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1|回复: 2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109期:秋收“玉米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3 06: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0-13 05:56 AM 编辑

腾讯新闻  2015-10-10


Screen Shot 2015-10-11 at 11.41.30 PM.png



1.jpeg
当前正值秋收时节,河北玉米主产区处处可见“玉米客”驾驶联合收割机在田地里穿梭。10月2日傍晚,邢台市宁晋县米家庄三村三队,玉米收割机上一束照明强光投射在玉米上,随着一颗颗玉米被割倒,分离后的的玉米棒迅速归仓。皮肤黝黑的农机手柳军辉坐在驾驶室内,熟练地操作着联合收割机,全然不顾浑身沾满灰尘、被汗水湿透无数次的衣服。(图/文 大燕网 王伟倩)




2.jpeg
柳军辉是米家庄三村人,40岁,是一个老机手。现在秋收使用收割机在当地农村刚刚普及,为不耽误过多的外出打工时间,快捷、方便的现代化农业作业方式成了越来越多农民们的首选,而这也让柳军辉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3.jpeg
经济能力有限的柳军辉与哥哥柳辉波商量此事后,兄弟俩一拍即合,东拼西凑筹集资金,于今年9月1日通过农机补贴花费11万多元购买了一台新型的玉米收割机。图为收割机作业时,哥哥柳辉波拿着一把扫帚徒步跟着机器,以免作业途中机器排风处被碎秸秆堵上。




4.jpeg
玉米收割机买了不到半月时间,柳军辉兄弟俩就收到了“淘金”邀请-南下中原抢收玉米。在对收割机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后,他们与同村一台收割机结伴从家乡前往河南许昌、漯河两地玉米种植区,俨然候鸟一样迁徙游走。“河南玉米熟的比较早,等河北的玉米快熟时,我们就会提前返回,恰好赶上自家秋收,这样就两不误”,柳军辉谈起生意经这样说。图为柳军辉正在擦拭收割机后仓监视器屏幕上的尘土。




5.jpeg
随着收割机的发动,狭窄的驾驶室内温度迅速升高,虽然有电扇,可依然是热风扑面。“这里面的温度差不多有40℃,你受不了的”,习惯了这样环境的柳军辉平淡地说。虽然现在已进秋季,但“秋老虎”带来的高温仍挥之不去,中午几十亩田收割下来,脸和脖子上全是汗水,扬起的灰尘与玉米碎秸秆皮让皮肤奇痒无比。




6.jpeg
秋收这段时间,柳军辉兄弟俩每天五点起床检修维护收割机,6点准时下地收割,早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天气好的话,一天大概能收割70亩玉米,忙起来有时都顾不上吃饭。“在河南作业的时候,我和军辉有两天没怎么吃饭,晚上作业一般都要持续到零点左右”,哥哥辉波略显疲惫地说。




7.jpeg
中午,姐夫为俩人送了饭,并替换兄弟俩去收割作业。此时的室外温度达35℃,兄弟俩坐在未收割的玉米阴凉下快速地吃着饭。




8.jpeg
由于在田地里没地方洗手,柳军辉直接用沾有机油的手吃饭。




9.jpeg
主家为他们买来了饮料。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06: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金灿灿的玉米棒从收割机仓内卸在拖拉机上,喜获丰收,村民准备运回家里。




11.jpeg
玉米收割机的后仓装满后,机器正在往拖拉机上卸玉米棒。




12.jpeg
柳辉波说:“和弟弟南下河南秋收虽然辛苦,但9天时间里挣了1万多块钱,这让我俩更有信心了。”图为严重缺乏睡眠的柳辉波直接躺在地上睡着了。




13.jpeg
现在,玉米收割机的普及,使得秋收时间大大缩短。同时,随着机器不断研发改进,田地也得到了科学管理。




14.jpeg
“以前秋收要经历刨秸秆、掰玉米、清农田、犁地等7道程序,秋收完成最起码要用20天时间,而现在一天就能解决,这样我后天就能出去打工了!”坐在地头上等着使用收割机的村民王建民说道。




15.jpeg
晚上八点,柳军辉兄弟俩仍在收割作业。停在田间小路上的一辆拖拉机正在等待着收割机的卸仓。




16.jpeg
在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我很庆幸经历了从传统的收获方式到现代机械化方式的转变,我们也变成了新一代的农民了!”柳辉波嘴里叼着香烟边走边感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3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9 04:27 AM , Processed in 0.0594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