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良仓(微信号:iliangcang)

一家好的咖啡馆,决不能定位为内设千篇一的饮料快餐,因此,真正好喝的咖啡,往往来自于私人小馆,像Blue Bottle Coffee 这样从小零售摊起步,进而红遍国际的,少之又少。

东京第一家蓝瓶咖啡Aoyama,店面虽然不大,室内设计十分考究。
今年初,位于日本东京江东区的清澄白河店展出了Vitra在米兰家具展中的作品。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与家居类品牌合作,2012年,他们就与著名的陶瓷品牌Heath Ceramics联合开店,在美国三藩市希斯陶瓷工厂的一角,小小一间咖啡馆淡然的存在着,咖啡馆所有杯盘当然都来自于品牌定制。

而日本清澄白河店,作为其日本最大的一间店面,展出较大型的家居作品实际上也是顺势而为。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令Blue Bottle Coffee引起了诸多合作者的兴趣?
好咖啡与简约的细节

创始人James Freeman
喜爱咖啡的客人,通常沉醉于其美妙且保持水准的咖啡口感,这也是它之所以红遍国际的主要因素之一。不用惊讶,这背后的主使者,就是Blue Bottle Coffee(以下简称蓝瓶咖啡)创始人James Freeman,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专业咖啡师,在融到2000万美元之前,投资人就发现了这点,评价他与Jobs非常相像。

室内陈列一方面用于冲咖啡,一方面也完全考虑到室内风格一致性。
他对所有细节都相当在意,除了保持一贯好喝的口味,如何制作、服务,如何呈现在客人眼前、如何售卖以及咖啡周边品设计,他都亲自参与并且有自己的坚持。


蓝瓶咖啡很擅长营造这种清新感觉。

这是他们与TIMBUK2合作的旅行者随身套装,看上去非常实用耐磨的样子,颜色也很柔和。
用设计,提升人与空间的特殊情感。

如果一个创业团队,已经存在一个对一切细节都高度把控并亲自参与的疯狂者,那么,他还缺一位筹谋未来的伙伴。而James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人,不仅拉来2000万美元的投资,还把蓝瓶咖啡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聪明的选址、店内空间设计,一切细节再细节的体验考量,都是其快速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找到三家位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蓝瓶咖啡,发现他们在选址、空间设计上都十分考究,可谓因地制宜。
希斯陶瓷厂店 Heath Ceramics factory




位于美国三番市希斯陶瓷厂一角的店。这家店,就是前文提到的早前与家居品牌联合开店的实例。陶瓷厂历史悠久,1954年成立,老牌的陶瓷产品是家居生活高品质典范,与这样一家传奇般的工厂合作,当然所有咖啡杯盘都来自这一著名厂牌;



洛杉矶Arts District艺术街区店

位于洛杉矶湾区的Arts District店,这一地区混集了美国的年轻艺术家,别以为这片区域都是工厂废气的厂房就鱼龙混杂,其实很多艺术家都爱隐居在此,2100美金1月的房租,事实上吸收了活跃在商业、艺术界的精英们。由此也带来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川流不息。


微微变幻角度,镜头里都有不同感觉。
东京Kiyosumi清澄白河店

文章开头提到的东京清澄白河店是他们在东京诸多工业老区挑选出来的。7000平米的场地,kissaten的店内风格,与日本当地糕点师的合作。如何融入日本的文化并同时传播自己的理念,从店内的感觉,就能看出其背后的努力。他们说自己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搜寻一个城市里最适合自己的开店区,这种敏锐的商业嗅觉,也一定来自于对自身产品始终亲力亲为的创始人极其投资伙伴吧。
kissaten的标志性风格就是功能齐全,咖啡、轻食一一周全。此次东京清白河店,作为其店内空间最大的一家,空间设计上找到了日籍建筑师 Jo Nagasaka一手包办。


Bouroullec兄弟设计的餐桌《Belleville》系列,就足够吸引人眼球。在当初设计时,调整了店内的部分布局,如今展品与店内风格融入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