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0

[休闲时尚] 诗歌中的上海农民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7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euters
在上海火车站拍摄到的农民工。

海的农民工境遇如何?让我们从政府主办的一场诗歌大赛中略窥一二。

上周末,“中国梦•劳动美”上海农民工写诗诵诗大赛获奖名单揭晓,这是上海首次举办这类活动,主办方包括上海市总工会(Shanghai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上海市文明办(Shanghai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ommittee Office)等政府机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概念如今在城市广告牌和官方措辞中随处可见。

其中一些诗歌题材积极向上。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徐赜说,《在上海记录美好》、《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等作品获奖,诗歌作者将获得人民币1,000元(约合161美元)到3,000元不等的奖金。另一首获奖作品极具爱国主义色彩,赞扬了工厂工人忍受“辱骂和委屈”,并呐喊“中国工人,加油!/中国工人,您们是最伟大的社会功臣。”

但也有一些获奖作品叙述了生活中艰辛的一面。

电力公司工人班美茜在她的诗中写道:“我们终日与一台台机器称兄道弟/加班 加班 无休止的加班/我们的爸妈今年六十大寿/我们不能请假,不能回去庆祝。”这首诗还提到农民工孩子的心酸生活:“我们的孩子在第几个月学会说话 走路/第一句叫的是爷爷/第二句叫的是奶奶/唯独不会叫爸爸妈妈”。

一些农民工选择了更自由的方式诠释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其他挑战。一名工人列举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不到的奢侈品:有正式户口城里孩子能进的公立学校或是居留许可。

有一些人谈到他们第一次看到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时的感受。一名工人描述了他与朋友们在上海城市景色中拍的照片,另一个描述着他看到的大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还有一些人写道,他们更多的隐藏起乡音并越来越习惯上海本地语言。

组织者徐赜说,作为持续实现城市低收入者再教育行动的一部份,上海现在正计划举办一个公共论坛,教农民工如何大声背诵诗歌。竞赛选出的一百首诗歌将被收录进《我在上海挺好的》一书。

接受“中国实时报”采访的获奖者许仲今年42岁,他说上海有助于点燃他的想象力,身处什么环境无关紧要,能保持自己的心态才最重要。十多年前,许仲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浦东的建筑工人,当时的浦东还未被开发。许仲说他自学文学的方式是读书,他目前仍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不过现在负责写营销材料。

许仲的家乡在江苏,他的儿子目前正在南京的一所大学学习工商管理,而他的中国梦就意味着支持儿子的学业。他说,在上海的工作机会是一直支撑他的动力来源。他写道,“上海的美丽,消减了我们的暗淡与沧桑/上海的阳光,给了我们反复铭记的光亮。”

Chao De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4 07:07 PM , Processed in 0.0441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