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4|回复: 2

[史地人物] 《冷暖人生》2015-12-01:生死下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沉船最后的希望:潜水员无数次游过的悲伤的水域
2015年12月02日 11:48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阳光、沙滩、清澈的海水五彩斑斓的珊瑚,一批又一批的五颜六色的鱼群,提到潜水可能人们脑子当中马上就会浮现出我刚刚说的这样一些特别美的画面,但是对于那些真正以水为生的潜水员来说,有的时候他们水下的世界可远远和这样的光明浪漫没有关系。

凤凰卫视12月1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

万述国:到大海里面,觉得也还是非常渺小的,水就是湛蓝的,感觉没有底一样的,你就会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往往就是一口气,就是没有呼吸到一口气完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然后在瞬间就消失了。

陈晓楠:阳光、沙滩、清澈的海水五彩斑斓的珊瑚,一批又一批的五颜六色的鱼群,提到潜水可能人们脑子当中马上就会浮现出我刚刚说的这样一些特别美的画面,但是对于那些真正以水为生的潜水员来说,有的时候他们水下的世界可远远和这样的光明浪漫没有关系。2015年的6月1号,满载乘客的油轮“东方之星”在长江水域倾覆442人遇难,举国哀痛,有一张照片可能你还记得,叫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么悲伤的水域,这照片可以看到潜水员戴着很厚重的头盔,镜片后面那种眼神很疲惫很哀伤,可是好像也充满了某种坚毅,就是在这样湍急的浑浊的江水之中,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的下潜的过程当中,这也成为了当时救援现场唯一的希望。潜水员,这些在昏暗的冰冷的危难重重的水下打捞那一点点渺茫的生命温度的人,他们所潜入的那样的一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匡后胜:放在前面。

万述国:氧气气瓶、解压器、工具包、衣服、脚蹼,够了。

解说:万述国41岁,湖北宜昌人,是一位有着20年经验的老潜水员,因志愿参加东方之星救援,他入选了2015年宜昌民间十大新闻人物,但老万说他宁愿自己的名字不与这么悲伤的新闻联系在一起。

万述国:好多地方对潜水员的评价也不是很好,有些地方潜水员叫什么,叫水鬼。

解说:万述国潜水团队的主要工作是水下设备的维护维修以及打捞,金色海岸的迷人风景就像一个幻影,而这些潜水员们就像水下的工人,他们日常面对的是锈迹斑斑的管道,迷宫般的缆索,当然还有重重危险。

丁昌泉:到底没有。

解说:今年53岁的丁昌泉是万述国的师傅,这次他将在岸上负责通讯工作,时刻检查徒弟的安全,在一旁为万述国牵引缆绳保证氧气供输的是万述国的徒弟匡后胜,师徒三代人协同作业,对于潜水员来说团队胜于一切,因为自己的命就在队友的手上。

记者:这一身有多重啊。

丁昌泉:这一身大概,算一下。

万述国:五十斤左右吧。这个是充气管,这个是排气管,一个充气一个排气的,这是潜水刀,到水下有危险的时候,要碰到绳子缠绕的时候,要用潜水刀来割的。有一次发生了一个潜水员水下氧爆,听到嘣的一声,他的电话声音呼吸声也听不到了,我们就赶快派另外一个潜水员下去援救,带上来之后可能遇到了4分钟左右,听他长长的呼了一口气,我是不是要死了,这是他的第一句话,当时在场的我们都是潜水员,每一个人都确实很难过。给我们的冲击也很大,因为那时候你感觉到,自身的生命一样的这么脆弱。

解说:入行20年,万述国深知这份工作的凶险,在浊流涌动的江水里,在远离大陆的深海中,人的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摇摇欲坠,很长一段时间,万述国总会被同一个噩梦惊醒。

万述国:会梦到那个场景,因为那个场面太恐怖了,是我看过的任何一部恐怖片都不能比拟的场景。

解说:2014年5月5日凌晨,一艘河北籍货轮在珠江口水域沉没,11人失踪,正在家中休假的万述国和匡后胜接到了公司的紧急命令,他们连夜赶到珠江口,到达后他们得知失踪船员已无生还希望,潜水员的任务是打捞困在沉船中的尸体,而当时的一行六人都从未有过打捞尸体的经验。

万述国:开始我一直不想下,大家都很紧张嘛,我说第一次先一个人下水很紧张,然后我就让他们两个人一起下。

解说:匡后胜和一名潜水员率先下潜,深海中几乎没有光线,手电筒发出的亮光在黑暗中显得更加惨败,两名潜水员只能慢慢地在沉船中摸索排查,匡后胜将目标锁定到了一间卧室。

匡后胜:门一打开,哎呀两个人在里面,两个人漂到天花板这个上面,那个眼睛没闭眼睛睁着呢,天呐,挺害怕真的害怕,第一个潜水员他走在我前面,他拴上一个叫我拴一个,我就不敢动嘛,当时看到那个场景哎呀,心里想心里想了挺多,你这个绳从他那个脚底下慢慢投慢慢投投上去,投到腰那去打个结,就把他拉上嘛。

解说:但此时两名潜水员又发现由于尸体肿胀上浮,仅靠拉拽无法通过舱门,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再次回到尸身旁,一人在门外拉拽,另一人往下强摁尸体,在恐惧中作业良久,两具尸体终于浮出了水面。

万述国:那个人靠着那个船边上,这个浪花在一边荡一边荡的时候,那个皮肤就慢慢地脱落了,看着皮肤慢慢脱落,看到了血管然后头发,起来的时候有头发,慢慢的慢慢的头发全部没有了,就剩了个光头。

解说:由于珠江口水域水温高,加之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当尸体浮出水面接触到空气后,很快便开始腐烂发臭,而更让万述国他们焦虑的是,海事的收尸船迟迟不到,在几天之中几个大活人就只能一直面对着漂在船边的尸体。

万述国:它不是说你是看一言啊,而是整个一直在你船边这样呆着,气味非常大,那个整个船上都很难受,有天晚上是碰到一个雷雨交加,而且那个雷电就在我们船边,一下子嘣的一下把人惊醒了之后,然后一直雷鸣和闪电的就在我们船边,当时也会心里也会有压力。

解说:闪电一次次将尸体的惨状照亮,惊恐万分的潜水员们根本无法入睡,他们挤在狭小的船舱里相互壮胆,几天后除一名遇难者未能找到外,其余十名遇难者遗体全部打捞上来,潜水员们才终于结束了这梦魇般的任务。

万述国:那时候心里确实有心理阴影,晚上不自主地会做到那个梦,回想到当时的场景,然后想到梦到自己再下水以后碰到什么乱七八糟的。

解说:捞尸船上的几天,成为几名潜水员一生中最漫长的几天,很棒一段时间万述国都丧失了再次下潜的勇气,一天正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时,万述国听说有心理医生正在巡诊,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敲开了心理医生的房门。

万述国:坐了两个小时,就把我所有的遇到过的或者为什么会做梦这些心理阴影,跟他讲了,他会说其实这个人,死了之后你不要想着他(是)很恐怖的事情,他说死者我们应该敬畏他,而不是畏惧他,其实你是在做一件好事,你是带他回家你不用害怕,你接触过的其他人,他和他的家人都会感激你,他不会说来伤害你。

解说:医生的话让万述国想起了行内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当你在水下遇到遇难者时,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带他们回家。

万述国:家人的情感舍不掉,就是哪怕是人不在了,一定要带他的遗骸回去入土为安,这个是中国人的一个信仰,也是祖辈传下来的一个给我们的规矩吧,什么时候人都是想着落叶归根,哪怕就是逝者最好的归宿也是亲人带他回家。

解说:想到这里,那日夜萦绕的场景也不再恐怖至极,那些水下的遇难者就如同迷途的游子,而潜水员却是唯一可译引领他们回家的人。

新闻资料:6月1号晚上,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初步了解,事发时船上有447人。

解说:2015年6月2日一大早,正在三峡大坝施工作业的万述国从电视中得知一艘满载乘客的油轮东方之星在长江水域湖北监利段瞬间倾覆,四百余人失踪。

万述国:你早上醒来,就发现几百条生命就随船一起沉到江底了。

解说:相似的情境再次重现,然而此次万述国却没有等待任何命令,他主动召集了五名潜水员立刻赶往出事地点志愿救援,这一次他们希望自己带上岸的是完整鲜活的生命。

万述国:师傅问你一下,那个东方之星现在在哪边,在那边是吧。

男:前面下去。

万述国:还有多远。

男:前面那个路口右拐。

万述国:下去就可以是吧。

男:看那个路口就前面,看那个路口右拐就可以。

万述国:谢谢。

记者:都知道。

万述国:在这里怎么会不知道呢。这个路口都是关卡拦着,每个路口都有,就在这个转弯这个位置,我记得很清楚。

记者:现在还历历在目当时。

万述国:那是肯定的,走过来,走到这里就会想到当时的情形。

解说:时隔半年,万述国再次带领我们回到了那个让他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地方,6月2日,行车几百公里赶到监利时,万述国和同伴们发现,这座小县城早已堵得水泄不通,所有道路都设置了关卡,无论是志愿者还是遇难者亲人,都无法靠近现场。幸运的是,老万得知一位老友正在事故现场负责轮船起吊工作,通过他的帮助,一行六人终于混入了事发地。

万述国:下着雨地上滑滑的,晚上下雨了全部是泥巴路,差点把我一个人陷在那里了,当时我的车就丢在这个位置了,就开不动了就在这个地方,上次指挥部就在那个地方,看到没有。

记者:担心啥。

万述国:担心别人。

记者:怕他看到设备。

万述国:对啊,来来来。

记者:把机器藏起来。

万述国:看到没有。

解说:一进入现场,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整艘船完全倾覆,仅剩下船低露出水面,听闻上午有几名幸存者被潜水员救出,老万和同伴们倍感兴奋,然而漫长的一天过去了,好消息却再也没能传来。

万述国:机率非常小了,那时候,但是还是没放弃,大家在努力,尽量的能如果生命多存活一个,多存活一个就多一份努力。

解说:2015年6月3日,湖北监利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已到第三天,400余人仍被困在水面之下,傍晚,江面上开始不断浮起尸身,一直仅在岸边进行辅助工作的潜水员志愿者万述国终于接到命令,让他连夜下潜,进船舱,为起吊船身做准备,老万明白,这个命令也意味着救援就此结束。

万述国:晚上那个现场照明也不是很好,下去的时候,那个水没有能见度,一点都看不到,黑黑的,里面很乱七八糟,通道非常窄,非常小,我往前摸的时候,我摸到一个软软的东西,碰到的时候我手就缩回来了,我估计是,是人。

解说:万述国明白,这艘沉船之中已不可能有人生还,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尽快扶正船身,让这些水下亡魂早日回家。

没有了一年前的恐惧,万述国轻轻的将他身边的尸体移开,持续一次次的下潜作业,6月5日晚18时35分,东方之星终于浮出水面,远远望去,船身依旧完整,就像复活了一样。

万述国:船起吊之后,看到有几个场景,就是有的是在船上睡着,脚伸出窗外,有的是趴在桌子上面,就这样趴着,就像睡觉休息一样,就这样趴着,有的是站在那个楼梯门口,就这样靠着,可能想往外跑,然后手在把着栏杆,船翻起来之后,都还站在那个门旁边。

记者:他们都定格在那?

万述国:对,我们找的地方,就是他们最后生命终止的地点。

陈晓楠:今天是2015年的12月1号,据6月1号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刚好过去的整整半年的时间,半年前的这起特大沉船事故,曾经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船内454人仅仅12人获救,442人遇难,事件的调查至今仍然没有结束,然而仅仅在半年之后,这艘曾经牵动亿万人心的东方之星,却似乎又沉默于了奔流的江水之中,淡出了人们的脑海,但对于万述国来说,对于那些一遍遍游过悲伤水域的潜水员们来说,江水却无法带走记忆,那些在船舱里还有甲板上定格了的生命,他们现在魂归何处呢?万述国给我们讲述了他最难忘的一幕,打捞遗体的时候有一个遇难者他的手啊,死死的抓着栏杆,潜水员拉不动他,这时候万述国就叫那名潜水员,对着逝者的耳边说了一句话,很奇迹般地不可思议地,好像这个人仿佛听到了那句话,那个逝者真的就松开了手,那句话是好好的,我们带你回家。

万述国:有一个是抓着把着栏杆,潜水员拉不动,我就教他,你跟他说好好的,叫他不要动带他回家,好像真的奏效了,可能拯救不到我们也是,送他们回家也可以的啊。

解说:湖北荆州高桥村,是潜水员万述国的家乡,1974年他出生在这里,村子三面环水,村子里的孩子们都练就了一副好水性,一代代的孩子在江边长大,水既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的乐园,万述国记得在他们那代孩子心中,最大的偶像便是当了海军的丁昌泉,每次丁师傅回家,一帮孩子都会聚到他家里,听他讲大海的故事。

万述国:我们会看到他的照片,包括他在国外的然后在海上作业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南极考察的冰面的照片,看到就也很向往,没见过嘛,那时候没见过外面的世界,讲了水下和陆地一样,有的珊瑚长的和树一样,一模一样的有叶子,然后红色的什么颜色的,反正很漂亮,再就是鱼也很多,他说海鱼不怕人,所以就觉得很好奇。

解说:作为中国潜艇学院毕业的第一代潜水员,丁昌泉曾参加过220潜艇事故营救,和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他的种种传奇故事牢牢吸引着万述国和小伙伴们。

万述国:一个同乡从部队带回一个防风眼镜,然后我拿过来之后,戴着下了一次水,当时能看到一会,一会进水就看不到了,所以那时候就有梦想,对这个水下就是比较痴迷。

解说:16岁时,万述国初中毕业,像村里的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加入了南下打工的行列,在大城市学过厨,做过工人,早早的成为了一个为家庭生计而奔忙的农民工。

偶尔间他听说已经退伍的丁昌泉,在一家公司做潜水员,每天工资就能过百,于是万述国找到了老丁,硬要拜师学艺。

万述国:他说就是这个行业风险比较高,并不是说我不想带你,他(说)有好多事情你自己要考虑清楚,包括你爸爸妈妈,因为这毕竟是个高风险的行业。

解说:1995年,万述国也成了一名潜水员,对儿时偶像的想象,成了自己每天重复的日常,几年过去,万述国算是彻底领会到了“水鬼”这个行当的艰辛,水面下是浑浊、冰冷危险重重的世界,水面上是一年四季的江湖奔波,四海为家。

2000年,万述国结婚,他决定改行,然而没多久女儿降生,生活的压力让他重又潜入水下。

万述国:生活好多时候老百姓嘛,就像现在电视上放的一样,为什么有留守儿童,为什么有空巢老人,还是都是生活压力让年轻人,不得已的,谁愿意跑出去然后不陪着家人,整天在外面一个人,作为普通老百姓你就得,在你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的多给家人去创造一点环境。

解说:回归潜水的万述国,还带了一个徒弟,匡后胜,1976年出生于重庆奉节农村,中学毕业后,便随家人来到宜昌谋生,开过出租,做过工人,2005年,他拜师万述国,也成了潜水员。

万述国:一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你说谁有钱真的做这行业,对不对。

解说:如果师徒三代人仍旧漂浮于水上,奔忙于水下,志愿参与东方之星打捞后,万述国团队在潜水界小有名气,不久他们又接到了前往韩国打捞“岁月号”的任务,让万述国他们感慨的是,“岁月号”事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至今韩方还未放弃对剩下的9具遗骸的搜寻工作。

陈晓楠:东方之星、岁月号,自己的名字一次次和这样一些著名的词联系在一起,万述国不知道在自己的家乡,他会不归也成为了这一代孩子的新的偶像,河水是孩子们的乐园,而大海呢,是故乡小村子当中人们的幻想,但是万述国这些“老潜水”们知道,这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水,就是他们生活的战场,这样的战场荒凉困苦,但偶尔也有入梦似幻的迷人的时刻,在远离尘世的深海,那里的海水像矢车菊一样湛蓝,像玻璃一样清澈,水下的那个世界不分贫富,不分等级,在下潜的那一瞬间,他们就真的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了,那一刻,这些水下工人们,终于回到了儿时的梦想当中,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万述国:你这时候,时间紧不紧的,我给你早饭带回来的。

女:我不紧。

万述国:不是很紧是吧,不是很紧那等你弄完了。

记者:就是上课外班是吧?

万述国:上英语辅导,昨天下午是舞蹈。

记者:这一个月课外辅导费也不少。

万述国:也是一个压力。

记者:想爸爸吗他不在?

女:想,爸爸每次给我打电话,我就说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一刚出门我就说。

记者:他每次怎么说?

女:一开始的话,他就说刚出门怎么说,怎么能快要回到家,然后之后就说快了快了。

万述国:那有机会了,等哪一个暑假看,你比较轻松的时候,我也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去看海是不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9 09:44 PM , Processed in 0.0505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