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7|回复: 3

[中华瑰宝] 名家画马:历代名家画笔下的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9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马是中国历代画家描绘的传统题材之一,绘画史上曾经出现过众多的画马高手,其中,李公麟、赵孟頫、郎世宁、徐悲鸿四位名家画马别具一格。在2014马年到来之际,新浪文化带您一起欣赏名家画笔下的骏马风采。图为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




2.jpg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3.jpg
李公麟画作





4.jpg
李公麟画作




5.jpg
李公麟画作




6.jpg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画家,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7.jpg
赵孟頫的鞍马画特别注重线描的遒劲,形象与质感的统一,笔墨清淡,着色不多,以墨代色,敷染清淡,这类画风较多带有赵孟頫个人的特性。




8.jpg
赵孟頫作品《柳荫浴马图》。




9.jpg
赵孟頫《浴马画卷》




10.jpg
赵孟頫《滚尘马图》。《滚尘马图》画面的用线丝丝不苟而气韵生动,马的结构除线条之外,渲染是其中的重要方法,这完全是唐代的鞍马画风。




11.jpg
赵孟頫画作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图为郎世宁画的枣红马。




13.jpg
郎世宁1728年完成的长卷《百骏图》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图为《百骏图》局部。




14.jpg
在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充分展现了欧洲明暗画法的特色,马匹的立体感十分强,用笔细腻,注重于动物皮毛质感的表现。图为《八骏图》。




15.jpg
郎世宁运用中国的毛笔、纸绢和色彩,却能以欧洲的绘画方法注重于表现马匹的解剖结构、体积感和皮毛的质感,使得笔下的马匹形象造型准确、比例恰当、凹凸立体,而不像中国古代画家采用延绵遒劲的线条来勾勒物象轮廓的方法。图为《八骏图》局部。




16.jpg
郎世宁以细密的短线,按照素描的画法,来描绘马匹的外形、皮毛的皱褶和皮毛下凸起的血管、筋健,或利用色泽的深浅来表现马匹的凹凸肌肉,与传统中国绘画中的马匹形象迥然有别。图为郎世宁《御马图》。




17.jpg
图为郎世宁画的马。




18.jpg
图为郎世宁画的马。




19.jpg
图为郎世宁画的马。




20.jpg
图为郎世宁画的马。




21.jpg
图为郎世宁画的马。




22.jpg
图为郎世宁画的马。




23.jpg
图为郎世宁画的马。




24.jpg
图为郎世宁画的马。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5.jpg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26.jpg
《奔马图》中,徐悲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27.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28.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29.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0.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1.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2.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3.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4.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5.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6.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7.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38.jpg
图为徐悲鸿画的马。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0 0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3 02:45 AM , Processed in 0.0407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