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6|回复: 4

[军事] 《观棋》第33期:从决战境外到人畜无害:21世纪台湾防务思路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7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7 02:10 PM 编辑

澎湃防务   2015-11-06 20:32


319.jpg
新华社11月4日消息,经两岸有关方面协商,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过去7年多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增进互信,开辟了和平发展道路。本期《观棋》讲述21世纪台湾防务思想的变化。




320.jpg
作为1996年台海危机的延续,本世纪的前几年,由于“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两岸关系一度濒临危机。完成“精实案”改编的台防卫力量在陈水扁2000年提出的“先制”、“反制”、“决战境外”等军事战略和“去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两岸和平局面的重要威胁。




321.jpg
尽管看似只是把李登辉时代的“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陈水扁军事思想中更加突出“有效吓阻”的重要性,认为在未来防御作战中必须实施高强度先制反制作战才能够实现“固守”的最终目的。而这也与中美两国关系这一时期陷入僵局的大环境有关。




322.jpg
因此在这一时期,台湾当局在具体防卫政策方面也非常大胆。例如在所谓”先制作战“中就曾公开表示不排除攻击大陆重要城市,以制造恶劣影响,企图动摇攻台战略决心的可能性,部分台军高层甚至曾扬言,一旦遭攻击将空袭三峡大坝和香港特区等纯民用地区。




323.jpg
面对这种视两岸人民福祉于不顾的严重挑衅,为维护国家统一、保卫改革开放成果、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人民解放军在这一时期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而陈水扁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这8年,也被普遍认为是两岸军力对比产生不可逆转的巨大差距的关键时期。




561.jpg
随着2001年“911事件”后中美关系趋于缓和,美国也意识到放任台湾地区防卫力量的过度发展将引发台海局势恶化,而这是不符合其国家利益的。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很快压缩了对台军售的规模,仅靠岛内的研发力量想在装备上实现“决战境外”的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325.jpg
所以虽然“精实案”完成不久,台湾就于2002年推动了“精进案”,但其中多项重点“国造”尖端武器的进度都不顺利。例如被寄予厚望的“新三弹”中,雄风-2E巡航导弹和雄风-3超音速反舰导弹直到“精进案”后多年才形成战力,天弓-3防空导弹更是直到现在还没服役。




326.jpg
“精进案”更多的“成果”还是在指挥架构改革上,特别是“国防二法”(《国防法》和《国防部组织法》)的制定使得台军军政军令一元化,即由“国防部长”直接领导军政、军令和军备三大系统,“参谋本部”降为军令幕僚,负责三军联合作战指挥并向“国防部长”负责。




327.jpg
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得“国防部长”很容易一家独大。比如在陈水扁亲信汤耀明任这一职务期间,不仅军中“马屁文化”盛行,“台独”思想也借此机会广泛对军队“洗脑”。这不仅让台军这一时期被戏称为“扁家军”、“马屁军”,军方一直坚持反“台独”立场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562.jpg
马英九上台之后,对之前八年的防卫政策虽耗费甚巨,两岸军事实力差距却反而越拉越大的情况进行了反思。他公开表示台湾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与大陆做对等的军事竞赛,反而应当进一步精简;并对台湾防卫力量发展提出了“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强”的“三小”方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6 08:36 PM 编辑

563.jpg
最明显的一个标志是,从2008年开始,其年度“汉光演习”的假想背景就从之前的“两岸军事冲突”变成了“境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不仅实兵演练减为每两年一次,“决战境外”的口号更是很少提起。可以说在马英九时代一开始,台军发展思路就从攻势建军变成守势建军。




330.jpg
实际上陈水扁时期不切实际的“决战境外”,最终除了刺激大陆军力发展、激化两岸矛盾、顺便帮助拖垮台湾经济之外,对提升防卫能力的帮助非常有限。相比之下“三小”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不刺激大陆和不耗费巨资的同时维持其基本防卫力量的现实途径。




564.jpg
按其官方宣传,“三小”政策十分重视“武备精进”;但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除了对现役装备的有限升级之外,台军这一时期列装的新装备更多只是之前“精进案”时期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都没有搞定,拖到马政府时期才最终完成的而已,整体采购规模被极大压缩。




565.jpg
例如之前关于台湾地区空军F-16升级的一期《观棋》中谈到,台空军新世纪以来没添一架战斗机。尽管确实有着明确政治因素限制,加上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台湾防卫预算也较为有限,但一架新机都不补充,多少说明台军高层内部对战时其空军究竟有多大作用心存疑虑。




566.jpg
2014年台“国防部长”严明在视察F-16部队时就指出,“空军应当未雨绸缪,做好20年换不了新型战斗机,只能靠现役战机维持空防的心理准备和最坏打算”。部分空军将领也称在未来空战以超视距空战为主的背景下,对现有战机进行持续航电武器升级就足以应对威胁。




567.jpg
放弃靠空军决战境外想法的台军更为重视的还是本岛的空防,特别是“大台北防空圈”的建设。尽管“大台北防空圈”已经算得上全球防空武器密度最高的防御圈之一了,台军仍然继续采购先进的美制“爱国者”-3型导弹和自研的“天弓”系列导弹,不断强化防空反导作战能力。




568.jpg
而2005年引进了4艘8000吨的“基隆”级防空导弹驱逐舰(甚至被岛内一些媒体称之为“小航母”)的台海军想法就复杂一些。尽管确实威武雄壮,然而4舰昂贵的费用挤占了对其更加重要的水雷战等近海防御作战环节的建设经费,除了在“敦睦远航”中亮相之外用处并不大。




336.jpg
2014年11月,台海军提出未来20年舰队更新方案,号称将自主设计建造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潜艇(当然在关键子系统上西方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但在2014年年底服役的“沱江”号导弹巡逻舰之前,台湾还没有一艘自行研制的能称得上“舰”的水面战斗舰艇。




337.jpg
因此这个方案中的大部分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其中距离现实最近的“潜舰国造”在长期的扯皮后,到现在除了2016年启动之外,台海军能确认的只有“寻求美国支持与合作”这一点,至于排水量为1200-3000吨的指标说了等于没说,实际情况等到2016年才能明确。




338.jpg
而其“杀手锏”雄风-2E和雄风-3虽然终于服役,但前者原计划中射程超过1000km的发展型被马英九决策砍掉,后者的增程改进型也直到2012年才首射成功。而且陈水扁时期规划将这些导弹部署于外岛,直接威胁大陆腹地的方针也被否决,而更多被用于强化本岛防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03: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69.jpg
相比之下陆军的装备发展的思路较为务实。纵观这15年台陆军装备发展,并没有盲目引进重装备,其采购“标枪”反坦克导弹和“阿帕奇”最新改进型AH-64E都是立足本岛固守,强化机动防御思想的结果。而台军逐步从金门马祖等外岛撤军,也体现了其防御思想的变化。




570.jpg
作为台军的主体,也是专业技术官兵比例最小的传统群体,陆军最大的问题已经不在这些方面。随着台湾政治和民生生态的变化,台军因应形势发展又开始了新一轮改革“精粹案”,而“精粹案”中争议最大的就是马英九上任后一直推行的以募兵制逐步取代征兵制的政策。




341.jpg
由于台湾适龄兵役人口逐渐不足,加上对收入不满以及担心技能与社会脱节等种种问题,台湾青年对征兵制,也就是义务兵役制的反感也越来越重,逃脱兵役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庞大的兵役规模带来的社会成本也对提振经济不利,因此马英九力推兵役改革是很现实的。




342.jpg
不过再现实的政策也抵不过现实本身。人员来自于社会的军队,必然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马英九在第二任期未能挽救台湾经济,岛内各领域乱象丛生,即使军队也不能免俗。在马第一任期稍有好转的军中弊案丑闻情况,近年来相比陈水扁时期竟也不遑多让。




343.jpg
特别是在2013年的“洪仲丘案”之后,岛内民众对军队的不满情绪上升到了顶点,极大降低了台湾年轻群体当兵的意愿,重创马英九力推的募兵制改革。据统计,2013年台军计划招募28531人,截至11月底只招募8603人,达标率仅为30%,比2012年还少了291人。




344.jpg
不过“洪仲丘案”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塞翁失马,逼着台军在2014年将募兵制的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改革,使得当年募兵情况大有好转;马英九力推的将台军缩减到21.5万的“精粹案”也在年底完成,于是他趁热打铁,打算从2015年推行进一步缩减到18万人的“勇固案”。




345.jpg
但这回无论是蓝绿两党还是军方都没给马英九面子,今年3月,“国防部长”高广圻宣布“勇固案”暂缓,首要理由是人心问题。15年来台军员额缩小一半,大量军人被迫中年退伍,军校学生毕业分配困难,现役军官对未来充满疑虑,可谓军心浮动,亟需时间调整巩固。




346.jpg
另外从组训的角度来说,台军高层也认为兵役制度的改变导致新编成部队的训练量严重不足。而且常常是好不容易制定的新战术战法和准则规范还没验证完,上面又一道改编命令下来导致之前工作白干。这些后遗症使得台军认为不宜贸然再推动兵力精减及组织改造。




571.jpg
而解决这些后遗症也不是马英九政府在最后几个月时间内能做完的,所以马英九顺水推舟决定把他一直强推的募兵制延后至他卸任的2016年也在情理之中。这也导致在马英九卸任前,长期处于“精”字号改革下,体系不断调整中的台军仍然难以形成稳定的战斗力。




348.jpg
今年9月,台湾军方表示“勇固案”若重启将以较温和的方式实施,员额只裁1-2万人,主要改革的仍是组织架构,例如对“国防二法”的调整。从这一消息的反馈来看,即使在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民进党政府上台,其新一轮军事改革也不会如陈水扁那样激进。




349.jpg
如果说马英九在八年执政期间一直在尽可能让台军在建军思想和发展目标上“无害化”,那么在马英九政治生涯即将谢幕之际发生的这件大事可以算作他这八年一直在进行的,强化台军“传统教育”和“大中华”意识,使得台军在其性质上也保持“无害化”的最后努力。




572.jpg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扭转台湾社会大环境的异化,也无力整肃台军内部的腐败倾轧;但公平的说,马英九确实一直在努力改进台军政战教育,力图恢复传统价值观念,减轻了陈水扁时期的“去中国化”恶劣影响。也许这就是马英九留给台湾政治的正面遗产之一。




351.jpg
而从两岸关系的宏观角度看去,在本世纪的头15年中,前8年和这7年的局面无疑是截然不同的。无论其他因素如何改变,一个能够认清基本国际形势,主动减少对大陆军事刺激的台湾永远会对两岸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期《观棋》就到这里,下周再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06: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05:28 PM , Processed in 0.0707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