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史地人物] 《新青年》:“大隐,隐于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4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2-14 09:48 AM 编辑

新浪图片   2015年11月27日 11:24


1.jpg
我叫田学森,来自上海。我已经在华山里“隐居”了五年。在这里,我告别了都市的繁华生活,在山间的深谷中,画画,劳作,追寻生命内在的源头。摄影:陈团结




2.jpg
1997年,我在上海大学求学。从那时起,我放弃了曾经学习多年的国画,改画油画。五年后,我辞去在上海的美术教师工作,成了一名自由画家。此后受邀去法国游历、办展,或者就在上海,可心中却总有些空落。




3.jpg
那时,我始终觉得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热闹有些格格不入,希望有一段远行来提升自己。2007年,我买了辆面包车,决定开始远行。那是一段天涯孤旅,在悬崖边行走,在旷野里翻车,好多天见不到一个人,只有车载音乐陪着我。




4.jpg
2008年秋天,在走过4万多公里后,我遇到了华山。从第一眼见到它,我就知道自己将来要面对的,不过就是“自我”这座生命中的山而已。于是我决定要找机会来华山,守着它,专门画它。




5.jpg
2011年春天,我终于放下了俗世生活的一切,来到华山深处定居。从那时起到现在,已经过去5年了。今年早春,我请人劈开荆棘野草,开拓出一条道路来,再将做好的巨大画框徒步背上山来。




6.jpg
我正在创作着的巨幅油画有6米多长、两米多高,由5块板子拼成。从2015年初春至今,半年过去了,这幅画仅仅完成了构图。这幅画和这座山我计划要再画10年,但其实一辈子也画不完。




7.jpg
虽然我雇了几位助手,偶尔也有人来找我,但大多时候,我是一个人生活着。这是华山腹地的一条山谷,至今没有通电,曾经散落的几户人家,早些年都已迁下山去了。




8.jpg
华山名满天下,天气好时,游人如织,可那是在山的表层。在山的深处,密林遮蔽,人迹罕至,寂寥亘古至今。我住在幽谷里的一座老旧土屋里,对面就是华山的主景区、南峰、西峰、北峰和绝壁。





9.jpg
虽然清苦的住在华山,但我在有些方面依然保持着城里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喜欢喝咖啡,而且必须自磨。




10.jpg
我从山下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自己背着进山。




11.jpg
在后山,我自己开荒,种了一些菜,便于在生活上自给自足。很多时候,我在料理完菜地后,用一个长长的午后,只为观察一条山的褶皱,那里清晰可见树在绝壁上的挣扎与舒展。




12.jpg
菜篮子里装满了我自己种的萝卜、黄瓜、茄子、西红柿……有了这些,我可以不必经常下山采购生活必需品。




13.jpg
在山里,喝的是流淌的山泉水,用铁皮桶盛满,再用扁担挑回小屋里,煮沸就可以喝了,比起城市里的自来水,有一种说不出的甘甜。




14.jpg
有一次,一位年轻人来我的住处一带拍照,他是华山景区的工作人员,“他对华山的感情比我还深,我在这里工作也快10年了,但他对山的角度比我都熟悉。”这位年轻人说,“山上其实很枯燥,一般人耐不住寂寞,尤其是年轻人,没有网络不行,很快就要崩溃了。”




15.jpg
这位年轻人曾对我说,他觉得我沉静如一个古人:“他对华山的理解非常深,过去从没有人像他这样画过华山。”的确,为了我心中的华山,为了我的绘画,我可以简化一切,甚至包括生命。画画,是一件美丽又残酷的事情。




1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8 03:26 PM , Processed in 0.0526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