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1|回复: 2

[史地人物] 《摄氏度》No.89期:铁道线路工的“房车”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3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4岁的董旭是太原工务机械段的一名线路工。他们这个工作队主要负责新建和维护线路的铁轨回收装卸任务。
      一列由两节绿皮火车改造而成的“房车”加上四组吊臂起重机车既是他们的工作场所,也是他们常年流动的家。这种“房车”专业名称叫工程宿营车,由机车牵引随工程迁移,野外作业时,工作队20多人全部在工程宿营车上吃住休息,靠近有旅馆的地方时,为减轻宿营车的生活压力,队员们就近住进旅馆,董旭和他的三个押运同事继续留守车上,负责宿营车的维护和安全工作。
      提起这种常年不固定的流动生活,老董介绍起来貌似那么随意而简单,实际上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繁琐。
      ■本网特约摄影师:李子中
      ■本期主编:刘 昱
      ■整理编辑:苏 航


1.jpg




2.jpg
2014年12月21日,早上8点,董旭在车上做饭。




3.jpg
同事郭继红起床洗脸。昨晚他们加班到凌晨一点。




4.jpg
打扫车厢卫生。




5.jpg
一边吃饭一边谈论昨晚的天气。




6.jpg
自己腌制的咸菜是早餐中必不可少的。




7.jpg
车上养了一只小花狗,闲暇逗乐解闷,大家都叫它“宝贝”。




8.jpg
做饭、打扫卫生这些额外的活都是无偿的,用老董自己的话说叫“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9.jpg
队友从驻地买来了羊肉和菜,老董说想给大家做羊肉串。




10.jpg
这两天停留的岚县站因为在赶进度,站里人多机械多,所以一般是临近傍晚才开始收轨和卸轨工作。宿营押运员聚在一起聊天。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0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3 12:23 PM 编辑

11.jpg
车上没有电视,手机上看小说便成了一种常见的休闲。




12.jpg
下午4 点,工作队接到指令,准备开始工作。




13.jpg
上班之前,老董给锅炉加煤看火。




14.jpg
另一节车厢发电,为工程起吊机提供电能。由58岁的押运员要保证负责。




15.jpg
每次上岗前老要都不忘把自己的上岗证戴上。




16.jpg
吊机采用电能,操控手都各就其位。




17.jpg
今天的工作任务就是把这些堆放的临时轨收起,卸放到指定的地点。




18.jpg
车上车下,各司其职。




19.jpg
虽是机械作业,但也必须人工打帮手。




20.jpg
老董一边拉住起吊机的勾子,一边观察另一端的同事,协同配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用卡子卡好铁轨后,老董给吊机操控手示意。他说,常年这个动作能预防肩肘炎的毛病。




22.jpg
晚上9点,宿营车旁灯火通明,今晚老董不用做饭,一会儿段里会派人来送饭。




23.jpg
12月22,冬至日。岚县段任务完成,宿营车即将返回太原,老要站在车门口看着远处的岚县城。




24.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12:16 PM , Processed in 0.0700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