年、2000年、2004年均接近80%投票率,2008年78%,2012年76%。
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者宋楚瑜、朱立伦和蔡英文
➤ 维持现状,是蔡英文对国内、国际社会最大的承诺;➤ 以台湾地区领导人及党主席身份下令:民进党公职人员,谦卑、谦卑、再谦卑;➤ 马英九已邀请蔡英文以国会最大党提前组阁,但蔡间接拒绝。
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
蔡英文虽然以毫无悬念的绝对优势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但如何重整台湾经济,如何执行她所谓的“倾听民意、解决问题”,成为她接下来的执政考验之一。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
台湾经济近两年陷入停滞,而台湾企业自己的不够努力,导致金融危机以来,台湾并没有像韩国一样卧薪尝胆,在政府帮助下发展出财团公司与其他地区的企业竞争。加上台湾原本的电子制造产业代工优势,在中国大陆供应链成熟的情况下,已经被边缘化。台湾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小公司必须依靠政府的整合,抱团才能存活。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陆企业要并购台湾科技企业”听上去很可怕,但以台湾联发科(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MTK,主要生产手机、数字电视和穿戴设备的芯片)这样的企业角度来看,它的第一大客户是华为、第二大客户是小米……如果要确保客户不丢失,那么联发科自己就必须变强大,并且与客户进行资本联盟,对抗更强大的对手,比如韩国的企业。
联发科是台湾企业现状的一个缩影
蔡英文若要推动台湾的产业转型,必然要面对她在民进党中的反对力量,并且在民进党中坚定地贯彻她自己基于台湾经济的想法。此前她曾在民进党内部遭遇过诸如此类的挫折,民进党又容易内斗,在蔡英文成功成为领导人之后,是否能够改变现状,尚不可知。
台湾政坛观察者对此持悲观态度。
因为民进党在未执政期间,自己种下了一些舆论恶果,年轻一代不愿意接受外来企业老板,而台湾企业自身又不够强大,导致年轻人心理落差难以弥补。但蔡英文“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恰恰是拒绝与大陆企业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与联盟。
台湾机构对台湾2015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前三季度数据)
再以联发科为例。其实联发科的市场就在中国大陆,如果把握住了机会,甚至有和高通(Qualcomm,一家美国无线电技术研发公司,生产手机芯片为主)竞争的实力。但由于不能与中国大陆企业更紧密地合作,不仅失去了壮大的机会,甚至出现了业绩衰退。
蔡若想解决台湾经济问题、产业转型,她必须拿出魄力,甚至使用蜜月期抵挡既得利益及涣散没有产业远见的高等教育本位主义,但这些都不能取悦“民意”。
领导人可以倾听人民基层的痛苦,青年世代的困境,但是他们的答案未必正确。当解决问题时,有时候必须抵挡暂时的民意,最后才用成果获得民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