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1

流潋紫:有计划地生活,无计划地写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7-8 04:55 PM 编辑

流潋紫:有计划地生活,无计划地写作

日期:2013-07-06 作者:吴越
来源:文汇报


d52.jpg


d53.jpg 图片作者:梁超

图片说明:生于1984年的流潋紫,因为电视剧《甄嬛传》大红大紫,她说创作小说的原意是想表达对爱情的绝望。不过,剧中的宫斗和心机,却被很多年轻人当做现实“职场宝典”在生活中复制,因此该剧也遭遇不少批评。流潋紫解释说,工作以前听说职场怎么样危机四伏,自己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摄影 梁超



流潋紫:有计划地生活,无计划地写作

  本报首席记者 吴越

  中国作家协会日前对外公示2013年拟发展会员名单,包括《甄嬛传》作者吴雪岚(笔名流潋紫)、《步步惊心》作者任海燕(笔名桐华)等在内的16位网络作家榜上有名。与此同时,流潋紫继《后宫·甄嬛传》的第二部后宫题材作品《后宫·如懿传3》正在上市热销。两重激流之下,记者近日赴杭州采访了这位舆论焦点中的青年女作家。

  面对面与流潋紫谈话,感觉到生活中的她柔中带刚,很有“原则性”。她说:“网络文学最后还是要走到传统文学这条路上来,无非是我们先在网络上被人看见。”这就像六年前,她所以放弃一家著名出版社,坚决到滨江区当语文教师的理由是“这样才有寒暑假,才能和先生步调一致,有时间出去旅行”。先生现在是她的经纪人,从生活到事业上都密切相关。

  

  2003年,湖州女孩吴雪岚考上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读书拿奖学金,课余再挣点稿费。挺长一段时间她给《婚姻与家庭》等性质的杂志写婚恋小说,写结婚七八年之后的人才有共鸣的小故事,写得挺像那么回事。那时吴雪岚一个月生活费400块钱,稿子发得顺利的话还有200块钱稿费,对她来说挺不错了。不过,写久了就烦了,“永远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在吵架”。大四,男朋友到中医药大学当实习老师去了,工作地点在滨江区,离学校很远,吴雪岚每天都觉得很无聊,所以决定认真写小说。写什么小说呢?正儿八经的婚姻小说,没有历练还真不敢动笔。校园爱情?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大的时代背景,自己也没经历过。现代的不好写,干脆写古代吧,和自己的世界没有一点儿关系,挥洒起来反倒自如。于是,流潋紫诞生了。

  有人很好奇,从2005年在网站上小有名气,到2012年的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大红大紫,这中间的几年时间她有没有感到过“煎熬”?“哪有时间‘煎熬’啊,别人看起来觉得慢,我自己是忙到喘不过气。”

  2007年,应届毕业生吴雪岚跟随男友的步伐,也一头扎在滨江区,当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那时滨江区还是一片荒凉,她自己又住在萧山一个小镇上,每天早晨5点40分赶公交车头班车,到一个换乘点,再挤上另一班公交车。7点半到学校。因为带的是住宿班初中生,接下来的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两点一线,天天如此。2010年,第一次带初三,紧张得天天晚上睡不着觉,一直到那一届考完,分数出来是最高的,学校对这个原以为待不长久的才女算是放心了,她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那时《甄嬛传》已经开拍,每天上午上完两节课,就要开车去横店,“每天都是这个样子,你忙到来不及去想别的事情”。在那之前,导演郑晓龙找到她,请她担任电视剧的编剧,可是那时候她连剧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她甚至直接问道,你们这个决定是不是有点草率?对方回答说,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这个故事,要保持小说的原汁原味就只能你自己来编剧。就是这个理由打动了她。

  真到了开拍,待在片场,吴雪岚最感兴趣的不是研究剧本,而是和服装师讨论人物造型,《甄嬛传》刚开始做定装造型时,她看到有“大拉翅”(板状冠型,清宫中一种流行发饰),马上表示了不满,因为那是到了慈禧的晚期才开始有的,“穿越”了。她对器物衣饰的用心,细致到什么性格的女子戴什么材料、什么颜色的手饰。“我当时参与设计最多的是叶澜依的造型,她是一个很野性的人,不喜欢金玉朱赤,翡翠也戴得少,因为翡翠是年纪大的人戴的。商量下来,用玉珠,镀金,蜜蜡,这些材质使她看上去特别有异域风情。”等《甄嬛传》拍完后,她又忙结婚,同时又带了一届初三。这当中还给父母在老家买房,包揽了装修,很多人以为,《甄嬛传》红了之后,作者有钱在市中心买大房子,其实,她还是住在萧山那个小镇上,三间房间,住父母、弟弟一家和自己一家七口人,每个月还要还贷。改变只在于她买了一辆车,不必5点钟起床挤公交车了。流潋紫对家人的照顾毫不含糊,她是家中的长姊,爷爷去世前嘱托她要把家里的事情承担起来,她培养弟弟和妹妹的方向很明确,一个当医生,一个当老师。“弟弟妹妹的事肯定是我说了算,我给他们最好的规划。”说这话时,吴雪岚轻描淡写,斩钉截铁。就连弟弟的结婚生子,医疗保障,小孩的教育开销,她都全部包揽过来。她说自己在“享受”照顾家人,堂妹高考前不知道该报哪个专业,吴雪岚开车带着她在杭州一所一所大学实地考察和咨询,只有变成流潋紫,吴雪岚才放下了现实中的责任和心气。“在写作中我完全不需要计划了。把这些东西全忘掉了。”她说自己就这样不疾不缓地写着,无欲无求,挺好。

  

《如懿传》到最后是写人与人的信任危机

  “她连个名字也没有在历史上留下。”

  透过杭州滨江区一家咖啡馆的窗,望向逝水长空,流潋紫的眼神霎时遥远。

  史料记载,乌拉那拉氏在乾隆未登基前便是乾隆的侧福晋。乾隆三十年,在陪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至杭州时,这位皇后愤然断发,触怒龙颜,被秘密送回京城,并收回了手中的四份册宝。史料中对乌拉那拉氏断发的缘由讳莫如深,引起流潋紫的强烈好奇心。“我找了很多资料,在舟行京杭大运河的途中,皇帝对乌拉那拉氏还是有赏赐的,早上一起用的早膳,怎么到了晚上就下令送她回去了?”

  这位乌拉那拉氏皇后生前绝不会想到,两百年后,在她那次旅途没有能够到达的终点,江南杭州,有一个女孩揣想她的故事的缘起与结局,写成《后宫·如懿传》。问:《如懿传》现在出版到第三册,全书什么时候可以写完?

  答:我不太急着写完。现在看来原计划五册不太够,可能要写到六册,但是总体量不会超过《甄嬛传》。

  问:会不会考虑避免和《甄嬛传》重复?

  答:我写《甄嬛传》的初衷,是想表达对爱情的绝望。我为什么写了那么多甄嬛和皇帝之间相处的篇章,还有甄嬛和允礼之间的片断,都是要想表达女孩子对情感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但一个无奈的现实是:两个人一直相处,慢慢相处不下去了。他们的感情虽然在,但外界给予他们的挫折和压力太大了,所以《甄嬛传》到后来演绎的是一个感情慢慢绝望的故事。但是《如懿传》里我没有再写那些热烈的爱情片断,《如懿传》一开场,青樱和皇帝就已经是夫妻了,更多笔墨用在表现成年人对爱情的看法。我想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的信任慢慢被摧毁,是婚姻里的一种挣扎,可以同患难,但未必能一起享受最安逸的年代。到最后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所以《如懿传》更像是一个女人的中年危机和婚姻挣扎。我连设计的年龄都和甄嬛传不一样,甄嬛到小说结束才不过25岁,而如懿到第三册时已经年近30岁了。最后的故事是发生在40多岁。那时婚姻渐渐走向疲惫,一个人想要去挽回而另一个人无动于衷。《如懿传》里我写了三对夫妻/情侣的关系:有些人追求比感情更重要的东西,感情就在这个过程中逝去了;有些人在婚姻中因为一些猜忌,一些琐事,消磨了彼此之间的信任。还有一些没有说破的感情,双方都只要守护着对方就好。

  问:所以看上去还是一群后宫女人的故事,但情感的温度和走向是不同的?

  答:对,我只是把这些女人放在后宫这个环境下,写一段本来就如履薄冰的感情最后分崩离析的故事。史料记载,乌拉那拉氏于京杭大运河半途中被秘密送回京城、失宠的第二年,就离开人世,终年49岁。她死后,乾隆命丧葬仪式下降一级依皇贵妃仪,入裕陵妃园寝,无享祭。而且,乾隆可能是因为太厌弃她,下令把关于她的材料全部销毁,连一幅《行猎图》上都让人把她的脸孔挖掉。我想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当初那么多人当中他不会迎立她为皇后,他们之间曾经是有过感情,有过美好的。可是当感情走到终点的时候,两个人连站都不想站在一起,见到对方就无言以对。这简直令人怀疑,曾经那些美好的事情真的发生过吗?曾经对方真的是那样爱过我吗?如果是的话,他现在为何变成这样一个人?我自己也找不到答案,但我在《如懿传》中表达这样一种困惑。

  

对话流潋紫——没感觉大红大紫

  “我在几个身份间穿梭”

  问:你觉得现在自己是大红大紫了吗?答:其实我自己没有这种感觉,我一周五天在学校里,两天在家里,集中创作,所以我不知道外界对于大红大紫是什么概念。太强烈的变化真的没感觉到,就是同事之间谈起来,《甄嬛传》最近收视率还不错啊什么的,还有班上同学会来问我情节。确实是增加了不少采访,但我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尽量都是用邮件回复掉。

  问:还想过让名气再往上一个台阶吗?

  答:一直以来我就是学校里的一个老师。我之前没有得到过这么高的知名度,现在突然之间得到了,对于我来说得到和失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不会花很多精力去维持某种程度的知名度,完全没有必要。我活着为自己,为家人。而且哪怕不做编剧,不写小说,现在的工资也够我花了。

  问:电视剧热播后,你有没有增加些高端洋气富贵圈的好朋友?

  答:没有吧,我最好的朋友还是身边的同事。因为我是同事中年纪最小的,在她们当中我比较放松。

  问:教师的身份和你的写作者身份之间一点交集都没有吗?

  答:几乎没有交集。我一直把这两个身份分得非常开。

  问:多重身份让你比较累是不是?

  答:会累。但做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累,会有职业倦怠。我相信任何一个成熟的编剧都会告诉你,辞了工作专职编剧的生活很辛苦,压力很大,不停地要去接工作,不停绞尽脑汁去写。如果教师是我唯一的工作,可能我也会烦躁,有写不完的教案备不完的课,但当我在几个身份里穿插进行的时候,我很珍惜这个身份,因为它带给我的内心的平静是其它事情做不到的,有神圣感。放弃掉教师的工作,放弃很多自己的时间,可能可以赚比现在多的钱,但我觉得没必要。

  问:你最后可能还是会要面临做一个决定。

  答:我不知道这样的决定是由谁来控制的。对我现在来说,出出书,写写剧本,不疾不缓,挺好的。所以现在有人跟我来谈合作剧本,我说,可以,但速度上由我来控制。你给我一个宽松点的时间,我提前交稿。还有的公司找我说,他们有一个想法,请我来帮他们看看。我也拒绝。我只改自己的东西。完全由我自己把握。

  “我不会拿身体开玩笑”

  问:你的写作习惯是怎样的?

  答:双休日是我的写作时间。我有一张电脑桌,跟了我七年还是八年了,当初15块钱买回来的。我就是把它放在床上,就可以开始写了。工作室,书房,完全都不需要。一般周六先睡一上午,下午开始写。我坐着不舒服,趴在床上写。一定要很安静。

  问:老公可以留在家里吗?

  答:可以,只要不发出声音。所以基本上周末家里就是一人一台电脑。我们分担家务,比如他做饭就是我洗碗,我洗衣服就是他去晾。

  问:吃饭规律吗?

  答:规律。我们两个人都会做饭,我很喜欢做饭。可能和我现在这个职业有关,必须规律,每天作息时间是固定的,该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我已经很习惯了。

  问:所以不存在通宵写作?

  答:绝对不会。十一、二点肯定要睡觉了,我不会拿身体开玩笑。

  问:寒暑假呢?

  答:假期写一段时间,然后和先生一起出门旅行。以前有段时间我太专注在写,入戏太深吧,写出了一点问题,闷闷不乐,不愿交流,还有幻听,感觉有人推门进来。那个时候我知道这样下去不行,马上决定出去旅行。在外面待了一个星期,好了。问:你平时都宅着,出门能适应吗?答:我们俩去哪里都是自助。他决定去哪里,我来做攻略。六年,我们去过很多地方。最早是两个人背着包去云南金沙江,还遇到塌方,差点就赶不上开船。后来去尼泊尔,阿布扎比,马尔代夫,《泰囧》放映前我们就去过清迈了。

  问: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答:我们家的书都多得堆在地上,放不下了。我有很多研究实物的书,有一些蛮生僻的。我还很喜欢看宋慈的《洗冤集录》,袁枚的《随园食单》。还有全套的亦舒小说,有一年生日,老公送我的礼物。

  问:先生看你的小说吗?

  答:他以前不要看,后来很要看。但有的时候会和我有意见纷争,你就没办法告诉他这是属于女人的一种感觉。比如女主角为什么在这时候有这么情绪化的想法,她为什么就不能信任皇帝,男人和女人看待感情不一样,他领会不了,我又没法解释。反正我坚决不改。倒是另外一些地方他能帮我的忙,中医的资料,方子,药性药理,他看出来不太对,会帮我提出修改建议。书里的那些毒啊,解药啊,都是有专业人士“审”过的。

  感兴趣的清朝往事已写完

  问:大家都相信,虽然你笔下的人物都工于心计,但你本人非常单纯。

  答:阴谋心计这些东西跟我的生活没有关系。有很多记者采访过我的同事、大学同学,包括我教的学生,会问他们对吴老师有没有“腹黑”的感觉。我不作任何评价,别人的评价最让他们感到意外。别人怎么想我,我不太在意。做这种揣想的人,跟我的生活肯定是很远的。总之,工作以前听说职场怎么样危机四伏,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甚至我当时身体不好做手术,我老公也很害怕,是同事守在手术室外面一直等我出来。她们是我最要好的闺蜜。

  问:电视剧播出后流行了一阵子“甄嬛体”。最出名的是华妃的口头禅“贱人就是矫情”,这句是怎么想出来的?

  答:我想了很久想不起来,当年我是怎么想出“贱人就是矫情”这句话的。后来是同事帮我回忆起来,那次我们一起聚起来数落小人,数落着数落着,这句台词就这么来了。面对人生中种种小鞋小人不如意,大喝一声“贱人就是矫情”,我活我自己的痛快!可见台词是要来自生活才会打动人啊!

  问:是因为这种温情的关系,所以你笔下的女主角身边总有可以信任的好姐妹?

  答:对,不管落难到什么地步,一定会有人陪着她。

  问:关于宫斗戏,你写到了一种极致,但也有人说,洋洋百万言其实就是两个字,“怀孕”。你觉得呢?

  答:中国人的传统,无论是在老百姓家里,还是在宫廷中,子嗣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问:在宫斗小说(影视作品)也可以看到,皇帝好像非常有空,还经常亲自调停后宫大小纷争。这是不是夸张了一点?

  答:对,其实你看《甄嬛传》剧本,我把小说里皇帝和甄嬛之间的很多对话改成了皇帝和皇后或者皇太后。我觉得一个皇帝是不太应该经常进后宫的,尤其当他的形象已经由青年皇帝变成中年皇帝的时候。

  问:写完《如懿传》之后,你会休息一下吗?

  答:不会啊,我可能会换个题材写写。清朝我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写完了。我自己当老师,本来蛮想写写现在教育制度的东西,但后来了解到这类题材拍摄起来有诸多限制。

  问:《如懿传》应该也会拍成电视剧吧。你觉得影视化是不是文学作品最终的目标?

  答:其实我是挺幸运的,小说出版就受到影视行业的关注,我自己也误打误撞成了编剧。但我觉得影视化只是其中一个途径,并非最终目标。

发表于 2013-7-8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求转哲史艺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6 11:17 PM , Processed in 0.0451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