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1

[影乐之声] 云也退:被命运“眷顾”的一群强迫症患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9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8-09 云也退 大家




摘要ID:ipress

他们肌肉迸突,身形俊美,他们是庄重的,既释放又约束体内强大的力量,每一帧画面都恍如群雕,带着观众远离荷尔蒙的领域,进入希腊悲剧的国度,并思索一个回避不得的主题——命运。


看了两年的现代舞双周节,三次大型展演,获赞最高的都是来自以色列的舞蹈团。7月下旬在北京的这一场,一个新成立不久的L-E-V舞团演出《强迫症之恋》,演毕后掌声与欢呼地动山摇,楼上的观众差点想从看台上跳下来。后来的几天内,来自德国、西班牙、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舞团,便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了。现代舞是纯粹、直接、无法蒙混的艺术,有瑕疵的编舞和表演,观众定然会报以生理反应:以手加腮,困意连连。



▲近日,以色列L-E-V舞团在北京演出《强迫症之恋》

L-E-V的编舞和演员都是以色列的犹太人,他们为何善舞?或为何善于一种极富力与美的舞蹈?本次展演中,来自西班牙和德国的演员,都无法抹消身上那种来自老欧洲国家的散漫和随便,有时,他们莫名其妙地突然大喊一声,而当音乐有意停止的时候,也没能做出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而以色列人的舞蹈,严密,精致,意蕴深沉,所有演员既是互相配合的整体又是魅力十足的个人。他们完成每个动作时都肌肉迸突,身形俊美,但舞台并没变成一个阳气蒸腾、每个人都恣肆地傻笑的健美秀场;他们是庄重的,既释放又约束体内强大的力量,每一帧画面都恍如群雕,带着观众远离荷尔蒙的领域,进入希腊悲剧的国度,并思索一个回避不得的主题——命运。

舞蹈在犹太人的圣经——《旧约》里提到不多,但意义很明白。《出埃及记》中讲到,摩西在西奈山上跟上帝说话,其间,他的哥哥率领众以色列百姓在山下铸了一只金牛犊,给他献燔祭,然后坐下吃喝,围着偶像唱歌跳舞。山上,耶和华就告诉摩西:

“下去吧,因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已经败坏了。”

摩西下山见到情形,大发雷霆,一把火烧了金犊,跟哥哥亚伦说:“这百姓对你做了什么,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很有心机的亚伦回答“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崇拜偶像是大罪,此时的舞蹈亦等同于极恶的行为。

不过稍后一点,耶和华以神力护送以色列人过红海,亚伦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手里拿着鼓、众妇女也跟他出去拿鼓跳舞”,此时的舞蹈就为上帝所悦纳。后来,大卫王也曾为上帝的荣光而起舞。总之要看目的,为荣耀上帝而起舞是好的,把人的注意力引向舞者自身,引向身体,便为邪恶。保罗说过,婚姻之外的双人舞会勾引人尤其是男性的欲望,故而“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提摩太后书》)。保罗虽是《新约》中人,对舞蹈的区分和理解,则是从犹太人的《旧约》一脉承之。

《强迫症之恋》的六名演员,单看身体,每个都足以勾引人的欲望,尽管德国、美国、西班牙的舞者同他们一样身材高大傲人,但以色列演员就是多了一股独特的气息,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神采——不单单来自崇拜上帝,更多的可能源于其身居以色列的体验。他们的动作,劈裂黑暗,踢起尘埃,抚摸彼此,扭转关节,不管涵义多么丰富,无不有强力奔涌而出,气场浩荡,空间因他们的存在而顿时有点局促。然而,所有强力的释放似乎都是奔着一个方向而去的,在沉郁的配乐下,舞者在寻找一个预先就知道它会是怎样一番光景的结局。《强迫症之恋》的编舞灵感本身源于一首同题的诗,看完舞后,我觉得这首诗就是为他们写的,他们共同的国族灵魂里,就有强迫症的因素。



▲现代舞剧《强迫症之恋》

这个意识是对命运的意识,这个灵魂是有关“命定如此”的灵魂。

悲剧意味就是由此而生的。看以色列人的舞蹈,有时还有他们的雕塑,我永远会想到《旧约》里最著名的一位犹太士师,也是悲剧英雄——参孙。

耶和华赋予参孙以强力,他可以手撕狮子,“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样”,过了些日子他重新见到死狮,见到一群蜂子和蜜在死狮的体内,就“用手取蜜,且吃且走”,还带回去给父母吃,行事酷似中国神话里的哪吒。他制谜给人猜,刁难众人,差点连累了自己的妻子,他跟人打闹,动不动就杀掉许多人,他曾用“驴腮骨”杀掉了一千个非利士人,最后引起了非利士人的憎恨。他们派了美丽的大利拉去勾引参孙,诱骗后者说出了他力大无穷的秘密:头发。大利拉找来了人,偷偷剪掉了参孙的发辫,然后非利士人俘获了他,挖掉他的眼睛,把他捆在铁链上示众取乐。

参孙,英文作Samson,不要想到那个韩国人的牌子;以色列名作家大卫?格罗斯曼在《狮蜜》一书中说,Samson同希伯来语里的shimush有关,shimush的意思是“用”:上帝用他,女人用他,他也从被他人所用里找到乐趣。鲁本斯的名画《参孙与大利拉》,画了参孙沉睡在大利拉怀里,一个非利士人擎着蜡烛,另一个人动手剪他的金色发辫。参孙裸露的后背上肌肉如山峦起伏,他健硕的肩膀、大臂与小臂,垂在地上的左手都仿佛随时能握紧,擂毁山河,而现在却任人摆布。

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在《旧约》里,只要被耶和华所离弃,就唯有败死一条路。传统的释经者当然将参孙看作一个值得记取的教训,他犯了错,身为犹太人,上帝所选之民,不可荒悖淫邪,尤其不能迷恋外族的女子。然而,悲剧之成立,在于剧中人并不是因为愚蠢或致命的疏忽而犯错和堕落的。他们必须如此,别无选择,以自己的起落兴衰来印证神意的万能。

参孙故事的文化意义在慢慢变迁。犹太人之所以是一个超级成熟的民族,是因为他们自幼所读的第一本文学就远非道德读本,告诉你何为对,何为错,怎样做能成为“好孩子”;圣经故事具有无限的阐释空间,经过后世的演绎,它像折光镜一样折出各种色彩。参孙是败亡了,耶和华放弃了他,但是,为了避免参孙的命运,人就该自我约束,或干脆放弃对强的向往?

鲁本斯的画让我有所顿悟:如此雄伟的人,岂能落到如此这般任人摆布的境地?除非他自己想。作为现代人,我相信参孙并不愚蠢,也没有故意亵渎兴起自己的上帝。他是另一种人,一个为爱而生的巨人,他爱大利拉,甜甜蜜蜜地把自己委身于毁灭的命运,绷紧的肌肉懈怠了,睡着了,在温柔乡的无上欢愉中阳痿;而大利拉也不是传统解释中的一个令人痛恨的女人,她也是被更强的力量所挟制,不得不背叛了自己对参孙的爱,把他出卖给了他的仇敌。悲剧,黑格尔说得好,就是“对与对的冲突”,命运是一道预先写好了的算术题,你在其中,只能去膨胀,去狂妄,或者去嫉妒、纵欲、自卑自弃。

所以以色列人能做出最令人惊叹的现代舞。《强迫症之恋》里的那些演员很像一个个现代参孙,他们的强大带有一种不得不如此的意味,威猛而乖张,雄健而不失仪式性,因而启人深思,也因而富于古典的悲剧美。在一个民主化和相对主义的世界里,关于美的一大批传统标准都阵亡了,但在以色列的现代舞艺术中,你却能感觉到它被如此完善地保存着,犹如当年,摩西与上帝立的约被保存在约柜里。

参孙死在宴会上。非利士人大吃大喝,把失去双目的参孙捆在两根柱子之间取乐,那时房间里有很多人,非利士人的众头领都在场,就连房顶上还呆着多达三千名观众。悲剧在此时进入结局:

“参孙求告耶和华说,主耶和华阿,求你眷念我。神啊,求你赐我这一次的力量,使我在非利士人身上报那剜我双眼的仇。”

他用力拖动柱子,房塌了,房内房上的人死于一旦。不管耶和华无数次严惩“专于作恶”的以色列民,对那些与以色列为敌的异民族如非利士人、米甸人、摩押人、以东人,总是如踏草芥。我在电影和文学作品里看到很多诱敌深入同归于尽的画面或情节,都觉得是对参孙故事的模仿。在犹太人的精神版图中,命运是游离于他们的掌心之外的,但他们也会感动于参孙那样的相信——相信耶和华会帮助自己,哪怕只是出于一个私人的目的(“报剜我双眼的仇”)。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也能气势磅礴地活着吗?犹太人说:能。



▲名画《参孙和达利拉》。以色列英雄参孙被妓女达利拉套出秘密而被非利士人抓走

我必须声明,我在这里谈论的“犹太人”也许仅限于以色列的范围。与其说《强迫症之恋》是“犹太人的舞蹈”,不如说是个“以色列人的舞蹈”。因为犹太人作为群体,内部的差异非常大,例如,一个美国舞团里的犹太演员,就不太可能免于美国式的吊儿郎当,根本演不好《强迫症之恋》这种严谨的、富于古典美的舞蹈。一线的发达国家,很难企及以色列的活力,待在其他国家的犹太人,总是不像待在以色列那样,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资源之间的关联那么密切深邃,因为以色列是圣经土地上的国家,拥有耶路撒冷,在圣城的神圣属性以及紧张氛围直接辐射的范围之内。他们总是用力地活着,视明天为末日,时时眼望上苍;即使那些演员在场馆外击掌高歌,完全松弛,同舞台上的样子判若两人,我仍然能在他们的面孔中看出一种罕见的沉郁——命运的“眷顾”加诸他们身上的烙印。




作者:云也退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独立记者,书评人,译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9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1:06 PM , Processed in 0.0730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