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6|回复: 4

[军事] 《观棋》第32期:向冷战告别?LRSB发展与美国空军轰炸机的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2 11:03 AM 编辑

澎湃防务   2015-11-01 17:27


1.jpg
10月27日,五角大楼公布将由诺斯罗普·格鲁曼(下文简称诺格)公司作为美军下一代轰炸机LRS-B的主承包商。作为冷战后美国首款新型轰炸机,LRS-B将是未来10年内美军最引人关注的尖端武器项目之一,《观棋》由其发展分析冷战后美国空军轰炸机的嬗变。




2.jpg
和冷战结束时的战略空军司令部相比,当今美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的轰炸机骨干力量仍然是B-52和B-1B,昂贵的B-2只是补充,规模已不复从前。这首先是几次美俄核裁军的结果,也和冷战结束后战略轰炸机在常规战争中的价值一度被认为不如超级航空母舰有关系。




3.jpg
在美国国防部1994年的规划中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减少到184架,其中能够随时实施作战行动、处于部署状态的轰炸机只有100架。虽然划时代的B-2终于服役,但总体颓势仍难以避免。美国海军也算报了冷战初期“合众国”号超级航母被B-36轰炸机挤掉的一箭之仇。




4.jpg
而在美国空军1995年出台的《重型轰炸机研究》中,更是分析了在战略预警帮助下提前部署大量战斗机以在短程战区冲突中取代轰炸机的可能,海湾战争中美军也确实这么干了。尽管如此,同样参加过海湾战争的那些B-52“老爹”们依旧坚信轰炸机部队不可取代。




5.jpg
例如“沙漠风暴”中美军中央战区空军司令查尔斯·霍纳将军说:“从海湾回来后,我认为未来的空军司令需要60架或更多的远程隐身轰炸机。”而在B-1B和B-2相继形成战斗力后,一个独立研究机构“轰炸机部队委员会”更是向空军建议应部署第3个B-2轰炸机中队。




6.jpg
1997年的国家防务研讨会也指出,美军需要更多的轰炸机作为远程隐身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射平台。B-2在1999年“联盟力量”行动中的“出色”发挥更是给轰炸机支持者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借此机会空军在1999年的《远程打击白皮书》中首次公布了“轰炸机路线图”。




7.jpg
由于这个文件将2037年作为新型轰炸机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的日期。因此新一代轰炸机被称作“2037轰炸机”。同时白皮书还要求空军推动现有轰炸机部队的现代化,以确保在未来40年内仍能够满足要求,例如B-1B和B-52H都在不断扩张使用各种新型弹药的能力。




8.jpg
这个如今仍然影响着美国空军轰炸机部队的40年建设规划,基于以下3个假设:防空威胁没有重大变化;维护成本没有增加;没有大的作战损耗。1999年的中国防空实力确实够不上美国眼中“重大威胁”的标准,不需要低空突防的B-52们的寿命损耗也仅和客机相当。




9.jpg
而美军近些年东征西讨的战术战斗机部队将在2010年之后出现大规模老化,届时国外的三代/四代机在技术上将赶上并超过它们。因此综合威胁评估和采购预算的限制,F-22和F-35先后成为空军作战飞机中优先度更高的项目,而“2037轰炸机”这一阶段悄无声息。




10.jpg
直到2005年年底首批F-22形成作战能力之后,在2006年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五角大楼再次提到了下一代轰炸机,但服役时间调整为2018-2037年。于是“2037轰炸机”又成了“2018轰炸机”,其基本性能要求和针对目标特点也在2006年之后逐渐清晰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诺格公司早在2008年发表的《2018轰炸机研究报告》中对这次调整的原因就直言不讳:由于届时中国“反介入”能力增强,美国可能无法使用第一岛链的基地,战机只能从关岛和澳大利亚出发,而“2018轰炸机”可以减少50%战术飞机和60%空中加油机的使用。




12.jpg
说句题外话,美国很多军工巨头由于具备更强的专业技术分析能力,即使在战略分析领域上也并不比更为著名的兰德公司这类专业公司差。同一年的兰德报告中还认为应当对第一岛链美军基地进行“要塞化”加强,而诺格早就看出花大代价保卫第一岛链纯属浪费。




13.jpg
所以“2018轰炸机”的最终果实LRS-B从一开始就与遏止“反介入”关系密切。它并不需要越洋轰炸的巨大航程,也不需要大载弹量,也不会去飞高超音速。从传统轰炸机的几大硬指标来看,LRS-B似乎平淡无奇,但它在概念上和包括B-2在内的所有传统轰炸机都不同。




14.jpg
LRS-B的侦察、探测与电子战能力就是传统轰炸机所没有的。根据诺格的说法,LRS-B将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先进光电探测系统,可以迅速对空中和地面目标探测,这样它甚至可以完成部分P-8“海神”和E-8“联合星”的任务,成为前所未有的“察打一体轰炸机”。




15.jpg
外LRS-B将装备更强的保密数据链,可以在任务中迅速接收上级命令,改变任务规划攻击新目标,同时将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发给上级和其他作战单元。说的再直白一点,如果只究其内涵,LRS-B可以看做一架彻底不考虑空战,可以更好兼顾隐身突防的超大号F-35。




16.jpg
而要在一个比B-2信号特征更低的机体内整合这些系统的难度,即使是同等结构重量下拥有最充裕机体空间的飞翼也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尽管诺格在飞翼领域成就人尽皆知,但自从B-2之后也没搞过这么复杂的有人机项目,在2018年形成作战能力实在有点太赶。




17.jpg
因此为了满足美军高层的“2018愿景”,一些机构曾提出过重开生产线搞B-2C的想法,也就是把前面提到的这些技术用于生产改进型B-2。但重开生产线的费用高昂,而且作为冷战期间为穿透苏联防空网研制的“科学怪物”,B-2能否突破未来中国防空网也有待商榷。




18.jpg
根据美国空军2011年的评估,到2020年左右中国空军就将具备对B-2的有效探测能力。另外B-2的出动率相对较低,日常维护繁琐且费用昂贵,无法像LRS-B那样进行长期前沿部署。图中显示了B-2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包括隐身涂料在内的低可探测性维护。




19.jpg
而尽管美国空军的B-1B和B-52仍然能够在中东的局部战争中担当效费比出色的导弹发射平台,但美军高层已经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我们必须为下一场战争作准备。”为此这两款轰炸机在升级中也将验证部分LRS-B的技术。




20.jpg
除了子系统验证之外,早在诺格此次中标之前,甚至早在预算案曝光的时候,LRS-B各个方案的完成度就很高,说明其关键技术很可能从2007年“2018轰炸机”的几项具体要求被美国空军提出的时候就作为“黑项目”开始进行了,2025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并非空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尽管美国空军希望未来可以有无人驾驶的改进型以降低人员损失的可能性,但至少2025年的LRS-B还将是有人驾驶的。这将在有限时间内减少系统整合的难度,另外也考虑到LRS-B还将接替B-52执行部分战略核威慑任务,保留有人驾驶也更保险。




22.jpg
当前即使是美国的发动机技术也无法让LRS-B既具备越洋打击能力、还能高超音速飞行(哪怕是突防)和保持超低可探测性(按照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的宣传,应当能在中国上空停留1小时);因此LRS-B服役时使用的应该还是F135或者F136的发展型号。




23.jpg
根据美军招标时发布的信息,LRS-B不进行空中加油的航程超过9300千米,作战半径3700-4600千米,相比现役型号略小。其弹舱载弹量不超过18吨,主要依靠小尺寸精确制导武器实现在打击效能上超越前辈,据称24架LRS-B在一天之内就可以打击上千个独立目标。




24.jpg
由于美军未来仍将保留B-2和部分B-1B和LRS-B配合使用,因而依托美军海外基地主攻战役打击的后者舍弃了传统的越洋攻击能力也可理解,美国空军对LRS-B的要求中更为重要的是生存性。对于“发现即摧毁”的高技术战争,保证绝对不被发现就是最强的生存性。




25.jpg
虽然还不清楚诺格将采用什么技术对抗从传统的米波雷达到新潮的双基地雷达等探测手段,但考虑到诺格相对其对手在技术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在B-2和X-47等隐身飞翼项目上的成功经验,美国空军最终选择诺格公司,很可能和看重其在隐身领域方面的造诣有关。




26.jpg
而诺格的竞争对手——阵容强大的波音+洛马团队在合同宣布之后立刻公开声称他们想知道评定价格和风险分数的细节,准备向美国空军提出投标抗议。如果美国空军按照其声明对这两家公司解释诺格胜出的具体原因,也将有助于我们提前对LRS-B的细节做进一步了解。




27.jpg
尽管LRS-B并不是缩小的“网络中心战”版B-2那么简单;尽管目前诺格宣称,将按照美军要求采购大量“货架产品”的LRS-B的单价能控制到5.5亿;但考虑到当初洛马在F-35项目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美国空军仍有不少将领担心成本上涨会影响LRS-B的采购数量。




28.jpg
仅计算通货膨胀,到2025年LRS-B的实际单价就至少有7亿美元;如果再把至少200亿美元的研发成本分摊下去,再按美军最高订购量100架计算,这就得9亿美元。不过相对20多亿美元(而且是那个时候的20多亿美元)一架的B-2,LRS-B已经算是便宜很多了。




29.jpg
LRS-B节省的还不仅仅是采购成本,按照美国空军的要求,LRS-B最好能够利用现有的维护设施,尽量避免像B-2那样走到哪儿还得带上一堆专用维护设备(例如迭戈加西亚的半固定式全封闭机库),反应慢成本高;这样在“周边有事”时可以迅速部署到海外基地。




30.jpg
受预算的影响,虽然美国空军对LRS-B的原始性能可以稍作让步,但很多高级将领希望LRS-B未来能够像电子产品一样能随时升级以提升性能,大有“B-52能用100年LRS-B就不能用99年”的架势,以便于和未来彻底取代B-2和部分B-1B的美军再下一代轰炸机配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1.jpg
当然下一代轰炸机现在还是完全没影的事儿,眼下诺格如果丢了这550亿美元的大合同,很可能会退出有人机领域以后就做雷达电子和无人机平台方向了;和就算只靠F-35都能混三五十年的洛马和靠卖民航机也能赚大钱的波音相比,诺格无疑更需要这个单子。




32.jpg
如今美国军工巨头中能跟洛马争锋的所剩无几(最近还吞并了直升机巨头西科斯基公司),美国政府也清楚如果以后就剩下洛马(波音在军用领域完全不成气候)一家独大的话,这对装备采购体系的负面影响太大;何况以诺格雄厚的技术实力,中标本就不算意外。




33.jpg
尽管一直受到来自部分国会议员(砍预算爱好者)和海军(你懂的)的质疑(还包括空军内部更支持大力发展战术空军的力量),美国空军始终不变发展针对“反介入”作战的新型轰炸机的决心,这对中国空军来说既是必须警惕的威胁,也是发展战略空军的重要启示。




34.jpg
关于中国空军未来轰炸机的发展,笔者曾在之前的《观棋》中做过展望,这里再提几句。既然LRS-B为了隐身突防不惜自降身价成为“战役战术轰炸机”,战时主要将部署在第二岛链,那么为了能把这种威胁消灭在地面上,我国的反击手段在打击半径上也要对应。



35.jpg
根据官方消息,换装D-30KP-2/WS-18发动机的轰-6K至少具备4600km的作战半径,外挂6枚AKD-20巡航导弹后实现这一指标绰绰有余。而海军即将装备的轰-6K改进型外挂6枚YJ-12重型空舰导弹的作战半径也和轰-6K相同。参考LRS-B,这个打击半径是足够的。




36.jpg
而近来坊间说法中提到的类似苏-34构型的并列双座版歼-11,这种机型在打击能力上不可能比歼-16高到哪里去,如果不对机体放大是无法满足对载荷航程性能更高的要求的。虽然苏-34是非常符合俄罗斯空军军事思想的“高速轻型轰炸机”,但它和中国军队并不合拍。




37.jpg
但轰-6K的突防能力显然不足,虽然我军还有东风-26系列中远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核潜艇辅助,但弹道导弹毕竟投射能力有限、灵活性差;巡航导弹目标暴露时间太长、容易被针对性防御;因此发展一种能隐身突防的类似LRS-B的中远程轰炸机是可能的选项。




38.jpg
不过LRS-B的要求和我们的需求也并非完全吻合。比如美国空军需要它能够有足够的战区留空时间准备对突然出现目标的应召打击,而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融合高速和隐身特性提高突防效能;由于距离“网络中心战”还很遥远,新机也未必会像LRS-B那样多功能化。




39.jpg
无论是主打第二岛链的“隐身远程攻击机”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真正战略轰炸机,军迷们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去等待。面对和美俄在大飞机领域从研发到制造乃至使用方面巨大的差距,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再多踏实的技术积累都不为过,想做到反制LRS-B绝非一夜之功。




40.jpg
中国第一种独立研制并最终服役的大型飞机是不太成功的水轰-5,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大型飞机的历程还得从运-20未来量产后才算起步。下周一(11月2日)笔者对中国商飞首架C919客机下线做采访报道,《铸剑》将改在周二更新,敬请谅解!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05:26 PM , Processed in 0.0643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