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9|回复: 0

房屋的“非正常死亡”|DK书摘第1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5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25 08:25 AM 编辑

2015-10-02 书摘君 德科地产频道

《同胞,请淡定》

作者许骥,2011年出版,以名人采访为主要内容。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香港早已经历过。”

由此,以香港人作为“过来人”的角色,给大陆同胞提供一些经验。



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再建设”的过程,今天是住宅区,明天可能要一键刷新成高速公路,这是一个城市的新陈代谢。如果你刚好在政府的规划区域内,怎么办呢?只能请你挪一挪地儿。这就是拆迁。


在一个地方住了小半辈子了,挪窝儿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而政府给的补偿又不尽如人意,于是就有怎么都不愿意搬走的住户。这就是钉子户。


香港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样经历过城市化而带来的政府和住户的矛盾。


那么拆迁真的是在损害住户的利益吗?

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其中有没有我们现在可以借鉴的地方?


湖南长沙 挺立在商业大楼前三年未拆的钉子户 

图片来自网易论坛



采访者:许骥(以下简称“许”)
曾任《明报·世纪版》记者,现从事自媒体工作。
受访者:邓小桦(以下简称“邓”)
本土行动成员,于天星码头和皇后码头的反对拆迁运动中,均曾被警察清场抬出。


1

香港也有钉子户


许:香港在旧改的时候,有没有像大陆一样的“钉子户”?


邓: 当然是有一小部分人拒绝搬走,主要是觉得收地的过程不公平。有的住户会把一个石油气罐拿出来,然后放在马路口说:“你不要逼我!”最近我们在紫田村那边看到的还是这样子,因为生气的时他觉得自己无路可退嘛,所以就只能选择做出这样的反应。


许: 现在观塘在进行旧城区改造,你是当事人,就你的观察,香港拆迁是什么状况?


邓: 我是从一个比较远的角度来看的,基本上就是因为政府在卖地,它才能有一定的收入,整个市区重建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基本上以前“土发公司”(土地发展公司)也会这样收旧楼,然后改建成新的楼房,但是他们的效率不高;所以,1998年成立了“市建局”(市区重建局)之后,首先会划定一个重建区域,就开始比较大规模地拆掉旧城区,把它建成所谓的比较“贵族化”“士绅化”的建筑去卖。


许: 居民会收到一份“通知书”吗?


邓: 居民会从媒体上知道,说这里将会建成什么什么。然后就一户一户地去收地权。在这个过程里头,当然就有很多讨价还价,有的人会觉得赔的钱太少,根本没有办法再买回与现在所住水平相当的楼;可是收楼的人当然不这么看,他们会在外面放风说:“我们已经给了他们很多钱,这群人是贪得无厌。”


这样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抗争。小规模的就说:“你收楼的价钱这么低,我怎么生活。”大规模的就会一群人组成一个关注组,向政府去提一些要求。政府就会想办法分化你、孤立你,然后大家打一些“论述战”。政府的手段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完全不理你。你去找他,他就“嗯嗯嗯”敷衍了事,不断重复那句话:“我们已经为住户提供了最大的利益了。”


紫田村第三次启动拆迁 警察组成人墙掩护清拆队入场拆迁

图片来自南方周末



2
文明的暴力


许: 那最后要是还是有人抗争,他会强拆吗?


邓: 我想,因为那个抗争其实是很不对等的,他们也不会马上在你面前全部拆掉,那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文明的暴力”。就是他想办法让你觉得你自己很弱小,根本不可能和他斗。


比如说,政府去收菜园村,计划中的高铁经过了他们的村子,为了建一个车站,就要把村子拆掉,村民当然不愿意。这件事情后来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注意。2009年底的时候闹得很厉害,有不少市民在立法会前面静坐、示威。第一次只有1000人,第二次有3000人,第三次就有10000人!他们的人数是几倍几倍增加的。在这个过程里,引起了很大的所谓“统治的危机”,政府很害怕,就觉得在处理菜园村问题的时候,要尽量文明地处理。



许: 我觉得很有意思,为什么在香港,闹得再激烈,最后还是不会闹成血案;但是在内地,却很容易起冲突?2010年9月9日,香港这边拆紫田村,没有发生暴力事件;第二天,9月10日在江西抚州拆迁,又发生了自焚事件。


邓: 因为香港人从整个社会来说,大家比较不愿意冒险。这是“难民社会”的其中一个创伤,大家都是“走难”下来的,保命最重要,人民就是这么想的。而从政府方面来说,他们到底还有一个所谓“西方民主社会的基本训练”,要是很多人来反对你,你的政府的“合法性”会有危机,是一件很羞耻的事。香港政府有一点点这样基本的羞耻心,但是和法国、德国没法比,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一千人齐承诺,支持菜园村不迁不拆”

图片来自flicker



3
“修复”也是一种更新方法


许: 你之前说有很多年轻人参与到“保卫菜园村”这件事情里,我有一次被老一辈人问到,他觉得城市要发展,拆迁是必需的,他就搞不懂年轻人为什么要去反抗。


我的回答是: 你有没有去看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面有八个字: 可以原谅,不可遗忘。就算我们承认“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可以“原谅”,但是我们不能“遗忘”一些老的东西,我们的抗争就是表示我们不愿意“遗忘”的一种方式。到最后,要拆的还不是拆了。但是,你们必须允许我们去表达不满。


还有就是,内地的一些评论家,是不是过度美化了香港政府?比如2009年9月的《南方月刊》说:“香港的拆迁不是看中了哪块旧街区的商业潜力最大,而是看哪些旧街区居民居住环境最差,才要去拆迁。在这座城市,拆迁关联着居民幸福指数,决定着城市的吸引力,而唯独与GDP无关。”你觉得这个他说得对吗?


邓: 不对。因为不管是香港还是世界其他任何地方,拆迁肯定跟GDP有关,但是人民并不一定需要这一点。居民会觉得这里要建成什么样子,这和我的生活幸福指数有关,所以这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个冲突。人民想的“好生活”和政府想的“好生活”可能不太一样。


我了解内地有很多房子建成十多年就被爆破掉了,全是“非正常死亡”。香港“市建局”有一个部门负责“复修”,比如说那栋大厦不一定要拆,如果业主对那个地方有认同感,就不需要重建,可以修复,弄得漂漂亮亮。这也是一种进步,不是所有东西一不喜欢就要拆掉。



“以深度维修取代重建”

图片来自新闻配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2:16 PM , Processed in 0.0277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