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一生的时间,
只做了一件事,
陶艺。
用手赋予它灵魂,
待它来诉说。
▼
没有煽情,
没有理论,
只有属于它们的美丽静谧。
所有的一起都无需被附加太多,
那些陶碗们如此,
生活也如此。
▼
20岁的时候,
奥地利姑娘Lucie Rie
在维也纳工艺学校学习,
一次偶然的蹭课
让她接触到陶艺,
从此她整个人就像失魂般着了迷···
▼

日日夜夜
跟这些瓶瓶罐罐较上了劲,
同学聚会开Party,
她躲在工艺室研究陶器
▼
朋友组织春游,
她则以各种理由推辞,
实际上却在家中勾
画陶器的图纸。
▼
Lucie设计的陶器
而这种对陶艺的疯狂痴迷,
让她仅用了3年的时间,
就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工作室,
这在当时对其他手艺人来说
是不敢想象的。
▼


一年后
她还与深爱着她的Hans Rie结婚,
做着自己喜欢的陶艺,
有一位知心爱人陪伴,
似乎没有比这再美好的事情。
▼

Lucie Rie出生于艺术之都
奥地利的维也纳,
活跃于同样有着浓厚
艺术气息的伦敦。
▼
维也纳带给Lucie Rie
与生俱来的陶艺家灵动,
而伦敦则给了她陶艺家的沉淀、
稳重及名气。
▼


就连Lucie也承认,
“就像活在童话世界里,
我专心做陶器,
Hans则在一旁静静陪着我,
那段时光成了我生命中最美的印记。”
▼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顺遂人意,
1938年为了躲避战争,
她逃离了被纳粹完全控制的奥地利。
▼

在逃难期间,
她与丈夫失散,
两个人一起出发,
最终只有她一个人到达伦敦,
直到生命终结,
她都是孑身一人。
▼
初到伦敦身无分文,
她不得不做廉价的陶瓷
按键维持生计
▼
租住在一间
破旧的马厩里,
这既是她的家,
也成了她的工作室。
▼

她把52年的光阴,
都献给了这间
狭窄破旧的“工作室”
▼
期间她还救助了
来此逃难的物理学家薛定谔,
他后来成为了
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
她把一生都专注在了陶器上,
她说:
“只有专注于当下,
才能听到材料的意愿。”
▼

而创造,
不过是顺着这种意愿。
粗糙、扭曲或正直,
每一件陶器都有自己美丽的方式。
▼

“做陶时,
就只是做陶,
如果你硬要把它塑造成什么,
往往会得不偿失。”
▼
这种专注,
不仅体现在她做陶的态度上,
还深深浸润在她的生活中。
她只穿洁白的衣服
▼

一次只约见一个朋友,
因为这样才能心无旁骛
▼

越过喧闹与嘈杂,
她听到是器物的声音,
他人的声音,
那么纯粹,那么真实。
▼

这种纯粹与真实,
体现在她的作品中
没有夸张的花纹
▼





没有刻意的塑造
▼

永远都是作品在自我生长
▼

柴米油盐用锅碗瓢盆装,
那就是生活最本原的样子。
▼


“我制作陶罐,
在里面种上鲜花,
使用它们,
它们生来就是为了被使用的。”
▼


而她这种专注
与纯粹的生活
创作态度
得到了众多人的认可和赞赏
▼
“她的为人,她的作品,看似静水深流,但却有异常澎湃的感染力。”

就连向来以刁钻而闻名于世的英国评论家们,也给与Luice极高的评价:“当你看她的作品时,就已经感觉到它的触感与内在精神,而当你把它们拿在手里,就感觉像是在跟另一个宇宙连接对话。”
20岁开始的60多年时光里,
从端庄美丽的女孩到满头华发的老人,
她只做了一件事——陶艺,
直到88岁中风才不得不停止。
▼

如今,已经是Luice离世的20年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不仅没有把她忘记,反而对她的回忆越发浓烈。

原来,
只有不计较得失的专注,
才能在世上留下印记。
灵魂陶艺家
Lucie Rie
[本文转自“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