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史地人物] 《新青年》:“我要去火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7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7-1 08:56 PM 编辑

新浪图片  2015.04.06 22:02:18


1.jpg
春节前,面向全球招募志愿者的“火星一号”移民计划公布了男女各半的100人候选名单,候选者中包括科学家和学者,以及爱好天文、追求极致和勇于冒险者,4名华人入围,李大鹏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为“单程之旅”,一旦出发就不再回地球。摄影:周守静




2.jpg
李大鹏,1982年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学院。他的过往经历与成为一名宇航员并没有太大联系。或许是在参选前自己录制的一段自荐视频,让他表现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热情,最终入围百人名单。“火星一号”是由荷兰一私人公司主导,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




3.jpg
李大鹏用的手机显得古旧,他说,自己很少赶时髦。经央视大年初三报道后,他的生活进入各种采访和“问候”状态,也有不少人质疑项目的真实性。李大鹏说:“争议声和质疑声确实不断,但是我不怎么在乎。”同时,他清楚地明白,自己距离首批前往火星的4个名额还有距离。




4.jpg
不过,在登上宇宙飞船之前,李大鹏只能按现有的方式活着。2015年3月8日,邯郸市的家中,李大鹏被他的儿子拽出厨房,他的母亲在为一家人准备晚饭。前段日子的“忙碌”更像是大鹏对平淡生活的抗争。“这几天刚安静点,”大鹏说,“谁也不知道这一阵热点过去后会如何。”




5.jpg
李大鹏大学毕业本想留在北京,但在母亲的反对下,调回了邯郸市林业局从事农艺工作,过上了朝九晚五的平淡日子。他坦言,自己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平时就喜欢参与各种活动。李大鹏说:“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现在有人出数亿元帮你圆梦,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6.jpg
李大鹏家中的书架中间,有一格摆满了关于太空移民的书籍,这些书是他航天知识的主要来源。书柜的右边摆放着李大鹏妻子的婚纱照。知道李大鹏有去火星的想法后,他的妈妈和爱人曾表态:“只要不离开地球,去哪都行。”但大鹏说,现在谈这个话题太早了。




7.jpg
生活中,李大鹏乐于去尝试那些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现实。他是百度贴吧“二胎吧”的吧主,平日里为开放二胎呼吁。入围“火星移民”计划后,他把新浪微博的名字变成了“火星一号李大鹏”,还时不时转帖或发表一些太空知识相关的微博。他的母亲坐在他身后看他摆弄电脑,若有所思。




8.jpg
2015年3月7日,李大鹏应邀,从邯郸赶到石家庄参加河北电视台的一档直播节目,他在电视台门口打电话给编导。虽然上海也有电视台曾邀请他去作访谈嘉宾,但那些毕竟是录播,这天,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现场直播即将开始。




9.jpg
登场前,造型师为李大鹏化妆,主要也就是在脸上补补粉,让面部在灯光下看着精神些。李大鹏的一贯的衣着朴素,发型也与年轻时差不多。




10.jpg
直播前,节目组为配合访谈,临时找了一些关于火星的资料图片。但是,图片上火星的位置并不突出,李大鹏也没有随身带资料。最后,在直播的时候省掉了这个科普问答的环节。




11.jpg
节目组把关于火星移民的环节放在后面,李大鹏端坐在休息室里等待。他看着来自登封市一家武术学校的表演队排练,思索着登场的台词。在下午的彩排中,李大鹏想表现得幽默活跃一些,但是主持人希望他像专家一样沉稳。




12.jpg
在现场的嘉宾互动环节,除去用手外,李大鹏需要想办法,将乒乓球从绑在身后的小盒的一个小口处摇出。




13.jpg
整档节目的直播中,主持人并没有问过多的专业问题。作为嘉宾的李大鹏,最终在节目中游戏环节赢了几桶油和液晶电视等奖品,他像个孩子一样的开心。




14.jpg
李大鹏没想过留在石家庄过夜,完成直播后,他便带上奖品立刻离开了录制现场,坐上21:50的高铁回到邯郸与家人相见。




15.jpg
2015年3月8日,在邯郸的一处加油站内,李大鹏盯着油表,妻子在一边逗孩子。除了少数人真心相信并祝福他,更多的人质疑“火星一号”,认为其本身就是一场商业骗局。李大鹏也说,如果入选者因为火星计划获利,收入的75%要分成给公司。不过,李大鹏认为这也是一种筹款方式。




16.jpg
“只要那家公司把钱用在与’火星一号’有关的项目上就行,至少现在别人没拿钱去买车、买豪宅。”李大鹏说。饭后,李大鹏牵着孩子在楼下散步。因为“去了以后就见不到爸爸了。”儿子也开始反对火星计划。离首批登陆火星还有十几年,李大鹏说,在这之前他希望再要一个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4:48 PM , Processed in 0.3201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