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艺术家姜亨九选择梵·高、安迪·沃霍尔、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等代表某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为创作对象。“人们通过图像会大体识别出一个名人,然而我并没有画人们所熟悉的图像中的名人。相反,我把它们碎片化,然后通过组合再把原型改造。”

姜亨九是韩国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在世艺术家之一,其作品得到包括韩国在内的各国艺术爱好者的好评。
罗兰·巴特认为,相片意味着死亡,因为它抓住的是瞬间并把它永远冻结。然而艺术家通过碎片化相片,使他的人物又恢复了生机。在姜亨九创造的另一个现实中,已死去的沃霍尔和梦露跟还活着的人一起慢慢变老。
开幕后 观众自由参观

开幕仪式现场

发布会现场


韩国驻华经济公使朴银夏女士

香港侨福建设集团主席黄建华在开幕式致辞
韩国艺术家姜亨九的个展《灵魂》于2015年12月5日在北京芳草地展览馆开幕。本次展览会欣赏到30件姜亨九的“合成写实主义”作品。30件作品中有6件是艺术家在北京当地驻留一个月而创作的,特别是表现与中国历史相关的北京猿人、关羽、邓小平等作品静待与中国观众见面。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叶利钦 Yeltsin》,oil on canvas,194x130cm, 1997

《达利 Dali》,oil on aluminum,122x100cm,2014

《女人 A woman》,oil on aluminum,488 x 122cm,2015

《梦露 Monroe》,oil on canvas,194 x 254 cm,2013

《奥黛丽 Audrey》,oil on canvas,259x388cm (2 - right), 2012
姜亨九认为对着人物照片复制临摹的无非就是在毁灭绘画的意义,减色绘画的重要性。反而他的极写实主义的技法描绘了一根发丝,细致深刻的皱纹等,通过强烈的颜色和多样化的特性他强调了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冰冷的表面属性,而且让观众的视线集中于画面本身,并试图与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对。这是因为它被暴露在外,承受着各种痛苦和折磨。为此他采用超写实和极度夸张手法描绘自己和对象的脸部,来表现包括喜怒哀乐等的情绪变化。
你可曾想过玛丽莲·梦露80岁的样子?
姜亨九的主要创作表现方式为在巨大的画布上以特写方式塑造人物的面孔。从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那些细腻写实的发丝和皱纹,还有像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文森特·威廉·梵高、安迪·沃霍尔等知名人物图像,因此他的作品常被误归于“超写实主义”或是“照相写实主义”。其实姜亨九并没有将他眼中的对象原样照搬到作品中,最终呈现在画面上的人物是他在脑海中进行想象后合成的形象。艺术界将此解释成一种全新的概念——“合成写实主义”。
这面展墙下方有一个小圆孔——

凑近这个圆孔可以看到——

姜亨九的写实主义是通过纯手绘方式实现的。显然,复制相片或幻灯片方式更有利于或更有效于呈现超级实主义的视觉效果。然而,他明确讲到如果他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那么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像画笔 这种笨拙的工具是不足以让作品产生相片效果的。因此,姜亨九调动了所有非正式工具,比如喷笔、钉子、电钻、棉签、牙签、橡皮等。


姜亨九的工作室
在展览现场还原了艺术家的工作桌
当他的写实技法正释放最火热的现实感的时候,姜亨九却开始了夸张人物漫画,起初这似乎令人费解。这些冷酷的漫画图像一定是为了锻炼刻画人物的能力而不是服务于其他目的。看起来感觉既像又不像,这就是夸张人物画的特点。这方面的锻炼有助于从复杂的人物外表形象中精炼出人物最本质的特征。通过大概600多张的素描和相关研究,姜亨九认识到眼睛就是决定一个人的印象的关键部位。
性格超nice的姜老师~



展期:2015年12月5日-2016年2月26日
主办:芳草地展览馆
策展人:金美怜 Kim, Mi-Ryoung
开幕式:2015年12月5日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