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吴家翔 戴柏 编辑/邹怡 2015-03-19
2007年,仇和赴任昆明后,继续着他在宿迁就已开始的大拆大建。在离原来的市区十五公里的地方,新的城市在建设,曾经的村庄在被摧毁。
与仇和一起来昆明的,是他在宿迁就已合作过的商人刘卫高。2008年,他通过低价获得了位于滇池东岸的700余亩土地,在此建设号称中国第二大商贸城的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
2009年,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期正在建设中。为了使这个离城遥远的巨型市场集聚人气,仇和用行政手段关闭了市区的所有批发市场,将业主强制迁移到此。这样的举动曾引起了数万商家堵路申冤的群体事件。
2010年5月,更大范围的拆迁开始。为了建设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二期项目,政府准备对塔密、白塔、照西、金牌、五腊、宏仁等村进行拆迁,而这些村子并不在当时政府规划的城中村名单上。在宏仁村,拆迁人员遇到了强烈的抵抗,而另外的几个村子则在数月的时间内被彻底拆除。
2010年7月1日,数百拆迁人员冲入宏仁村与村民对打,造成数名村民重伤,其中一位村民的一只眼睛被打瞎。在冲突中有一台挖掘机被烧毁。如今这台挖掘机依然矗立在村口。宏仁村的拆迁之所以受到强烈抵抗,是因为村民们刚刚利用之前的征地补偿款和一部分银行贷款,按照城市小区的规划,修建起了自己的新村。而新村也将被征收和拆除。
冲突发生后的数年中,拆迁方一直在进行拆除宏仁村的尝试,他们将挖掘机开进村庄,推倒那些已经签字的村民的房屋,将各处路口堵住,造成村民生活的不便,以此逼迫他们签字离开。而村民则群起围住挖掘机,制止这些对日常生活的破坏行为。这些情节在社会学研究者朱晓阳和李伟华所拍摄的纪录片中被完整的记录下来。
李绍荣是当时组织村民进行抗争的六位村民代表之一。在2012年底,他高票当选为官渡区的人大代表,次年,又在宏仁村的选举中高票胜出,成为宏仁村民小组的组长。此后,他继续组织村民抵抗拆迁,并试图恢复村庄的日常生活。
宏仁村的田许焕老太太双目失明,独自住在一所“一颗印”老宅中。她整日为拆迁的事情担忧,说老宅被拆除就没有去处了。”一颗印“是滇中民居的典型样式,如今在滇池东岸已所剩无几。
宏仁村周围的其他村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拆迁开始后的数月内,这些村子都被彻底拆毁。五腊村也很快被拆除,整个村子只剩下了村庙圣恩寺。这所寺庙初建于明代,重建于清末,是官渡区不可移动文物。但不可移动文物的铜牌在拆迁开始前就被村委会收走。
在五腊村的废墟上,来回收钢筋的外地人搭起了帐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