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2

[军事] 《观棋》第35期:航母总动员:如何让舰载机飞行员平安归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6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2-6 08:24 AM 编辑

澎湃防务  2015-12-04 21:41


190.jpg
和岸基同类飞机相比,起降环境恶劣的舰载机事故率更高,飞行员反应时间更少。所以从航母出现开始,围绕舰载机特别是飞行员的搜救体系就出现了。外军舰载机事故救生有哪些经验教训和趣事?我军舰载机飞行员的救生流程如何?本期《观棋》为您讲述。




191.jpg
从辽宁舰和歼-15起步的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在装备模式上显然和今天的俄罗斯更加相似。尽管苏/俄海军舰载航空兵在装备规模上难以和美国相比,但其兼具雅克系列垂直/短距起降战机和常规起降的苏-33战斗机的事故处理经验仍然是中国较为容易接触到的。




192.jpg
按照其宣传,苏联第一种实用垂直起降战机雅克-38的事故率低于英国的“鹞”,但这种不考虑出勤率只算事故数/服役总数的比法显然不科学。垂直起降飞机在平飞和垂直起降相互转换阶段总是让人提心吊胆,“明斯克”航母1979年一次出航就因此折损了2架飞机。




193.jpg
还好苏联弹射座椅“王牌”K-36系列的第一位大客户就是雅克-38,为该机改进的K-36VM具备自动工作模式(平飞时自动切换为手动)。在雅克-38的8次坠机事故中,除了1次是在平飞中遭遇发动机停车,随舰试飞员为挽救飞机而牺牲之外,其余7次均弹射成功。




194.jpg
K-36的实力在二代垂直起降战机雅克-41上也得到了体现。1991年10月,其2号原型机在“巴库”号航母上垂直降落时,由于发动机热流使得机身和甲板之间气压降低产生吸附效应,导致该机从13米的高度拍到甲板上,油箱泄漏后在发动机尾流作用下引发大火。




195.jpg
尽管雅克-41的自动弹射系统经过改进,但由于这次事故中的飞机的俯仰角以及撞击G值都没有触发弹射系统的工作下限,所以直到着舰指挥员下达指令,回过神来的飞行员才拉动K-36VL的弹射手柄穿盖弹射逃生(事发确实突然,甲板上的救火人员都呆若木鸡)。




196.jpg
虽然“火中逃生”再次证明了K-36的出色性能,但事故也说明了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在起降阶段的危险性。美国的AV-8B服役26年来的事故率也非常高,被寄予厚望的替代者F-35B采用了复杂的升力风扇+垂直偏转主喷管+调姿喷管的组合,但效果还需实际检验。




197.jpg
苏联解体后俄舰载航空兵规模大幅缩水,性能不佳的雅克-38全部随“基辅”退役,雅克-41停止发展,一直靠苏-33作为保持舰载航空兵飞行员飞行能力的唯一平台。而数量已经被歼15赶超的苏-33机队也在训练中有过两次坠机事故了,其中一次就发生在着舰时。




198.jpg
这次事故发生在2005年,当时这架苏-33着舰时尾钩成功挂索,但就在挂住后一瞬间阻拦索崩断了,飞机一头冲进1000多米深的海里,还好飞行员及时弹射逃生并被直升机救起。事后俄方为了保密,还用航母上的RBU-12000深水炸弹把飞机所在位置炸了一遍。




199.jpg
这件事儿究竟是飞机还是阻拦索的问题最后也没个结论,不过这种事情在美国航母上也出现过,图为2003年华盛顿号航母上一架F-18的着舰事故,飞行员也成功获救,但由于当时甲板上人数不少,有11人来不及躲避就被这两根呼啸而至的粗大阻拦索扫倒。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jpg
这两个案例中飞机在被拦阻后因速度不足,都保持降落轨迹直接冲进大海。在中国首位航母着舰指挥官邹建国海军大校驾驶歼-15进行陆上拦阻测试时,阻拦索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断裂情况,而且不受控制的阻拦索抽中了尾翼,幸好飞行员技术过硬才化险为夷。




201.jpg
现任舰载航空兵联队长戴明盟海军大校更是曾以歼-15最大着舰速度(260km/h以上)进行了极限速度陆上挂索试验,在两点钩索后瞬间产生的强大过载下,强如戴明盟这样的身体素质也出现了“红视”。中国航母拦阻索就是在这样的严格测试下才装舰服役的。




202.jpg
拦阻索不仅本身性能要过硬,平时对其充分的保养和状态跟踪,并及时更换部件也非常重要,美俄两起事故都有疏于保养的因素。凭借着中国海军在航母工程上的精心缜密安排,以及第一代航母人的努力拼搏,目前歼-15在实际起飞着舰时还没有损失过一架。




203.jpg
另外歼-15舰载战斗机使用的HTY-8系列弹射座椅也是目前国内性能最先进的。即使在进行高强度的1对1自由空战训练时,飞机出现低空失控无法改出的极端情况,HTY-8也能成功弹射并保证飞行员的安全。而且为了海上救生,其伞绳还有海水自动解锁机构。




204.jpg
这是因为伞衣充满水就是一个巨大的“铁锚”,不但影响后续逃生,一旦被伞衣盖住脑袋再遇风浪,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即使弹射成功如果在入水前毫无意识也很可能无法存活。飞行员完成脱伞后,接下来生存的关键就是个人救生系统和海军配套的救援体系了。




205.jpg
舰载机飞行员落水后主要面临着三大敌人。首先是防冻,11月底12月初渤海湾的水温在10度以下,飞行员体热会迅速流失。图中戴明盟穿着的就是仿俄制VMSK-4型高空海上联合飞行服,除了入水后能充气充当救生衣使用之外,其内置加温系统能够保持体温。




206.jpg
虽然现在鲨鱼没那么多,但是飞行员落进海里真要碰上了也不能埋怨打鱼的怎么不多杀点,还得靠随身的驱鲨剂。不过在雅克-38U的一次事故中,驱鲨剂刚撒进去就被海浪瞬间冲走,还好卡-25PS及时赶到,这俩差点成为红海军首批被鲨鱼吃掉的喷气战机飞行员。




207.jpg
考虑到在国内不好找鲨鱼,还是先找救生筏吧。充气式救生筏是各国舰载机飞行员普遍采用的救生装备,在歼-15上,它和医药箱、食物包、帐篷、无线电台和信号弹等用品一起放在一个生存急救箱内,箱子和降落伞的牵拉带相连,弹射时就挂在飞行员脚下。




208.jpg
二战时期的单座机(比如零战早期型)空间有限,飞行员只有救生衣,往往多座舰载机才有一个救生筏。而且没有现代化弹射座椅,很多人宁可迫降也不会海上跳伞,因此部分飞机机体还有浮力装置,迫降入水时用灭火二氧化碳充气,保证飞机能浮起来便于逃生。




209.jpg
二战后越来越重的舰载机是没办法浮起来了,所以给飞机充气不如给救生筏多充点气。以前《观棋》讲过美国空军飞行员的救生装置,美国海军航空兵在这方面毫不逊色,从防寒救生服、多用途救生背心、单人封闭筏到有桨有舵还有锚的机载救生筏应有尽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0.jpg
当然谁家的救生筏都是软质充气筏,也不能指望靠这玩意儿划回去——飞行员在弹射后由于紧张等原因往往会产生口渴、失水等等症状,此时应当尽量减少水和食物的消耗。要做的是找到急救箱内的信号弹和无线电台,当然头盔上的自动信标机能帮忙就更好了。




211.jpg
当飞行员爬上救生筏,不受冷水泡不受鲨鱼咬,救生信号再有一样派上用场——有友机提供准确方位是最好的——之后,航母编队也早已忙活起来开始救人了。对于距离航母很近的起降阶段事故而言,大部分飞行员都用不着爬救生筏,靠救生衣坚持就能等到救援。




212.jpg
二战时期美日航母编队中都会有一条专门的“捞人”驱逐舰,在舰载机着舰准备阶段它进入航母6点钟方向距离1海里位置,直到所有舰载机都完成着舰。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捞起在着舰中坠机的飞行员(有时还有飞机),也是作为舰载机进场最后1海里的位置参考。




213.jpg
而对于超过编队范围之外的落水飞行员,美日都使用航程远能够在水上起降的大型水上飞机(日方称之为“大艇”),以及隐蔽性好适合深入敌后的潜艇在其巡逻任务区额外担负搜索救助任务。相信玩过《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体验过PBY水上飞机的人都有体会。




214.jpg
二战时驾驶TBF鱼雷轰炸机被日军击落的老布什就是被执行这种任务的“长须鲸”号潜艇救起。想到四十多年后“和平典范”因故终止,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批准将两架已经安装AN/APG-66雷达的歼-8II(北约代号恰为“长须鲸”)交还中国,历史就是这么巧合。




215.jpg
随着二战后航空兵等反航母武器打击半径的指数级增长,航母编队本身的直径也必须扩大,在6点钟方向1海里外留1艘驱逐舰的做法已经不现实了。但战后舰载直升机的兴起却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如今搜救直升机已经成了各国航母(无论大小)的标配机种。




216.jpg
在前述两次美俄航母着舰事故中,在空中待命的美军MH-60S/俄军卡-27PS都在第一时间捞起了飞行员。而在2012年歼-15首次着舰试验期间,“辽宁”舰也派出了一架续航能力强,机内空间充足的直-8JH救援直升机始终悬停在航母前左舷附近空域以防万一。




217.jpg
“辽宁”舰现在使用的则是直-9C改装型救援直升机。虽然它在用作反潜机时一直被人诟病有效载荷太小,但其无外挂下320km/h以上的飞行速度比MH-60S和卡-27PS都要快,后舱空间也足以容纳1-2名飞行员、搜救人员和必要的救援设备,非常适合快速救援。




218.jpg
舰载机飞行员搜救体系的逐步完善,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航母建设乃至整个海军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仍将长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海军,现在的每一名舰载航空兵飞行员都是为未来发展播撒下的种子。对这些宝贵人才,如何爱惜都不为过。




219.jpg
爱惜并不意味着溺爱。羽翼未丰的中国舰载机联队已经创造了多项奇迹,但还有无数难关在前面等待。想做到“不惧强敌敢较量”,那么在追赶强者的征途上,在实战化训练中,如果出现事故也不可怕,这是成长的一部分。本期《观棋》就到这里,明天再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12:17 PM , Processed in 0.0615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