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4|回复: 0

美股评论:富国未必永远富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7 08: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10月07日 20:12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马什(David Marsh)援引国际货币基金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国际收支和资产管理自有其复杂性,经常账盈余可观,不见得意味着海外资产持续膨胀,而经常账持续赤字也不见得等于债务的不断增加。

  以下即马什的评论文章全文:

  俗话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话当然有道理,但是,也只是在某种情况下才有道理。

  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最近就进行了一次研究,分析全球主要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力量平衡,结果发现,那些最重量级的经常账盈余国家如中国、德国和新加坡等,过去七年来在如何保存自己财富这方面都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倒是那些巨额赤字已成为习惯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这方面的表现要出色不少。

  研究指出,尽管欧洲的局势在过去两年当中相对稳定,但客观说,欧元区和瑞士(瑞士虽然保留了自己的货币,但他们的瑞士法郎也和欧元挂钩)依然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源头。以美元计,全球经常账盈余最可观的五国,有三国都在这一集团中,分别是德国、瑞士和荷兰,而且与此同时,六个外债最多的国家中,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三国也都属于这里。

  以绝对数量论,美国毫无疑问是全球第一债务国,截至2013年底,净债务5.7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4%),相当于第二位西班牙1.4万亿美元的四倍,但美国的整体表现却相对平稳。以美元计,美国的外债在2007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增长近两倍,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债务膨胀和外国人所持有的美元定价资产涨价也有很大关系,这也再度证明了美元在世人心中的避风港地位。

  国际货币基金指出,国际储蓄流入美国,而且这些投资还能得到较高回报,这就使得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储备货币的地位愈加巩固。

  国际货币基金指出,尽管2007年至2009年金融巨变以来,经常账国际收支局面已经历了大规模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对全球债务不均衡几乎了无影响,而后者正是他们眼中的重大威胁。国际货币基金指出,无论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领域,那些大债务国“在市场情绪变化面前依然极为脆弱,而这显然就意味着系统性风险的持续存在”。

  据国际货币基金的数据,那些较为重要的新兴市场中债务比较可观的国家,比如巴西、印度、墨西哥和土耳其,分别是全世界第三、七、八和九债务国,似乎是这方面风险最大的,哪怕他们各自的债务问题自2006年以来都得到了相当的控制。

  这些关于全球债务情况的调查,关于资本和贸易流动的调查能捕捉到典型的国际收支客观数据,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决策工具箱中,很可能会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些国际货币基金执行董事会的成员国正在大力提倡这种分析,希望这能够成为国际货币基金判断各国经济健康程度时的关键参考。

  在债权国方面,日本是以绝对数量计的全球第一大债权国,而且还在拉大与第二位中国之间的距离,这一来是由于该国的低增长,二来也是由于他们持有的海外资产增值。日本的净外国资产2013年底时价值3.1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62.4%),较之2006年的1.8万亿美元(41.2%)大幅增长。

  中国的净外国资产为1.7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17.8%),绝对数量较2006年的4760亿美元也增幅惊人,但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当年也已经是17.0%了。

  另外一个不像他们这样起眼的角色是新加坡,全球第十大债权国,尽管有着可观的经常账盈余,但他们的净债权从2006年到2013年其实是缩水了(从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51.0%减到213.9%),这主要应归归咎于对他们不利的增长差异和估值效应。(不过以美元计,他们的外国资产倒是从3710亿美元增到了6370亿美元)。

  全球第三大债权国德国,其外国资产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6.9%膨胀到了46.2%,虽然有所增加,但和他们庞大的经常账盈余颇不相称。在其他欧洲债权国当中,全球第五大债权国瑞士的表现也不甚理想,而全球第八债权国挪威在将经常账盈余转化为资产增长方面表现则要好不少。

  中国和德国类似,他们的净资产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经常账盈余累积的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当然是因为他们持有的外国资产 -- 很多都是美国国债 -- 收益率相对较低。

  可是,和那些大债权国不同,英国成为了资产管理明星国,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债务管理能力。2006年以来,英镑整体呈贬值趋势,再加上英国和英国投资的一些关键性经济体的增长,使得他们得以在经常账赤字可观的情况之下,迅速减少了自己的外债。

  2013年,英国的经常账缺口是114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4.5%),明显要高于2006年的710亿美元(2.8%),于是,该国也在2013年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常账赤字国。

  可与此同时,英国的外债却戏剧性地减少了。他们的净债务2006年时为762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30.6%),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西班牙。在2013年,英国已不在外债国榜单的前十之列了。

  这份研究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并没给出英国债务的具体数字,但在他们的另外一个数据库中,记录显示,英国的债务2013年仅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和英国类似的还有比利时、加拿大、芬兰、希腊和南非,估值效应都对他们的整体资产负债情况产生了积极影响,抵消了经常账层面的冲击。

  此外,在经常账赤字可观的国家当中,澳大利亚也像英国一样,靠着积极的增长和估值效应得以实现了债务的漂亮削减,2006年到2013年,他们的债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59.2%减到49.6%。

  法国的情况则没有那么理想。该国的经常账赤字2013年为37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1.3%),名列全球第七,大大少于英国。可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外国资产和债务估值效应的消极影响,法国的净外债2013年增到578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20.6%),让他们进入了前十榜单,名列第六。(子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9 11:05 AM , Processed in 0.0330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