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2-28 07:54 AM 编辑
摄影:柳涛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2015-12-05 00:55:51
长城不倒 却在消失
摄影手记 柳涛
编辑 秦翼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总长度达2万多公里。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因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维护和管理等问题,如今,长城被列为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
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长城资源调查成果,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所修建的长城,据此前所测的明长城数据,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除去2000多公里自然天险作为墙体的段落外,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公里。
在明长城6259.6公里的人工墙体中,保存较好的有513.5公里,保存一般的1104.4公里,保存较差的1494.7公里,保存很差的1185.4公里,已消失的1961.6公里。长城墙体保存状况总体堪忧,较好的比例不足10%,消失的比例为31%。换句话说,万里长城正在变短,变得更残破!
2015年9月,我独自来到山西,开始拍摄这里的古长城遗址。
山西大同市得胜堡村民李七十家中有两间小屋,所砌砖石就是长城砖。60岁的农民李七十告诉我,他家院墙、羊圈,都是用从长城上扒下的砖建的,类似的情况在得胜堡村极为普遍。“那个时候盖房子没有砖头,家家都困难,只能掏长城砖了。”
“上世纪70年代,全国上下都在搞’农业学大寨’运动,长城沿线的居民都凿长城砖,用于建房和搞生产。”阁淑芳说。阁淑芳是大同市人大代表,也是得胜堡村人,10几年来,她一直在为保护长城对村民做宣传工作。“现在,村民的保护意识强了,知道保护长城可以带来实惠。”阁淑芳说,得胜堡村现在天天有人来旅游,有的村民还在村口卖特产。
山西,有不同时代的长城,是长城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总长度达3500多公里。在拍摄中我发现,大量戈壁荒滩的古长城。无人管理,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许多煤矿企业,为了煤车进出方便。将长城拦腰斩断。一些居住在长城脚下的人们。为了盖房子,盖羊圈、猪圈、厕所,拔掉了长城砖,挖走了长城土。长城是没有了,但长城砖家家都有。虽然,《长城保护条例》已实施了9年,却仍未能明显改变长城被破坏和损毁的事实。
就我走访的情况来看,山西北部长城受损严重,其中有自然环境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人为破坏。
9月29日,山西阳高县长城乡境内,山坡上零星散落的各式各样烽火台,却再也看不到城墙。当地的一些村民为了盖房子,还在残垣断壁的古长城上取土和泥,“断”开长城造田、修路,有些施工单位为建设方便也向农民收购黄土。
10月1日,我坐着城乡巴士来到右玉县杀虎口景区。“这里就是杀虎口,是假长城,现在已经没啥看头,都是新修的城墙。”山西右玉县人马开福,在杀虎口景区开了一家饭店,他向我介绍当地的杀虎口时说,2003年开始,山西右玉县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经济,投入巨资将原本的古长城推倒,在原址上修建了全新设计的长城关口,遭到很多人质疑。这其中就有中国文物学会主任委员、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杀虎口当地政府把完整的城台分为两半,一边各建了一座小楼,破坏了长城的原生态。”对右玉县政府的做法,长城专家罗哲文非常不满。但讽刺的是,右玉县人还将罗哲文题写的“杀虎口”三个大字,悬挂在新修的长城关口上。
山西省朔州市新广武村的专职长城保护员尹成武守望长城30余年,10月3日,我在新广武见到了尹成武。尹成武自1979年以来,一直在本县文物管理所从事文物管理员、文物保护员等工作。尹成武告诉我,1984年县里成立文管所后,每个月都会在文物比较集中的新、旧广武城放两场电影。电影开始前,趁村民们都在,文管所会借机讲解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同时表彰那些对文物保护有贡献的人。
在尹成武的记忆里,“当时的文管所,不但给那些在文物保护方面有功的人发证书,而且还会发一些背心、茶缸等纪念品,隆重极了。”经过一系列的宣传,到上世纪90年代,老百姓就基本有了文物保护的意识。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新、旧广武城知名度的提高,很多与长城有关的影视作品都在这里拍摄,这无形中加大了文物保护的难度。
“但自然环境对长城的破坏是不可抗拒的,目前,政府投资力度还不大,再不加大力度,这一点古长城也就要消失了”尹成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