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4|回复: 3

[史地人物] 《看见》:女艺术家嫁马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014年7月26日,内蒙古达茂旗,艺术家孔宁与一匹蒙古马举行婚礼并亲吻爱马,数家媒体围观拍照,纪录片团队指导画面。孔宁说,她要嫁的,是吃苦、耐劳、坚韧、勇敢的蒙古马精神。究竟是哗众取宠或是真情流露?通过十多天的全程记录,窥探镜头后面真实的“嫁马记”。摄影:吴皓




2.jpg
2014年7月14日,北京,出发前,艺术家孔宁身穿自制的“萨如拉叶子”婚纱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萨如拉”在蒙语中是辽阔、宽广的意思。对于穿这套服装,孔宁的解释是:“我们开车过来,一路上都没见到几棵树,我希望这里能多种一些树,让马儿能乘乘凉,这是一个美好愿望。”




3.jpg
7月15日,达茂旗的夜晚,艺术家孔宁制作的“萨如拉水珠”被一辆当地政府提供的大巴车运送到场地上。“我制作的萨如拉水珠系列,是为了滋润这里的干旱草原。”孔宁这样描述。




4.jpg
7月16日,达茂旗的早上,草原的气温很低,艺术家孔宁从房车(左)下来,在助手的帮助下换上她亲手制作的“萨如拉玫瑰”婚纱,并在达茂旗安达堡子古城完成一次徒步穿越。在孔宁看来,玫瑰是爱的象征,这件“萨如拉玫瑰”婚纱作品表达了人和大自然间永恒的爱。




5.jpg
孔宁身着“萨如拉玫瑰”婚纱在达茂旗安达堡子古城徒步穿越。在她身后纪录片团队进行着拍摄前的准备,孔宁不忘掏出手机给自己来一张自拍。




6.jpg
7月16日晚,纪录片的工作人员在拍摄结束后整理收拾草原上孔宁制作的“萨如拉星星”婚纱作品。孔宁希望,“萨如拉星星”这件作品能够照亮夜晚的草原,给这里的牧民带来些许温暖,光明和希望。




7.jpg
7月17日,艺术家孔宁身穿自制的“萨如拉蓝宝石”婚纱作品在撒哈儿景区拍摄行为艺术的间隙玩自拍。在艺术家孔宁看来,“萨如拉蓝宝石”代表了内蒙古广阔而湛蓝的天空。




8.jpg
7月17日晚,艺术家孔宁与一位达茂当地的领导在篝火前畅谈蒙古族文化,草原文化。“当地的领导对我的创作计划很支持,也对草原文化也有着很深的情感,我看了他给马写的一些诗句很有感触,一般来说与政府合作创作艺术项目总会受到限制,但这次创作我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孔宁说。




9.jpg
7月18日,艺术家孔宁开始了在达茂旗草原上的“萨如拉生命赞歌”油画作品的创作,绘画间隙,她在帐篷里休息。作为“嫁达茂蒙古马”行为艺术的一部分,孔宁花费了四天时间,在一个高1.8米长20米的,仿蒙古包白色帐篷上作画。




10.jpg
7月18日,艺术家孔宁在创作“萨如拉生命赞歌”油画作品时突然看到远方跑来一群马,她丢下笔刷兴奋地追上去想要与马跳舞。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在草原的蒙古包上作画时我哭过几次,和以往在工作室不一样,这里的草原上风沙特别大,创作过程比较艰难,但都挺过来了,也算是在考验我的意志,让我体会到蒙古马坚韧不拔的精神。”艺术家孔宁说。




12.jpg
7月20日,绘画创作之余,按照纪录片导演的安排,艺术家孔宁身穿自制的“萨如拉叶子”婚纱作品在内蒙大草原上追逐蒙古马。




13.jpg
7月20日,草原的夜晚,天色暗得很快。结束了这天的绘画,油画作品“萨如拉生命赞歌”的主体部分创作也接近尾声,艺术家孔宁一脸轻松,等待着与她的工作团队返回旅馆。




14.jpg
7月21日,随着孔宁白大褂上油彩的增多。“萨如拉生命赞歌”油画作品的主体部分创作即将完成,孔宁站在帐篷前感叹:“我想让内蒙的草原和在草原上生活的马呀、羊呀、牛呀、天空、云彩和星星都能看到我在为它们作画。”




15.jpg
7月23日,天降大雨,“萨如拉生命赞歌”油画作品的绘制工作被迫停止。给蒙古包罩上雨披之后,艺术家孔宁在房车里休息打发时间等待雨停。




16.jpg
7月23日晚,经过最后的挑灯夜战,“萨如拉生命赞歌”油画作品完成。车灯打亮了近处的草坪,为孔宁指着回去的路。降雨带也已飘到了远方,在地平线处孕育着闪电,却很难听见轰隆的雷声。




17.jpg
7月24日旁晚,在“萨如拉生命赞歌”油画作品旁,一只高8米,长10米的“大马”被矗立在达茂旗那达慕旅游文化节主会场上。马身用水泥和亚克力钢筋钢丝材料构成,制作了大概两个半月。在北京做好马的各个部分后,运送到达茂旗的那达慕会场组合完成。




18.jpg
马肚子里装有一个以孔宁自身形象为模板的硅胶塑像。塑像身穿绿叶婚纱向外眺望,艺术家孔宁说,“我想借助这个装置作品来表达我对大自然那种永恒的爱,我在马肚子里即表达了安全感,又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相结合,相互依存的情感。”




19.jpg
7月26日,是“嫁达茂蒙古马”的正日子,艺术家孔宁将在内蒙古达茂巴音宝格达与一匹蒙古马举行婚礼。婚礼仪式开始前参加仪式的演员正在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安排。




20.jpg
艺术家孔宁身穿自制的红宝石婚纱出现在婚礼仪式的现场,然后根据纪录片摄制组的安排,做活动开始前最后的准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在歌舞和一些民俗礼仪之后,仪式渐渐被推向高潮。在司仪的指挥下,一匹作为“新郎”的蒙古马被工作人员牵到会场。




22.jpg
面对怎么多的镜头和话筒,“新郎”蒙古马显得有点焦虑,并不是太配合。人马互吻之后,礼成。艺术家孔宁强调:“我并不是真正嫁给马,而是嫁给蒙古马身上的精神,通过嫁马的形式来给别人带来一种思考。”




23.jpg
礼成、拍照、采访,在纪录片拍摄组的要求下,艺术家孔宁牵着马拍了几组镜头之后,“嫁达茂蒙古马”的仪式正式结束。“新郎”蒙古马被当地牧民牵回装车运走。




24.jpg
内蒙古达茂旗的草原上,艺术家孔宁的拍摄团队与成群的蒙古马交相呼应在地平线上。在孔宁和她所追求的蒙古马之间,也许永远隔着镜头和一堵墙。就像行为艺术,行为的本身就是“哗众取宠”,想表达的意义却非常单纯,目的仅是为了唤起一些思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女艺术家嫁马记

  图/文 吴皓

  跨界艺术家孔宁简介

  孔宁,1958年8月29日出生在边境城市满洲里,做过检察官、律师,目前在生活在北京。生活经历涉及法律、写作、电影、油画,是北京的跨界艺术家,油画作品用色大胆,被很多艺术机构收藏。她设计的玫瑰城堡也是北京文化艺术家们相聚的地方。

  2014年7月14日孔宁带领她的创作团队从北京来到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进行名为《嫁达茂蒙古马》的行为艺术。为期十天的“嫁马”仪式中,孔宁身穿她亲手制作的几套“萨如拉系列”婚纱,从达茂旗的岩画开始追寻蒙古马的历史痕迹。一行人经过金长城、敖伦苏木古城等历史遗址,最终,寻找一匹具有象征意义的蒙古马,7月26号在达茂巴音宝格达敖包完成“婚礼”。期间,孔宁还在草原上创作了名为“萨如拉蒙古包”的巨型画作。

  摄影师:解释一下你所制作的服装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孔宁:其实这个艺术项目的主题是人类和自然的爱,作为一个艺术家,只能用这种艺术的手法去表达这种爱,实际我是在追寻蒙古马的精神。“萨如拉”在蒙语中是辽阔、宽广的意思,我制作的“萨如拉水珠”系列,是为了滋润这里的干旱草原。

  那天我去当地马王的家做客,离开的时候一直回头望,当时我就在想,在这个孤寂的草原上,到了夜晚都是那种黑乎乎的感觉,显得苍茫而孤寂。虽然内蒙古的牧民都很坚韧勇敢,但他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呢?我感觉有些伤感,所以我希望用“萨如拉星星”系列作品来照亮夜晚的草原,能够给这里的牧民带来些许温暖、光明和希望。

  “萨如拉叶子”就简单了,我们开车到这里一路上都没见到几棵树,我希望这里能多种一些树,让这里的马能乘乘凉,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

  至于这套“宝石婚纱”系列,是源于蒙古马精神里所包含的忠诚和诚信,我觉得宝石就象征了这种忠诚。我用了红绿蓝三种颜色来制作,这三种颜色也是蒙古族最崇尚的三种元素:蓝色代表了蓝天,红色代表太阳,绿色代表草原。

  摄影师:蒙古马身上有什么样的精神感染了你,让你决定“嫁”给蒙古马?

  孔宁:习近平主席今年春节到内蒙古考察时说,我们中华民族要有蒙古马的精神。实际上我作为艺术家并不关心政治,我平时也不看报纸,我的父亲是骑兵出身,我生长在内蒙古,我从小对草原和蒙古马有一种血缘上的感觉,我想,这是一方面原因。再者,蒙古马身上那种勇往直前、吃苦耐劳、坚韧勇敢、有担当又忠诚,这些精神在蒙古马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人类需要有那么一种魂,那么一种精神。我认为全人类都需要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我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能体现出这种人与自然永恒的爱。

  摄影师:你觉得你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你现在的创作造成了什么影响?

  孔宁:我小时候确实和别的小孩不一样,有时日子过的好好的突然会哭啊,比如想到非洲的儿童生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就会很难过。小时候看的一些纪录片对我的影响很大,那些非洲的干旱,因为食物短缺而饿死的儿童,包括一些越南战争的内容,都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性格和目前的创作。我出生成长的满洲里,当时中苏关系紧张,小时候睡觉都睡不安稳,总是担心受怕,害怕战争的爆发。这种恐惧心理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也深深影响了我的创作。我的许多作品里都会透露出这种情绪,美丽绽放的玫瑰下,人们的眼神中都包含着恐惧。

  摄影师:你如何评价你自己,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宁:我一直和别人说自己是一个三无人员。无国籍,我很向往整个世界能够早日实现和平,我希望全世界能像一个国家一样,只有不同的法律和文化,而不分国籍;无性别,我认为现在的社会,男女分工越来越模糊了,男人的活女人也能干,没有什么谁砍柴,谁绣衣服的规定,作为女人应该自强自爱自尊自立,应该有一种女权精神,不能堕落和颓废;无年龄,现在的世界太成人化了,我觉得每个人来到地球上应该简简单单的,都像孩子般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人与人之间不要那么复杂和狡诈,所以我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无年龄的人。

  我从小到大都特别愿意劳动,不管是有偿还是无偿,我都愿意,也不会讨价还价。我做律师的时候,没钱的人找我打官司我照样会打,只要自己有精力都会做尽力做。我自己设计了玫瑰城堡,画了600多幅油画,一般我不会闲下来,我觉得只要活着就不要浪费每一分钟去表达。后来我觉得我自己身上确实有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图享受。我并不希望每个人都像我这样,但我确实是这样,每天拼命地去创作,去表达,有时累得快吐血,但依然很快乐,很多人把劳累当成一种负担,我却没有,只要一觉醒来,身上还有劲儿,就觉得很快乐。

  我的艺术创作可能和我小时候不太爱学习也有关系。我从小就愿意和大自然接触,喜欢与大自然和天空对话。从小我就爱独立思考,学到的很多知识都不是来自书本。这也和我妈妈有关,我小的时候,妈妈很爱写剧本,写诗歌,听古典音乐,我现在也很爱听古典音乐和交响乐,生命中只要有音乐和绘画,我就觉活得挺高兴的。现在我自己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要不然我会在压抑中崩溃。我这个人其实很排斥别人对我的影响,从小就很独立,印象最深的是父母在文革时期对我的教导,他们告诉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会吃饭,其他什么都不重要。这种教导很质朴,也让我更有空间去发挥想像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摄影师:在你看来艺术是什么,你通过艺术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孔宁:在我看来艺术可以让人真正成为人。其实我所有的行为艺术和绘画就是围绕着两个主题,人性和环保》。像2007年所做的行为艺术《刹车》,目的是为了呼吁废除死刑;在《沙漠绿人》系列中,我画了一幅长15米的油画,我希望人类能给沙漠一种爱,对大自然多一点关爱,而不仅仅是消费自然;在《沙漠水珠》系列中我制作了九个巨大的水珠装置作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世界上只剩下这九颗水珠我们怎么办,这也是我对环境破坏所进行的思考。

  摄影师:做艺术家之前你的工作是律师,为什么选择放弃高薪的律师工作而做艺术家?

  孔宁:我从小就很喜欢艺术表达,但一直没有时间去做。以前做律师是也忙于各种案子的工作,留给自己表达的时间很少。2000年底,我的母亲去世了,给我很大的悲伤和震动,当时我就觉得,我对母亲的义务已经尽完了,可以尽情去表达我内心的东西了。尽管当时做律师是很挣钱,算了一下律师工作期间我存下来的钱,基本够我用来进行艺术表达了,所以我就决定把我余下的生命都用来进行艺术创作,把我内心所包含的绝望、希望、恐惧、孤独等情感都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摄影师:在这次为期十天的行为艺术创作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孔宁:首先我觉得,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实现了,我感到了大自然对我的爱,也许别人看不到,但这种感觉都存在于我的心里。当我站在草原上时,能感受到大自然对我的爱通过我的身体,用言语无法表述。在草原上的岩画行走穿越时,有一种既喜悦又绝望的复杂情感。喜悦是因为我终于实现了这次艺术创作理想,听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召唤,但身边又没有亲人可以和我分享这种激动的心情,所以当时忍不住突然哭了出来。平时我的性格像男人一样坚强,但其实我的内心还是很脆弱的,像个小女孩一样,总是希望父亲能在身边保护我,当时很希望父亲在天堂能和我一起分享此刻的喜悦,这些复杂的因素造成了那个瞬间的情绪爆发。

  一天我在画蒙古包时突然来了一群马,我就忍不住向它们奔跑呼喊,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变成一匹马,或者草原上的一朵花、一根草。觉得大部分人想得过于复杂,我向往的是那种更为纯粹的世界。

  摄影师:你的行为艺术有没有遇到过不理解和质疑的声音?也许会有人觉得你的一些行为艺术很荒诞,难以理解,你是如何应对这种质疑的声音?

  孔宁:我真的不在乎别人对我行为艺术作品的评价,“嫁”这个词很容易会被大家误解,都以为我真的要嫁给马并和马一起生活,但我觉得那种观点太狭隘了。我想把生命和爱依托于大自然,我的行为艺术作品是干净透明,愿望都是美好的,当然我也不可能去要求每一个人都像我那样清澈透明,我只需要知道自己所想表达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就足够了,不会在乎他人的评价。

编辑:三人禾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02:38 PM , Processed in 0.0937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