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7|回复: 2

[百家杂谈] 2015年,你都读了哪些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7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2-27 芭莎艺术

2015年的脚步越走越远,新一年的脚步步步逼近,回头看2015年里,你读了哪些书呢?是时候清点清点行囊,携好书,在新的一年,自信起航。




书是生活里的一缕光

冬天里的我们尤其需要阳光

补补书光

让身心更好地成长





2015

豆瓣评分

TOP10


1


詹姆斯.M.凯恩

《邮差总按两遍铃》


宗教感与文学性并备的类型小说


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情侣,几乎带着一种天真,笨拙的杀了人。而当人犯下罪行之后,上帝便远离了他们,爱与信任皆被摧毁。结局让人难过:爱是如此无力,脆弱的人通不过考验。


2


约翰.勒卡雷

《柏林谍影》


最好看的间谍小说


约翰.勒卡雷的小说《锅匠、裁缝、士兵和间谍》以超级豪华阵容拍成电影之后,再次唤起了读者对他的阅读热情。在《柏林谍影》中,著名的史迈利还只是一个幕后人物,主角仅仅是个无名小卒,一个落魄的间谍,他所献身的东西那么虚无和不可靠,而意料之外的爱情也成了陪葬品。冷酷,无情,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柔。


3



安吉拉.卡特

《明智的孩子》


疯狂而快乐的两姐妹的家族史


“大家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朵拉.欠思。欢迎来到错误的这一边。”错误,毫不在意的各种错误,疯狂又快乐。这本书经常被称作女性版的《百年孤独》。


4


保罗.奥斯特

《隐者》


善于讲故事的人


保罗.奥斯特跟写得不是那么经典文学,但他大部分的书都非常好看。虽然会有些破绽。《隐者》从三位叙述者的角度拼贴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从一九六七年到二〇〇七年,从纽约到巴黎,到遥远的加勒比海岛。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的故事,也是一段追求正义的旅途。


5


劳伦斯.布洛克

《八百万种死法》


死亡方法的大盘点


“八百万种死法”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有他们死的方法———没有人可以逃避,尤其是在纽约这个光怪陆离的罪恶城市。布洛克塑造的酒鬼侦探马修的形象,简直像是行走在黑色纽约的一个潦倒诗人,又带着轻微的血腥气。《八百万种死法》是他最经典的代表作,也是写给纽约的别致情书。


6


杜鲁门.卡波特

《冷血》


调查笔记融入情感后的升华


历时六年,在六千多页案件调查笔记的基础上,卡波特把传统小说的想象力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这部举世皆惊的小说!杜鲁门.卡波特对细节和情绪无可指摘的斤斤计较,写出了这本恰似虚构小说的“非虚构作品”。他对凶手人物命运的情感投入,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凶手形象,也成为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推荐一读再读。


7


丹尼斯.约翰逊

《耶稣之子》


美国“肮脏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丹尼斯·约翰逊的短篇小说集《耶稣之子》以看似混乱的叙述风格,映射了美国几个乡镇青年的精神状态。叙述者看似好几个在相同地点出现的、有麻烦的年轻人,实则可能是同一个人。《耶稣之子》出版后大获好评,许多当代作家都深受影响。这本薄薄的小书让威廉.巴勒斯的《瘾君子》显得不够洗练不够浓缩不够带劲。


8


荒木经惟

《东京日和》


摄影师对妻子的永恒怀念


1990年1月27日,阳子离开了人世。整整一年的时间中,荒木沉浸在巨大的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最终决定独自完成《东京日和》。在本书的后半部中,透过忧郁的写真和感伤的文字,荒木用自己的方式深切表达了对妻子永远的思念。

“妻走后,我只拍天空。”


9


村上春树

《远方的鼓声》


怎么也读不厌的游记


村上春树是超一流的游记作者,很少有人能把游记写得如此私人又如此有趣、娓娓道来,栩栩如生,而且还很励志。此书记录着1986-1989年,村上春树在欧洲的游历,主要为希腊、意大利两个国家。

“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


10


罗贝托.波拉尼奥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将南美文学带入现代


罗贝托.波拉尼奥的伟大之处在于带着南美的文学真正进入了现代。《2666》为他首部短篇小说集。而这本书由十四个故事组成,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是在流亡生活中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边缘,困于梦魇。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

亚马逊

TOP10



1


乔汉娜贝斯福

《秘密花园》


超火爆的减压书


这是一本既可以涂色又可以探宝的书,这是一本既可以娱乐又可以作为设计参考的书。同时这又是一个由奇幻花朵和珍奇植物构成的黑白魔幻世界。这里有可以涂色的画,可以探索的迷宫,等待去完成的图像,以及可以让你尽情涂画的空白空间。


2


东野圭吾

《解忧杂货店》


比推理小说还扣人心弦


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出版当年即获中央公论文艺奖。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门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奇妙的事情随即不断发生。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3


加布瑞埃拉泽文

《岛上书店》


隔绝岛上经营一家书店


面对命运的不公,A.J.费克里内心沦为荒岛,当一个神秘的包袱出现在书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于孤独绝境中的A.J.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小岛上的几个生命紧紧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而所有对书和生活的热爱都周而复始,愈加汹涌。


4


凯利麦格尼格尔

《自控力》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


《自控力》作者麦格尼格尔教授吸收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洞见,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开设了一门叫做“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参与过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这门课程就是《自控力》一书的基础。


5



蒂尔,马斯特斯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为你开启创新的秘密


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


6


卡勒德·胡赛尼

《追风筝的人》


一直细腻动人的经典小说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

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

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

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7


大冰

《乖,摸摸头》


总有你要的人生


此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8


路遥

《平凡的世界》


小说化的家族史


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9



美国迪士尼公司

《我的第一本专注力训练书》


玩得过瘾、找得开心


本书为《看到找不到》系列之精彩合集。精选本系列中最经典和很受欢迎的形象页面,按综合难度由易到难编排,增加了专注能量级的划分和“目标锁定”等小细节,提升孩子寻找之后的成就感,逐步提升专注力、记忆力、观察力三大能力。


10


姜戎

《狼图腾》


厚重而不可再现的精神


任由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纵横驰骋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所有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退化。如果不是因为此书,狼——特别是蒙古的草原狼——这个中国古代图腾崇拜和自然进化的发动机,就会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质一样,远离我们的地球和人类,漂浮在不可知的永远里,漠视着我们的无知和愚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

人文艺术

三联书店


1


刘小枫 编/译

《柏拉图四书》


“柏拉图爱欲四书”


《斐德若》与《会饮》是公认的“爱欲对话”姐妹篇,《普罗塔戈拉》则明显是《会饮》的戏前戏。至于《斐多》,则不仅与《斐德若》有直接关联,而且不难看到,即便在被判刑后受死之前的那一刻,苏格拉底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充满爱欲。这四书不仅相互关联、值得对观,而且每一篇也都还与这出“四联剧”织体之外的其他柏拉图作品相互关联。在我国读书界,这四部作品获得的喜爱也最多。


2

[英]马丁·坎普、[法]帕斯卡·柯特

《美丽公主:

达·芬奇“新作”鉴定记》


达芬奇真迹探秘


这是一幅少女的侧面像,绘制在犊皮纸上,技巧极端繁复而精妙,画中人的穿着带有显著的15世纪晚期米兰的风格,权威达·芬奇专家马丁·坎普(Martin Kemp)将它命名为《美丽公主》(La Bella Principessa)。《美丽公主》经受了来自多角度、多方位的物理及各种科技方法的检验,包括对画框的碳14测年及其创作和传世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各种分析,被证明很可能是一件新发现的列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真迹。


3

石守谦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文化的衍生与形变


书名“移动的桃花源”——意指10至16世纪山水画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在这几个世纪当中,山水画发展成为东亚文化世界中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类型。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将之视为研究中、日、韩等东亚国家之间文化互动的考察对象。


4

苏恺之

《我的父亲苏秉琦:

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


一位考古学家回忆录


苏秉琦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近代考古学开创者之一,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奠基人。本书是苏秉琦先生的长子苏恺之从家人的角度回忆父亲的一生,展现了一个考古学家的足迹历程和他的时代,其中披露的大量资料是以往从未发表过的,对研究考古学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

北冈正子

《鲁迅 救亡之梦的去向:

从恶魔派诗人论到<狂人日记>》


吾将上下而求索


周树人在仙台医专退学后,回到东京开始从事“文艺运动”。本书“讲述他在此期间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又产生了怎样的主张”。作者呈献的处在学习成长过程当中的“鲁迅”,与后来人们所熟悉的“高大全”自然有很大的不同。从这个“鲁迅”身上可以知道,“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摩罗诗力说》),并非面向旷野的空疏的呼唤,而是一个正在求学的青年自身精神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6





叶嘉莹

《迦陵谈词》


以情谈词


《迦陵谈词》是叶嘉莹第一本谈词的书。从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谈起,继而赏析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后主、晏殊和吴梦窗等各位词人的风格特色。作者素养丰厚,所书所论均为读词时真正的心得和感动,以诗词解读生命,用生命感悟诗词。


7

让- 皮埃尔·马艾

《从埃及到高加索:

探索未知的古文献世界》


细细地扒开历史的面具


本书分为“发现《圣经》的隐义——古代罗马和埃及的诺斯底主义”、“东方的书 西方的书——高加索地区的书籍和文字”、“鲜为人知的‘正史’观——高加索地区的历史编纂法”、“跨越长城——亚美尼亚人在中国”四部分。各部分以海外古典文献为基础,着眼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南方伊斯兰文化和东方中国文化在亚洲西部的交汇,不仅讲题新颖、视野弘阔,而且研究方法上带有传统欧洲东方学的精细特征。


8


赵静蓉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国内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的开创性专著


既有对记忆的范式、身份的构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建构和反思,又有对《顾颉刚日记》、帕慕克《纯真博物馆》和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文本解读,尝试剖析并解答记忆的相关疑问。



邂逅一本好书

做一个新的美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9 01:36 PM , Processed in 0.0467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