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0

[休闲时尚] 玛兰:率性不羁的法国设计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5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莎贝尔·玛兰,法国新生代服装设计师。她率性,自我,追随内心的呼唤,从未想过做大牌设计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大量模仿。她并不看重销售额,向往简单无为的生活。

Angelo Pennetta
伊莎贝尔·玛兰在她巴黎的办公室。

波希米亚风”:谈到法国设计师伊莎贝尔·玛兰(Isabel Marant)时,这个词就蹦出来了。玛兰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一无法逃脱的事实。她说:“我讨厌被贴上某种标签。这令人难以接受,但好在还不算是一个坏标签。我的内心的确很波西米亚。”

虽然这个词准确描述了玛兰离经叛道且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以及她众多颇受欢迎作品(从蕾丝迷你裙到流苏靴,不一而足)的特点,但它远远不足以形容玛兰涉足的设计范围以及她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不过玛兰对待时尚事业的态度确实是很放任不羁。

46岁的玛兰说:“我从来没有梦想过要成为一个大牌设计师。我对誉满全球这件事毫不上心。”

尽管有着这样的矛盾,但她在时尚界的迅速成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切源自她那将摇滚乐手、加州冲浪女孩和漫不经心的巴黎人这三种形象融为一体的招牌式设计。她设计的服饰迎合了这样一类顾客:她们不仅喜欢服装,更渴望激情,而且有很多钱用来买衣服。自1994年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创立以来,其销售额以每年30%的速度稳定增长,即使在经济衰退期间也依然如此。这样的业绩令玛兰能在路威酩轩(LVMH)、普拉达(Prada Group)和开云集团(Kering)这些奢侈品帝国林立的今日作为独立品牌蓬勃发展。有13家设计简 的伊莎贝尔·玛兰精品店位于韩国和黎巴嫩等国。全球有800家零售商销售她的两个品牌(玛兰还推出了一个副线品牌,即Isabel Marant Etoile)。今年11月,继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范思哲(Versace)、浪凡(Lanvin)和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之后,玛兰将成为携手全球大众零售品牌H&M的又一位设计师。她还将在H&M首次推出自己的男装系列。

距近20年前玛兰在巴黎举办第一场时装秀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那时她设计的服装在她的朋友中很抢手,这帮朋友包括时尚编辑、造型师和在T台上展示她作品的模特。他们将玛兰设计的休闲性感牛仔裤和T恤随意混搭,并在肩上恰到好处地披着一件裁剪完美的夹克,这构成了一种新的时尚语言,迅速吸引了街头时尚摄影师等行业人士的注意。但一开始玛兰在很大程度上仅为圈内人所知。她说:“我还记得索菲亚·科波拉(Sofia Coppola)和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到我位于巴黎的专卖店买衣服回美国穿,因为其它地方买不到我的衣服。”

如今,伊莎贝尔·玛兰品牌90%的销售额来自法国以外地区,25%来自美国。纽约巴尼斯精品百货(Barneys)的执行副总裁珍妮弗·善宇(Jennifer Sunwoo)说:“我们有些顾客每周都会打电话询问新品到货情况。她们会仔细查阅每季的目录册,早在实物到店前就预定好心仪的商品。”

玛兰拒绝承认这些是成功的标准。她说:“我曾经说过我是反消费主义者,这和我的工作是相悖的。这一言论引发了外界的流言蜚语:‘她以为自己是谁?她这样是和自己的客户过不去。’但我做时尚是因为看到有人从新买的衣服获得喜悦令我开心。这份工作有着充满了魔力的一面。”

Courtesy Isabel Marant
玛兰近年的作品。

6月下旬灰蒙蒙的一天,巴黎玛兰公司总部两层楼高的宽敞中庭里,玛兰坐在一张亮光白色桌子旁。玛兰的公司紧挨着巴黎胜利广场(Place des Victoires)。偶尔露出的阳光刺破云层,照亮了浇筑着混凝土地面的巨大空间。玛兰面前的花瓶里摆放着白色牡丹和茉莉。她穿着一件宽松的运动衫,上头写着“Mister Freedom”(自由先生)的字样。磨破的衣领敞开着,露出了黑色背心的吊带。配搭着灰色灯芯绒裤子、带有饰钉装饰的黑色皮带以及芭蕾平底鞋,整体形象丰满生动。

玛兰说:“我总是穿自己设计的衣服。除了这件运动衫是在洛杉矶买的,剩下的全是伊莎贝尔·玛兰品牌的。我衣橱里99%是自己设计的衣服。”接着她笑着说道:“我总是能拿到很低的折扣,这个女人对我很好。”事实上,玛兰总是从自身和自己的愿望出发开始设计的过程。她说:“我不是每天都盛装打扮,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常穿运动衫和长裤。从这一点出发(我问自己),我如何才能让这样的装扮既时尚又有型。”

玛兰继续说道:“我关注身边的女性如何着装。我会观察走在大街上的女性如何穿衣打扮。我从未受到所谓‘缪斯’的启发──那只是一个幻想。”

因此玛兰不会劳神去设计晚装也就不足为奇了:用朋克语言来说,玛兰更像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译注:美国创作歌手和诗人),而不是德博拉·哈利(Deborah Harry,译注:新浪潮乐队Blondie的主唱)。玛兰最成功的一件作品是一款名为Bobby的高帮麂皮运动鞋。这双鞋设计巧妙,鞋内暗藏坡跟(Bobby售价约为650美元,但在eBay上常常被买家飙到850美元左右)。这件作品或许是她设计理念的最佳阐释:看似不修边幅的随性掩盖了内里精致的设计。玛兰用Bobby(以及随后推出的带魔术贴的运动鞋Bekket)重新定义了当代女性衣橱里的常规“装备”。如今几乎每一个生产鞋子的品牌都会出一款类似的运动鞋。当被问及仿冒这一常常令她郁闷的问题时,玛兰叹了一口气,用谨慎的语气说:“你肯定很火大。可是如果你没有被仿冒,就意味着你不是引领潮流的那个人。我讨厌仿冒品的一点是,它将你的风格传播得到处都是。你正在设计的款式刹那间就过时了。设计一件好的作品、找到正确的表现方式需要耗费很多心血。但你还能怎么办呢?”

相信直觉可以说是玛兰成功的法宝。她说:“通常我喜欢的东西就是将要大卖的产品。很少发生我非常喜欢的东西却卖不出去的情况。老实说,这种情况几乎从未发生过。比如上面说到的运动鞋。我当时就知道这款鞋不一般,我说‘它一定能大卖’。我自己能感觉到手头设计的东西是精品还是平庸。”她接着说道:“在我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大约设计过五件这样的作品。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真的发生时你的心都在狂跳。”(在玛兰看来可以算是精品的设计还有:Dicker麂皮踝靴、水洗亚麻T恤、绣花牛仔裤以及一款被大量仿冒的男士大衣。)

Angelo Pennetta
玛兰在她公司的巴黎总部。

玛兰开始卷一支烟。这个过程还挺麻烦。她说:“这需要时间。我一天不是抽一包烟,而是只抽四根烟。我减少了花销,也降低了抽烟的量。”她不买烟丝,而是买一包Bastos香烟。她将一支香烟的纸包装撕掉,将烟丝倒入一个糖果罐中,然后她取出了卷烟纸。玛兰说:“我戒过一年烟,重了10公斤。那不是真实的我,我再也感觉不到自己,我的大脑受到了伤害。”

玛兰本人有着令人惊艳的天然之美。她并不化妆,头发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灰色和琥珀色,在脑后束成一个凌乱的发髻。她说:“有时我觉得应该染发,可之后我又会对自己说:‘不,伊莎贝尔。你原本就是这样。不要担心,这就是生活。’”玛兰笑的时候(她常笑)整张脸都皱了起来,露出一口白牙,嘴角几乎要和眼角碰到一起了。她苗条优雅,制服中的男装元素反而增加了她的女人味。

她低调的外观似乎是她坚决不卷入时尚洪流的一个印证。她说:“我并非时尚女神──我很低调。我看上去就像一个送快递的家伙。我骑摩托车,总是戴着头盔。大家看到我都说这不可能是我,因为我看起来就像一个流浪汉。”

玛兰不拘一格的设计理念源自她的家庭。她那身为摄影师的父亲在娶玛兰母亲前曾离过一次婚。(玛兰父亲的第一次婚姻并没有持续多久,但给玛兰留下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玛兰的母亲是一位德国模特。和她的母亲离婚后,玛兰父亲娶了一位加勒比侨民。

通常我喜欢的东西就是将要大卖的产品。很少发生我非常喜欢的东西却卖不出去的情况。老实说,这种情况几乎从未发生过。
─玛兰


玛兰谈到自己的大家庭时说:“每个人都有联系。我永远无法理解那些彼此相爱10年但突然之间就分手的恋人。这不是我们家的做法。我们和我父亲的三任妻子一起过 诞节,即使在我父亲去世后也如此。她们都是我的母亲。”

三位母亲不同的个人风格融合在一起拓宽了玛兰的眼界。她说:“我的生母是地道的德国人,非常注重生态保护,非常尊重自然。我的加勒比母亲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黑人妇女,在上世纪80年代浑身上下穿的都是伊夫· 罗兰(Yves Saint Laurent)时装。我想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她的态度和优雅,这种法式的时髦雅致。”

玛兰是在巴黎市郊的高档社区塞纳河畔讷伊(Neuilly-sur-Seine)长大的,和她的父亲及加勒比继母生活在一起。玛兰经常到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拜访她继母的家人,还学会了说克里奥尔语。她说:“他们成了我的家人。他们住在小木屋中,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我爱上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自己种植蔬菜,也没有电。我对这种不需要很多就可以快乐的生活方式总是感到很惊讶。骨子里我深信‘少即是多’。”(玛兰后来在巴黎附近一个周末度假小屋中复制了这种极为简单的生活方式:那里既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

玛兰在时尚方面首次展露出天赋还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当时她将一些复古军装夹克和父亲的丝绸浴袍重新加工穿在自己身上。离家外出之前她会将自己端庄地打扮好,但是“我有一个装满东西的塑料袋,我到另一栋房子后会换上另一套衣服”。高中毕业后,她到巴黎时装学校Studio Bercot学习。1989年她创立了自己的配饰品牌,1994年又自己投资在一个很小的工作室中推出了一个女装品牌,当时她只有26岁。

几年后,她爱上了配饰设计师杰罗姆·德赖弗斯(Jerome Dreyfuss),如今两人在巴黎第六区和纽约苏荷区(Soho)的店面紧挨在一起。玛兰说两人将工作看作是各自的事业,从不交换意见。玛兰说:“这让人很放松。我之前的男友总是说,‘你总是埋头工作,根本不爱我。’但我从不需要向杰罗姆证明这一点,我们从不讨论时尚。我们不需要进行这样的对话。”

玛兰与自己进行这样的对话,对此她非常满意。近年来她将美国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比如大量使用冲浪、女牛仔、猫王和纳瓦霍族元素,以及饰钉和金属扣眼。但她的2013秋冬系列则和这种风格彻底背离。T台上展示的设计重归最基本的元素,只选用深海军蓝、黑色、奶油色和灰色,当然其中不乏亮点:比如一件完全男性化的外套,一双黑色麂皮拼皮及膝长靴。玛兰说她的部分灵感来自那些全天候播放的愈来愈令人郁闷的有关战争和灾难的新闻。她说:“我有一点悲伤,脑子里想的东西有点灰暗。围绕我的都是艰难时事和尘世的各种烦恼,我想设计一些干 清晰的东西。”

明天玛兰就要回到她的林中小屋去了,小屋位于巴黎东南面35英里(约合56公里)的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她每周末都要到小屋去摆脱一周来的劳累。隔壁住着她的母亲,有时她的继母也会过来待一段时间。玛兰和德赖弗斯经常在这里待客。玛兰说:“周日大约会有20个朋友来这里烧烤。我喜欢烹饪,我三位母亲和父亲教会了我烹饪。我们热爱生活:美食,美酒,欢声笑语,我们都是享乐家。”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没水没电的日子不方便,但对玛兰而言恰好相反:“如果你在巴黎城外有一所好房子,你可能必须修理电热器,又或者屋顶坏掉了。这些我都不需要。周末我只想清空脑袋,被绿色大自然环抱,畅快呼吸,我需要平衡。” 

在事业上她也在努力寻求这种平衡,虽然这在她很多竞争对手看来就像难以负担的奢侈。她说:“我不喜欢大街小巷都是我的设计。如果我到处开店,那么我的设计就变得很寻常。我不想伊莎贝尔·玛兰这个品牌充斥全世界。”

WILLIAM VAN MET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7 11:19 AM , Processed in 0.0713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