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9|回复: 0

你们只是“被”剩下|DK书摘第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2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21 11:32 PM 编辑

2015-10-10 书摘君 德科地产频道


《同胞,请淡定》

作者许骥,2011年出版,以名人采访为主要内容。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香港早已经历过。”

由此,以香港人作为“过来人”的角色,给大陆同胞提供一些经验。


艺术天才谢尔·希尔弗斯坦曾经有一本风靡世界的绘本,《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讲的是一个圆寻找自己缺了的一角,在寻找过程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了解内容请戳视频


虽然他的画风简单到几乎没有画风,但丝毫不影响它被读者解说成各种不同的含义——而拿来做“都市剩男剩女”的注脚,也再合适不过了。


采访者:许骥(以下简称“许”)

曾任《明报·世纪版》记者,现从事自媒体工作

受访者:林奕华(以下简称“林”)
香港文化界著名人物,舞台剧导演。1994 年凭《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台湾地区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作品《贾宝玉》等均取得巨大成功。



1
结婚买房,把未来当赌注


许: 香港人的婚恋观是什么样的?跟内地人有区别吗?


林: 跟内地接近的先讲吧。现在香港的女生中,越来越多人可以不用“被挑选”,也可以去挑选她想要的人。因为现在女性的学历高了,能力也强了。


另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女生可以不跟家里人住,因为她自己赚钱,所以就自己住。当你自己住的时候,就等于说不急着一定要靠结婚才可以离家。结婚对于她的意义,其实就只剩下一点: 生育。


我觉得,香港的女生没有内地的女生那么在意别人看她的眼神,不太在意多少岁还没有结婚这回事。其次,我觉得香港人对于离婚,也没有觉得是那么不体面的事情。



许: 现在内地离婚率也很高,所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不正常的。


林: 但是香港跟内地到底有一点,起码目前是不太一样的,那就是因为内地地方很大,所以假如今天一个一线城市的人找另一个也是一线城市的人结婚的话,那相对还比较简单;但是如果一线城市的人碰到二线城市的人,那么他们到底要在哪里落脚?所以,我觉得内地的问题比较复杂,香港在这方面就单纯很多。


不过我想,假如他们已经能够发展到要结婚,观念上应该还不至于南辕北辙。只不过,你真的要把婚姻落实到你的财产、你的未来、你的家人上面,来规划两个人共同的未来的时候,我想,这个情况是比香港复杂很多的。包括将来你们的小孩在哪里,你们要在哪里买房子,过年回哪一个家比较近,诸如此类。



许: 我还听说香港有的人不结婚的原因是“经济压力”,比如说大家要存钱买房子、办酒宴,这些都是很大的开销;但是在内地,摆喜酒宴是能赚钱的。


林: 都一样,中国人不会做亏本生意。但另外一个事情——买房子,的确在香港其实一般人不太可能买到湾仔的房子,因为这里交通太方便了。但是,我想如果一个人已经超过30岁,或者接近40岁才结婚的话,那也出来工作了10到15年了,存下一些钱来,就比较有可能买房子。



许: 那香港人会有“结婚一定要有房子”的观念吗?在内地,这个观念很重。


林: 是,我听说了。台湾这个观念也很重。我在台湾的计程车上,那个司机就跟我说:“台湾人没有希望了。”我说:“为什么?”他说:“你想想看,买个房子要花多少钱,一个男生想跟一个女生结婚,女生要求也不是很高,只是要一套房子,但是去看一看,随便一套房子都要8000万台币……”可见,这是一个很热的话题。


我个人觉得,如果我是个女的,我要结婚,我不认为一定要买房子。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租房子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都说:“你交租交了那么多钱,都够买房子了!”对我来讲,你租的时候,你就是交租金,我今天能够负担租金我就住,负担不起我另想办法;但你买房子的时候,其实你是把你的未来押了下去,没有自由了。


而且我经常批评的是: 为什么香港的地产行业会这么蓬勃,主要因为对大部分香港人来说,房子不是买来住的,而是买来投资的。当我把房子当成投资的时候,我常常会去看这个地方是不是已经可以丢出去,如果升值了,我又再买一层。我们的生存就是要随着这个天天不一样的市价,来决定我们的价值。



许: 在房价这么高的情况之下,慢慢地,香港人是不是会接受没有房子结婚也可以呢?


林: 应该不会吧。你觉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买名牌包包呢?真的需要,真的会用吗?其实不见得,这个包包对他的意义,并不是真的想用,而是“安全感”。


古代嫁女也有“十里红妆”的陪嫁婚俗

图片来自宁波博物馆




2
“剩男剩女”是“标题时代”的产物


许: 香港是不是很早就已经进入一个所谓的“剩男剩女”的时代了?很多人都不结婚,大家也不会对他们有非议,在香港是这样吗?


林: “剩”这个字对我来讲是不成立的,因为它是个“媒体语”。它是一个媒体策略造出来的标签,方便制造一种恐惧,然后可以消费、赚钱,它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我觉得现在内地跟日本有一些相似,对于社会上的文化现象,或者是由现象所潜生出来的流行字眼都比较敏锐。像《新周刊》,每个礼拜都要提出一个有趣的标题,来提醒大家: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么样的时代里。


内地媒体一直都在找一种“时代精神的符号”,这个“时代精神的符号”可以让大家觉得我们有共同的话题,让我们好像都能在“符号”当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剩男剩女”在香港不是不存在,但是它在香港不会成为这么大的一个现象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媒体并没有像内地那样,有那么多的卫视、网站、周刊都需要“标题”。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媒体决定了一些议题可以被放到多大。



许: 香港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对“剩男剩女”的集体讨论、集体焦虑? 内地现在对“剩男剩女”的定义,像天津网说,26岁没嫁就叫“剩女”,27岁没娶就叫“剩男”。


林: 这种焦虑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在香港不会形成“思潮”。比如说对香港人来讲,每年如果圣诞节要自己过、情人节要自己过,他就会觉得: 为什么我没有一个欣赏我、喜欢我的人?这个“剩”的感觉,不是年龄上的,而是心情上的,或者说是自我价值上的。


你刚才说天津网把“剩”的年龄定得这么低,在我看来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完全不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他的成长得来的。他们定这个年纪,就等于给你一个“截止日期”。假如过了这个日期你还没结婚,那你就没有价值了。


人不是货物,人生不是超级市场。给“剩男剩女”定期限的做法,就是把人当成商品,保质期过了就作废。其实坦白说,你可以从这种新闻或者是媒体的手段,看到现代人是多么地没有安全感,现代人对自己是多么地缺乏认识——因为他连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东西上面都有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图片截取自《重庆森林》




3
中国人的婚姻是政治


许: 就你观察,香港人结婚的平均年龄大概是多少岁?


林: 两极分化,大的越来越大,年轻的越来越年轻。中间隐约有一条线,可能在24、25岁结婚的人有不少,但是一过了30、31岁,很多人就很难结婚了。



许: 在中国,亲戚之间会把“有没有结婚”当成一句问候语。我觉得,这背后是跟中国人很注重“伦理”有关系的。中国人讲究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讲究家族要繁衍下去。


林: 那不叫伦理关系,叫权力关系。假如真的“重视伦理关系”的话,更应该关注的是两个人为什么要结婚,但中国人只问你有没有结婚,结婚之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所以,大家关注别人的筹码,多于关心别人的生存状况。


当你听说一个人没结婚的时候,马上就把一个比较同情的态度放进去,觉得这个人现在处在一个“不利”的状态。你不会说:“对,这个人就是不适合结婚,他现在一个人过得很好。”


如果我定下二十六七岁这个期限,唯一的解释是从生理的角度说,他的精子和她的卵子在那个时候是最好的,最佳生育年龄,能生出最好的孩子。这个东西,到最后难道不是非常政治的吗?我为什么要生那么好的孩子?原因就是要保证你自己留下来的“东西”是最好的。那为什么要是最好的?“赢”嘛!你要在最“对”的时间做最“对”的事情,就是为了不要“输”。但是,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永远都在谈“赢”跟“输”吗?



许: 社会为什么会对不结婚的人不宽容?


林: 我觉得这个“不宽容”是只针对女性,不针对男性的。比如在香港,我们都能从媒体上面看到,一个女明星结婚的时候,媒体都会把她写成好像“赚到了”;如果一个女明星不结婚,就把她写成除了是没有履行一个女性的“天职”之外,更重要的是好像本来属于她的一份都被别人占去了。男人从来都不会有这个压力,他就是“钻石王老五”。



许: 现在的“剩女”究竟是被什么东西给“剩”下来的?


林: 全世界都出现一个现象就是: 女生可以越来越主动地去挑选人生,她们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以成为一个“良家主妇”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她们就像美国的那本小说Eat, Pray,Love一样,出去看看世界,等到她觉得她可以停下来的时候,才安定下来。


不过我想,社会就是这么矛盾: 一方面她们很想赚钱去Eat、Pray、Love,但是同时我们的社会又会对这样的女生有一种“不安全感”,觉得她们的自由度、实力、权力越来越膨胀。因此,婚姻变成五指山,女人就是孙悟空,到最后,我们还是会怕这个孙悟空翻出了如来佛祖的手掌心——我们要用婚姻这个东西来把她们收在里面。


问题是,女人自己是希望还是不希望当孙悟空呢?这里就牵涉到一个自我的问题了。如果她足够了解自己的需要的话,那么不管别人怎么说,她都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剩”下来的。


所以我是觉得,我们身为现代人,不可能不知道媒体是怎么一回事。媒体不止是我们说的报纸、杂志、电脑或者网站,媒体更是一种空气,它是来设计我们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我们既不要被“剩”,也不要被“被”,你要懂得去认识自己,然后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你会得到一种力量。


图片来自tumblr 作者卤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2:16 PM , Processed in 0.0275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