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8|回复: 2

[好摄之徒] 【摄影师】袁徐庆:临终关怀医院的老人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7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5-5 10:06 PM 编辑

  【编者按】《最后的时光》拍摄自离摄影师袁徐庆家不远的丽新医院,一个集医院、养老院、临终托老所于一身的地方。在这里,他用镜头记录着临终关怀医院的老人们,他们多数听不见也看不清,在医院里主要做的两件事就是吃饭、睡觉。其实他们很多人活着已经不是单纯为了自己,他们的在世让家人多了一个念想。袁徐庆感受到了一种默默的忧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用作品提醒着我们好好重视自己身边的老人。


  “我觉得我们是要去拍有用的照片,而不是似是而非的东西。表象上很艺术,但是传递的信息却是千人一面,在我看来是没用的东西。”袁徐庆说到。


  袁徐庆,南京师范大学商业摄影专业毕业,德国哈内姆勒认证实验室主管,英国 BBC 合作摄影师,现任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媒体艺术系数字影像副教授。曾获色影无忌 2012 年度十佳新锐摄影师奖、第 21 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银奖、最佳黑白艺术单项奖、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优秀作品奖等奖项。

  Q:谈谈创作《最后的时光》这组作品的初衷吧,为什么选择临终关怀医院的老人这个题材呢。

  袁徐庆:其实这组片子是我一个大系列中的一个部分。《最后的时光》拍摄始于 2009 年前后,当时老婆怀孕,亲戚年迈又住进了养老院,好像命运自有安排。记得那时有个市级摄影比赛,姑姑找了丽新医院作为拍摄点,打算拍组敬老爱老的片子参赛,我是陪同。也在那时我确定了《生》、《老》、《病》、《死》作为一个长期项目,《最后的时光》也就是其中的《老》。丽新医院是一个集医院、养老院、临终托老所于一身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默默的忧伤,这种忧伤令我感受良多。显然这是一个沉重的题材,但只有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才能感到这个世界的真实。

  Q:当时拍摄是抱着怎样一种想法?摄影过程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

  袁徐庆:第一次进入丽新医院可以用震惊来形容,相比之下图片就显得单薄很多,没有阴暗狭小的空间体验,没有刺鼻气味的包围,没有阵阵呻吟的萦绕,没有阴郁气氛的笼罩。就在这个离家两公里的地方,我进入了一个自己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世界。我为自己悲哀,也为这个社会悲哀,我们心里成天装着 CBD、三室两厅、惬意工作室,但留给老人们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太少了。老人们和家人的日常观照通常就是墙上的照片。

  其实他们很多人活着已经不是单纯为了自己,他们的在世让家人多了一个念想。他们多数在医院里主要做的两件事就是吃饭、睡觉,听不见也看不清,这种日子我们常人一天也过不了。

  今天医院里的爷爷就是明天的父母,后天的自己。我是个教师,“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的天职,通过这部片子的拍摄,自己有一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感受。以后的中国将是老龄问题严重的国家,自己这组片子通过各种平台展示的话将会提醒我们好好重视自己身边的老人,大家能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多了。项目开始一年左右,看到了刘德华的《桃姐》,一阵强烈的共鸣。看来关注老人问题的不止我一个,深受感动,也一直以此自勉。

  我拍摄时通常会先询问下老先生老太太是否愿意拍摄,其中有一半左右不能够听到我说什么,即使听到了,其中又有一半左右已经无法用言语或动作来表示同意或是不同意。

  Q:《最后的时光》这组片子,感动了很多人。拍摄时你的情绪是怎样的?

  袁徐庆:一组比较出色的照片感动的第一个人应该是摄影师自己,只有镜头前的场景感人才能有感人的照片。有朋友表示那样的场景会按不下快门,也有的问怎样在那种环境下拍好?我说:“当他们是自己的长辈”。

  Q:为什么用黑白来处理这组作品,是为了加强影像冲击力吗?

  袁徐庆:黑白摒弃了色彩干扰,画面直接而明晰,加上合适的影调,容易表达作者的主观诉求。相对黑白来说彩色就要复杂些了,也更难驾驭。让色彩带有情绪和语言,在润物无声的统筹下达成统一的调性,这的确有点难。

  Q:你觉得摄影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或者说收获是什么,你理解的摄影是怎样的?

  袁徐庆:这个越来越不好说,与我来说,摄影是件趁手的兵器,有时她是枪,有时她是催泪弹,有时她是速写本,有时她是明信片,有时她是时光宝盒......当然,她也是饭碗。首先这是我能干好的一件事情,它带给我最大的自信。其次,多年的浸染让我通过镜头看到了世间百态,心态平和,少了些火气。再者,任何专业研究到一定程度都应该在心灵上有所得,说玄乎点,摄影与我就像修行的方式。当自己领悟到了一些真性情,照片也只是副产品了。

  看到女儿一天天长大的照片,真的是一种最大的乐趣。

  Q:在摄影这条道路上,你有没有过要放弃的念头?或者说有没有遭遇过什么困境?

  袁徐庆:摄影与我来说坚持要比放弃容易,如果真的丢掉摄影,我不知道自己还擅长什么?从何处再次找回自信?以前在从传统风光转向纪实的时候特别迷茫,经常毫无头绪的见什么拍什么,但这是必不可少的作业,在无序中逐渐看到了头绪,逐渐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有点技术控,这种偏执一直在主观打压。

  Q:有没有对你影响比较大的摄影师?

  袁徐庆:大学里观念摄影课老师洪磊、暗房课老师张安鲁、朋友唐浩武是现实生活中影响我较大的摄影师,他们给了我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艺术理念等各方面的帮助与教导。最喜欢安德里斯·塞拉诺、荒木经惟、米沙·戈尔丁。他们作品很直接,表达了摄影师的真情实感,没有虚荣和造作。虽然安德里斯·塞拉诺、荒木经惟很有争议、口味甚重,但他们的作品是那样令人过目不忘,一切世俗的禁忌在他们的作品中荡然无存,剩下的就是超脱世外的尽情书写。塞拉诺的《停尸房》、荒木的《死现实》让我引发了很多思考。

  Q:对于以后的摄影创作有什么规划么?

  袁徐庆:要让人记住你的作品,“要么像子弹一样打进去,要么像虫子一样啃进去”。安德里斯·塞拉诺、荒木经惟、米沙·戈尔丁,无疑他们像子弹一样直接而犀利,我就有点像虫子,认准一个目标慢慢啃。我不着急,自己的摄影项目都会花几年去做,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就像花两三年时间完成一个模型作品一样。

采写|迦沐梓 来源|色影无忌 栏目编辑|迦沐梓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最后的时光》拍摄自离摄影师袁徐庆家不远的丽新医院,一个集医院、养老院、临终托老所于一身的地方。在这里,他用镜头记录着临终关怀医院的老人们,他们多数听不见也看不清。袁徐庆感受到了一种默默的忧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用作品提醒着我们好好重视自己身边的老人。




2.jpg
“《最后的时光》拍摄始于 2009 年前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一所临终关怀医院,这所医院坐落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城郊结合部,很小的门脸。医院的环境相当简陋,格局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狭窄的过道两边分割了一个个独立的小单间,单间的面积不大,基本在十个平方左右。”




3.jpg
“每个单间里通常放置了两张床铺,住着两位老人。这些老人都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常常是百病缠身,他们在这样憋仄的空间里消耗着生命最后的烛火,和家人的日常观照通常就是墙上的照片。其实他们很多人活着已经不是单纯为了自己,他们的在世让家人多了一个念想。”




4.jpg
“他们并不曾被家庭和子女遗弃,只是畸形高速发展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压力容不得子女全日照料和赡养老人,最终只得让年迈的父母栖身于这昏暗狭小的单间内。”




5.jpg
“我拍摄时通常会先询问下老先生老太太是否愿意拍摄,其中有一半左右不能够听到我说什么,即使听到了,其中又有一半左右已经无法用言语或动作来表示同意或是不同意。”




6.jpg
“医院的院长也为本院的环境感到遗憾,他说,住院的老人大多来自工薪家庭,不是用劳保住院就是家里贴补,承担不起较高的生活费。医院为了节约费用,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医院自己食堂供应的,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什么富余来改善住宿条件。”




7.jpg
“看到这些,我只感到生命的孱弱和苍白。无论你是盖世英豪抑或风流才俊,到头来只是一掊土,当你走向生命尽头之时所能控制的、影响的其实微乎其微。睁开眼,知道自己的存在;吃下饭,知道自己还能活一阵。”




8.jpg
“每一位老人都是一本不可复制的书,他们的经历是时代的见证,他们的经验是我们学习的源泉。但在当今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中他们又是极易被忽视的一个群落,就像被收获后的植物,在秋风中默默凋零。”




9.jpg
“今天医院里的爷爷就是明天的父母,后天的自己。我是个教师,通过这部片子的拍摄,自己有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感受。




10.jpg
“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每个临终老人得到全社会应有的关爱?这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自己这组片子通过各种平台展示的话将会提醒我们好好重视自己身边的老人,大家能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11.jpg
“项目开始一年左右,看到了刘德华的《桃姐》,一阵强烈的共鸣。看来关注老人问题的不止我一个,深受感动,也一直以此自勉。”




12.jpg
“死生事大。”




13.jpg
“我觉得我们是要去拍有用的照片,而不是似是而非的东西。表象上很艺术,但是传递的信息却是千人一面,在我看来是没用的东西。”袁徐庆说到。




14.jpg
“一组比较出色的照片感动的第一个人应该是摄影师自己,只有镜头前的场景感人才能有感人的照片。有朋友表示那样的场景会按不下快门,也有的问怎样在那种环境下拍好?我说:‘当他们是自己的长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8 04: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怖,不要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5 08:43 AM , Processed in 0.0530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