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1

[视频] 《沙场》2015-12-21:“超越”美军的日本导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2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10月份出版的一本日本军事刊物上,刊登了一张照片:一架F一2战斗机携带-着两枚从未见过的反舰导弹,尖锐的头部和弹体上的冲压发动机明确地告诉人们它是一种超-声速导弹,图注上文字说明的中文大意是:2006年8月10日,驻岐阜基地日本航空自-卫队飞行开发实验团的F一2A战斗机正在进行新型ASM-3超声速飞航式导弹载飞弹(-“载飞弹”就是尺寸、外形、重量以及重心位置等各方面特征与真弹完全相同的模型)搭载-实验。该弹采用了特有的“整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可以超声速飞行并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尺寸比EASM一1和ASM-2都大,弹体下方有两个冲压发动机进气口。这些文字明-确地告诉人们——这是一种名为ASM-3的日本新型飞航式导弹。2006年10月26-日,英国《简氏导弹与火箭》又报道了ASM-3首次试射取得成功的消息。

从照片上看,ASM一3型导弹仅有安装于弹尾的一组控制面,共三片,三个舵面的夹角呈-120度分布。根据一般的飞行控制理论和常识,采用这种除尾舵外没有任何其他控制面、-过于简单气动布局的飞行器,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较难改变飞行姿态,转弯半径大、耗时长,-尤其是在低空,想要做出比较复杂的机动动作近乎不可能。从已知导弹型号看,只有一些用-于打击固定目标、对于命中精度不是十分高的地地弹道导弹采用这种气动外形(有些重视精-度的地地弹道导弹也有不止一组的控制面)。也就是说,ASM-3型导弹的弹道轨迹比较-简单,不大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低空突防+末端机动的飞行模式。 对于该型反舰导弹目前国内各方面的资料来源并不多,而有些学者认为ASM-3反舰导弹-很可能采用一种极为少见的弹道模式:高空突防+末端大角度俯冲攻击,亦称“过天顶攻击-弹道”。之所以说这种弹道模式少见,是因为目前“已知”采用“过天顶攻击弹道”的飞航-式导弹只有一个型号,那就是原苏联的X-15C(北约编号AS一16,绰号“反冲”)-超声速空射飞航式导弹。X-15C的突防方式十分奇特:导弹发射后先爬高到4万米高空-。然后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搜索目标,发现并锁定目标后立刻关机,转入大角度俯冲,在近-似垂直加速中将速度加到马赫数5。这种“高抛下击”的弹道模式与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十-分类似,因此X-15C也被描述成为一款“准弹道飞航式导弹”。“过天顶攻击弹道”正-处于“海麻雀”、“密集阵”、“海拉姆”等西方国家海军普遍装备的近防武器的盲区,即-使是荷兰“守门员”之类的“具备过天顶拦截性能”的近防炮,也难以拦截速度如此高的目-标。

ASM-3的气动外形与传说中的X一15C非常相似。前面已经说过。ASM-3不大可-能具备低空突防能力,那么也就意味着其很有可能采用“高抛下击”的“准弹道飞行模式”-。这样一来,只有马赫数3左右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有一定反弹道导弹能力的区域防-空导弹来说,弹道轨迹简单、速度低于4倍声速的目标完全可以拦截(等于是一枚低速弹道-导弹)。因此,ASM一3导弹的速度可能达到马赫数5以上!而英国“简氏导弹与火箭》-则宣称ASM-3使用的是“双冲压发动机”,还有消息称该弹“发射和加速阶段由组合循-环式火箭发动机推进,在超声速巡航阶段由吸气式冲压发动机推进”。ASM-3的装备服-役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军事力量开始突破专守防御的底线而向进攻性方向发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02:38 PM , Processed in 0.0626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