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亚兰兹(Brett Arends)撰文对华尔街最常见的五种欺骗散户投资者的论调进行了批驳,指出这些观点的荒谬所在,也指出持此种观点的人要么是没有头脑,要么是故意不使用头脑。 以下即亚兰兹的评论文章全文: 一位读者的来信: “请帮帮我。我刚刚在AMC电视频道看了《行尸走肉》,又在电影院看了《僵尸世界大战》,我开始怀疑我的资产经理人或许是一个僵尸。我一直在看财经电视节目,觉得华尔街上很多人肯定也是僵尸。我到底该不该肯定?有没有什么证据或者迹象可以帮助我判断? ——塔斯卡卢萨县一位吓坏了的读者 亲爱的,担惊受怕的读者: 感谢你的这封电子邮件。我想,你是意识到了什么。 我们当中有些人从《僵尸启示录》的时代就开始猜测了。(比如,你应该也注意到了,有那么多人实际上多做一点思考都不肯,他们真的就……像僵尸一样。) 华尔街的情况尤其糟糕。事实上,用僵尸流行病可以解释很多问题,尤其是财经评论家们那毫无根据和意义的乐观。 如果你研究过海地的僵尸学,你就会发现,典型的僵尸是一种自由意志的丧失者。他们就像机器人一样,无意识地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一样的行动。 这是否会让我们想起华尔街上的什么人呢? 和僵尸不一样,大多数MBA、资产经理人什么的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来,但是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比B级片当中怪兽的咕噜声更有意义。以下就是五种典型的说法,是我们一定会从金融僵尸那里听到的。 1. “哇哇哇哇哇……有现金作壁上观……市场还会走高。” 在开盘时间,当你打开电视,观看财经节目,几乎在任何节目当中都会听到这句咒语一样重复着的话。你猜怎样?那所谓“作壁上观的”等待机会入市,会在未来将股价戏剧性推高的现金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何以见得?因为在任何时间,只要有人买进一股股票,就必然有人卖出一股给他才行。结果就是,股票和现金就这样不停倒手。根本没有资金“入场”。 这是一种简单的逻辑,但是作壁上观的现金魔咒就是不肯死亡?为什么会不死?答案当然是僵尸! 2. “啊啊啊啊啊……大逆转就要开始了……流出债券……涌入股票。” 这种说法可以说是“作壁上观的现金”的堂兄弟了。其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买入了大量的债券,而现在他们要卖掉自己的债券,购买股票了。唉,这一逻辑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原因和其堂兄是一个道理。不可能“每个人”都卖了债券买股票,因为每一次有人卖出一股债券,就必须有另外一个某人买进,而每一次有人买进一股股票,就必须有另外一个某人卖出。牌固然是从这双手交到了那双手,但牌桌还是那张牌桌……僵尸! 3. “咯咯咯咯咯……家庭财务状况好转……债务麻烦已过去。” 实话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当我听到这样的说法,我都会怀疑说话的人是不是真的不吃人间烟火。现在我明白了。看看他们呆滞的眼神和苍白的肤色吧。 美国联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泡沫的高峰期,美国家庭的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合计13万8000亿美元。在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为——12万8000亿美元。 事实就是如此。我们经历了如此艰难的五年,金融危机,救援,破产,抵押赎回权丧失,经济衰退,减记……联邦政府为了让经济保持运转,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而私营部门也“修补”了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但是,美国家庭的债务总规模只缩减了7%。今日的债务水平依然和2006年年底时相当。 4. “呃呃呃呃呃……企业资产负债表非常理想。” 这次还是让我们听听联储的说法。美国企业债务日前刚刚超过了家庭债务,在多少年当中这还是头一次。美国非金融企业目前欠款12万9000亿美元,而2007年年初只有9万9000亿美元。僵尸们总是强调企业银行账户里有多少现金,可是其中很多都是离岸持有的,为了避税。更不必说,僵尸们几乎从来不提硬币的另外一面——持续增加的债务。 联储告诉我们,目前美国非金融企业的总债务相当于他们净资产值的50%,而2006年,这一比例还是40%。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平均水平,则是37%。 5. “嗯嗯嗯嗯嗯……股票……回报率……将达到……每年9%。” 我当然可以做一些非常精确的分析,但这就有点考验读者的耐心了,简而言之,这也是一种僵尸逻辑。要做出这样的断言,怎么可以不考虑估值之类的因素?除非说这话的,是没有大脑的角色,拖着两腿走过街道,无神的眼睛大睁着,双臂向前平伸。(子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